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诗经至今多少年了?

成书约在2550年前,最早收录的诗距今已有3000多年: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现之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考证其作者,有臆断者,有有理有据者,不过不很重要。至于《诗经》编撰者,有以为周公者,现在看来无法成立。另有孔子删诗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的社会生活,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时,立于学官,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是西畿正音。《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诗经》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东到山东,南到江汉流域。

  成书过程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姬旦所作。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600年。

  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的说法:

  王官采诗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

  孔子删诗

  这种说法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

  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

  体例分类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毛诗序

  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主要有四家。一是鲁国人申公,一是齐国人辕固,一是燕国人韩婴。但是这三家著作除《韩诗外传》,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诗。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现在一般都认为解说文字除少数几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诗序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古人做诗、写文章用典都爱用里面的解释。

  社会政治诗
  主要有三类
  1、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2、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
  3、书法生活郁懑和人生忧伤的诗

  情爱诗
  这是诗经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部分。如《静女》以馈赠信物书写纯真的爱情,娴静美好;《郑风·狡童》则是一个姑娘的相思;《周南·桃夭》写女子的出嫁。
  评价与影响

  《诗经》对中国的文学史、政治、语言、甚至思想上都起著非常深远的影响。

  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古代,《诗经》还有政治上的作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经常用歌诗或奏诗的方法来表达一些不想说或难以言喻的话,类似于现在的外交辞令。

  诗经开启了中国数千年来文学的先河,亦开创了中国多年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作品。

  现在对诗经的研究更多用来考察古今音韵的不同,或者用来研究上古时期的历史。而古今研究《诗经》的著述更是汗牛充栋。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的开篇

  诗经里开宗明义的第一首诗歌是《国风·周南》中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须知何为"窈窕"的原义。安静,高雅,深邃而有智慧的(并非身材娇好的女性)。须知为何以“雎鸠”这种鸟来“兴”起全诗。雎鸠,鱼鹰的一种,因为终身只找一个伴侣而被古人赞誉为王鸠。

  诗经开篇便是这一论夫妇之义诗。可见夫妇在传统五伦关系中的重要性。家庭的破裂将直接导致犯罪率的上升(即下一代无法获得父母的关照而学坏)。犯罪率的上升直接影响的社会的安定。

