QQ网名大全

南宁哪里有一面唱歌一百烧烤的ktv

正法伽蓝

庐山东林寺

  庐山东林寺建成于东晋太元十一年 (386年),位于长江南岸,庐山西北麓,南面正对庐山

香炉、天地诸峰,北倚分水岭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东南有乌龙潭,地势雄杰,《徐霞客游记

》曰:“寺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山之外廓。中有大溪,自南而西。驿道界其

间,为九江之建昌(今永修县)孔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寺距九江城南三十余里。

  寺址背倚东山,连接匡庐,香炉峰分一枝东行,自北而西,山峦起伏,状若龙腾,西接汤山

,单清过脉,形如虎踞,环合四抱,有如城郭。东林居其中,登高远眺,若龙挂长空,跃然欲飞

,故相地者谓“倒挂龙格”之地也。寺前明堂开阔,朝案分明,香炉峰呈趋拜之势,千年紫烟不

断,虎溪具眷恋之情,万载白水常流。唐大书法家柳公权曾写下“流泉匝寺”四字,盖咏此景耳

。寺内建筑恢宏,兼之布局合理,避阴抱阳,却风纳气,冬暖夏凉。森树烟凝,石径苔合。凡在

瞻履,莫不神清而气爽,心旷而情怡。真所谓世外桃源,人间净土,莫过于此也。

  东晋元兴元年(402年) ,慧远大师集慧永、慧持、道生等一百二十三人,于东林寺般若台无

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精修念佛三昧,期生西方。依据《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等经典和

本师释迦牟尼佛所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作为共修纲宗。时一百二十三人共修,或

禅定或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胜境,而得往生净土。慧远大师的念佛思想与实践昭示了

惟凭自力坐断生死殊为不易,应自他二力并重,皈投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是了生脱死的稳妥之路。

  东林寺因此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南方佛教中心,隋朝以后为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

,东林寺自建造以来,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东林寺作为净宗祖庭,为弘扬汉传大乘佛法

以及净土法门作出了重要贡献。

庐山东林寺大事记:

•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光禄卿浔阳陶范,为慧永法师建西林寺。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慧远大师践约来庐山,留住龙泉精舍,后移居西林。

•太元九年(384年),桓伊任江州刺史,接受慧永提议,为慧远法师建东林寺。

•太元十一年(386年),东林寺建成,慧远自此居东林寺。

•太元十七年(392年),慧远以禅经律藏多未俱,乃遣弟子法净、法领去西域

求法,后取回不少梵本经典。

•义熙六年(410年),罽宾禅师佛驮跋陀罗入庐山,受慧远之请,译出《修行

方便禅经》,慧远作序绍介赞扬。

•义熙十二年(416年),慧远在东林寺往生。浔阳太守阮侃为造墓,谢灵运造

碑文,宗炳立碑寺门。

•梁太清中(547-549年),重开甘露戒坛,袭用慧远讲《金光明经》于林间之

传戒法式。

•唐太和九年(835年),白居易以其文集六十卷藏于东林经藏中。其后复送文

集后十卷及香山居士像于寺。

•南唐保大十二年(954年),敕建驮跋陀罗舍利塔,彭滨作记。

•其后南唐李主铸铁罗汉五百尊送东林寺,寺僧造阁以供奉之。

•元代大德九年(1305年),东林寺莲宗善法堂主僧普度著《莲宗宝鉴》十卷,
佚名
2024-06-02 10:15:5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