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代母教子坚强的故事

1、孟母三迁
讲的是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据说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孟子这个样子,就认为这个地方不能住了,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附近居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母亲知道后,又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私塾(今天的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母亲非常满意,觉得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说的是环境造就人的服饰.
2、子不学,断机杼.
讲的也是孟子的故事.是说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问他为何回来,他不答.孟母就将马上就要织完的布剪断,教育孟子说,读书与织布的道理是一样的,要考长时间积累,如果中途停止就会功败垂成.
3、买肉啖子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猪.孟子见了很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听了,笑了笑,随口说到:“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邻居不是为了孩子杀的猪,我却欺骗了他.这不是在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来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4、岳母刺字
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教子精忠报国.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在岳飞的后背刺了“精忠报国”四字,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5、以荻画地
  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你父亲的遗言,望你好好勉励自己."欧阳修听到这里,抽泣着对母亲表示:"我一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6、截发延宾
  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陶母时常诫子务“使结交胜己”.(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强的人.)古书有载: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於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谌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谌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坐诸荐以为马革.日夕,遂为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知谌氏所为,既叹其才识,又深愧其厚意,语曰:“非此母,不生此子.”逵至洛阳,遂称之於羊晫、顾荣等人,大获美誉.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之事乡里传谈,以为贤良.官府特为陶母住所立坊,名为延宾坊,命屋边之桥为德化桥,以此嘉彰这位贤母.北宁范仲淹知饶州时,曾下令于德化桥头立“延宾坊故址”巨碑,供人瞻仰,以此宣传陶母“截发延宾”的事迹.
7、封坛退鲊
  陶侃少时,在浔阳作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少小离家在外,谨记母训,陶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待人和善、颇有人缘.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爱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此书言辞严厉,书云:“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从此,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陶侃的一生业绩浸透了陶母谌氏的言传身教. 助人为乐,不受酬谢.
佚名
2024-06-04 09:17:4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09:23:06

    孤独坚强的古风名字

    垠无涯 催念扇 独离挚 未至夏末,何以离殇 影子伴着我便足矣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古代人小时候的故事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古代孝子故事典故有哪些?

    二十四孝孝感动天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古代失信故事

    忠诚与失信的约会 ──古代诚信故事        汉朝年间,有一个叫陈实的人。陈实,字仲弓,曾官太丘长。陈实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好评。后来,陈实...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古代有哪些幽默故事?

    古代幽默故事一,没人磨墨一个富家之子去考试,父亲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绩很好,满以为一定能录取了,不料榜上竟没有儿子的名字。父亲赶去找县官评理。县官调来卷查看,只见...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求有关古代神童的故事

    庄有恭的故事哟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与客弈。诸役以其...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古代名士爱花的故事

    1晋朝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杨万里喜欢荷花、2宋代林和靖“梅妻鹤子”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植梅花饲养仙鹤,终生未娶,人谓“梅妻鹤子”3王冕画荷花。王冕在湖边放牛...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古代智慧儿童故事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关于古代英雄少年或小才子的故事

    骆宾王7岁写《咏鹅》、张九龄9岁知属文,13岁能写出好文章、王勃六岁即能写文章,被赞为“神通”、杨炯年仅11岁被举为神童、缇萦救父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我国古代母亲教育子女(子女感激母亲)的故事题目

    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详见http://陶母教子,陶侃的母亲教子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