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孔子语录的理解,最好现在就给!

1.温故”是“知新”前提,先要“温故”,而后“知新”,所以“温故”更重要
2.这是孔子提倡的“忠恕之道”,这句话意思是说“自己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对于现今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3.意思是说,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4.被称作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可谓宋朝的第一文臣.但那没有学历的出身和以吏道治世的方法,日益与赵氏天子所热衷的道德文章潮流格格不入.赵匡胤是在马上得天下的,也深知不能以马上治天下的道理,自己以身作则,带头读书,并一再批评老谋士赵普不读书,意味深长的警告赵普"宰相需用读书人".如此形式下,现任宰相赵普就是不情愿,也不得不改投孔门之下,找起儒家经典诵习,以便重新被太祖划归读书人的行列.
宋初君臣急于在儒家经典中寻找治世良方,至圣先师孔子的言论集<论语>最终成为宰相的急救章.之后,日理万机的宰相每天下班回家,便把自己关在房间,一声不吭地攻读起语录来.他持之不懈,到晚年终有所得,不但上朝理政,事必决于<论语>,而且把夕日玩弄权术,帮太祖算计前朝君主\本朝功臣的业绩也都归结于孔夫子的教诲,故有“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流传。
以上答案来自百度 O(∩_∩)O
佚名
2024-06-05 04:56:2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5 03:10:52

    古语的现在版理解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原文】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

  • 佚名
    2024-06-05 09:50:08

    读了论语《季氏》怎样理解孔子对友情的论述

    1【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喜欢讲别人的优点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原文】16·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

  • 佚名
    2024-06-05 23:39:15

    关于孔子语录

    古代一般都是只背下以后再在生活实践中去理解。所以还是不要去背评论。不过你对照着这些评析背可以加深理解和加快记忆。理解了这些评析不记也已经在自己的脑海中了。建议你...

  • 佚名
    2024-06-05 07:00:14

    《孔子语录》有哪些成语?

    1、任重道远rèn zhòng dào yuǎn 形容任务或者事情还没完成,还有很远的路要走2、敏而好学mǐn ér hǎo xué 聪敏并且好学3、不耻下问b...

  • 佚名
    2024-06-05 20:04:16

    孔子语录中论述向别人学习的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

  • 佚名
    2024-06-05 09:12:35

    急,在线等,一句英文孔子语录!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者,弘扬之意。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从而由浅入深地认识“道”提高自己,必须经历一个苦闷、挣扎、思考,并不断欣喜的过程,这个过程...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孔子家族现在第几代了?

    孔垂长,1974年出生在台湾, 孔子第79代嫡孙 ,末代衍圣公、台湾前“考试院长”孔德成之长孙。2009年9月28日在台湾举行的“中枢祭孔大典”仪式上,接替孔德...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对孔子的了解

    孔子:(前551-479)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到底现在姓孔的都是孔子的后代吗?

    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学习孔子就是要学《论语》吗?为什么说《论语》不能代表孔子真正的学问

    第一,孔子没有亲自校对过,无法确定其中的内容是不是能够代表孔子的学问;第二,即使孔子说过,是什么时间说的,也需要思考。如果是年轻时随口说的话,便说是一个人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