  补充一下,是关颂的,不少人都知道有商颂,“天命玄鸟,降我大商”。不过呢,里面有《长发》《殷武》可能是宋颂

  注:《长发》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总。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于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原文阅读:http:///shijing/index.htm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礻颉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从汉以来,注释《诗经》的著作,今天能见到的,还有不下千种,其影响较大的,有汉人注,称《毛诗郑笺》;有唐人义疏,称《毛诗正义》;有宋人注,称《诗集传》;最通俗的,有今人的选注本的和今译本。
  《毛诗郑笺》
  《毛诗郑笺》,《四部备要》本二十卷,《四部丛刊》作《毛诗》二十卷,是汉人的《诗经》注。汉代传《诗》。有齐、鲁、韩、毛四 家,齐、鲁、韩三家说已散失。《毛诗选》是汉毛亨所作《诗训诂传》的简称;亨,鲁人。后汉郑玄作《笺》;玄字康成,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是著名经学家。《毛诗传》以解释《诗》的词汇为主,大抵保存了一些先秦的古义;每篇诗前又各有小序,阐明诗作主题,运用封建的伦理观点,宣扬封建主义,语多附会,不足凭信。《郑笺》以宗毛为主,遇毛义有隐略处,就替它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已意,并兼采三家诗说,加以疏通。在思想内容方面仍然脱不了《毛诗传》所走的道路。
  《毛诗正义》
  《毛诗正义》,《四部备要》本七十卷,是把《毛诗郑笺》加上唐孔颖达的《正义》和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的《毛诗释文》三书合编成的。《正义》对《毛诗郑笺》作了详尽的疏讲。《释文》是注释音义。孔颖达,字仲达,唐衡水(今河北衡水县)人。官至国子祭酒,受唐太宗命作《五经正义》。陆德明,名元朗,字德明,唐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唐高祖时为国子博士,著《经典释文》。这书里包括了汉隋间人对《诗经》的解释,是研究《诗经》的重要参考书。
  《诗集传》
  《诗集传》,《四部备要》本二十卷,南宋著名思想家和学者朱熹(公元1130-1200年)撰。熹字元晦,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这部书杂采《毛诗》《郑笺》和三家诗说,力图探求《诗经》的本义,对诗的解说,能突破《诗序》旧说,申以已意,不能解决的,则抱存疑态度。有些看法,较《毛诗》《郑笺》中肯,但也有失于主观臆断之处。此处对《诗经》里涉及爱情的作品,都斥为“男女淫佚”之诗,它以封建道德观点衡量男女爱情,这就歪曲了作品内容。这部书文字比较浅显平易,解释方式一般有题解,有章句训诂,有对于诗的表现手法的简单评论,还用反切标出读音,这都便于学习参考。
  《诗经选》
  今人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共选九十篇,计《周颂》两篇,《大雅》三篇,《小雅》十六篇,其余都属风诗。各篇都附注释,注文除解释词句外,于必要时串解,最后说明篇义。所选各篇都是较优秀的作品,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各阶层生活的诗。注释中间有可商之处,但不失为便利初学读物。
  《国风选译》
  今人陈子展编著,古典文学出版社本。本书从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里选择了八十篇,每篇有译文、汇注和解题。每一组风诗的前后,又摘录清人顾栋高的《毛诗类释》。译文力求正确、畅达,而又保存它的原始风味、民歌体格,并和原作上下对照,便于浏览比较。汇注酌取前人成说,特别重视清代学者研究《诗经》的成果,近人新解,也加以博观约取,解释则力求切近诗的本义,对于《诗序》的赞成或反对诸说都作扼要批评。但编著者也有不少借题发挥之处,参考阅读时,必须严加区别。
  《雅颂选译》
  今人陈子展编著,古典文学出版社本。这是编著者《国风选择》的姐妹篇,在《诗经》的“雅”、“颂”一百四十五篇里选了六十篇,也都是较优秀的作品,并且顾到题材、风格和反映那一时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等各方面,这也可以窥见《诗经》的基本风貌。注释仍用汇注方式,解题也是综合成说,加以批评,或提出已见和问题。书中不足之处,也和《国风选译》相同。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中国历史、诗歌、文化艺术、民歌、诗歌总集

  参考资料:
  1.1诗经全集
  2.2诗经全集(日文+图片)
  3.3诗经 – The Book of Odes
  4.4山西大学诗经研究信息中心
  5.5 20世纪《诗经》研究综述,檀作文
  6.6、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
佚名
2024-05-31 15:11:5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1 12:27:59

    中国直至目前已经多少块金牌了?

    金牌126块。 银牌55块。铜牌55块。

  • 佚名
    2024-05-31 11:19:21

    1973年农历九月十四日出生至今虚岁多少岁

    中国传统岁数是虚岁,虚岁是按农历算,出生即为1岁,每过一次春节增1岁。虚岁只和过春节有关,和过生日无关。农历1973年出生,农历2016年是44虚岁。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宣统六年至今有多少年了

    宣统帝是清朝第十二位皇帝,字耀之,号浩然,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十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年号[1] 。起止时间为1909年-1912年。...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刘姓到今天经过了多少代传承

    姓氏: 刘 祖籍: 河南祖宗: 刘累 郡望: 彭城郡 蒲编堂 青藜堂 忠孝堂分类: 以邑为氏历史名人姓氏来源 我国的刘姓家族的先祖可追溯到黄帝,是真正的炎黄子孙...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陈意函今年多少岁了啊?

    你好,陈意函今年30岁了,请予以采纳,谢谢姓名:陈意涵生日:1982年11月12日代表作品:《听说》《痞子英雄》《奋斗》主要成就:2010台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粉...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孔子距今多少年 九天玄女距今多少年 女娲距今多少年 伏羲距今多少年

    孔子距今2500年左右,孔子是公元前551到公元前479年。加上2015就可以了。九天玄女,女娲,伏羲都是传说、神话中的人物,无法考证时间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明朝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至今四五百年,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张艺今年多少岁了

    基本信息中文名张艺外文名Ken Cheung别 名老大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西安出生日期5月15日职 业香港国语配音演员及配音导演经...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1982年至2017年多少周岁

    周岁一般按公历计算,出生为0岁,每过一次生日增1岁,2017年过公历生日前34周岁,公历起35周岁。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