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有一个戏曲,不知道名字,开头是一段啊

张元蒂的《爱情离我一公尺》一、

说唱脸谱 词:阎肃 曲:孟庆云 唱:谢津

这应该是我听到的最早的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了,当年由谢津在唱过后迅速流行起来,歌曲中京剧的唱词与戏曲结合的非常完美,不管是伴奏还是演唱,都非常完美。以后很多歌手都唱过这首歌,可再也没有谢津唱时的感觉了,可惜谢津了,英年早逝。

歌曲开头的唱词出自京剧《秦香莲》:“状纸呈了,驯马,只恐你来得去不得!”中间还有一句是京剧《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中的唱词“低头离了洪洞县”。
这首歌只是借用京剧的形式对京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也算是现在比较常说戏歌。

二、当爱已成往事 词曲:李宗盛 唱:张国荣

这首歌很多人也唱过,但最爱的还是张国荣的版本。作为《霸王别姬》的主题曲,词曲与电影情节丝丝入扣,百转千回,与电影一样,都让人感到一种无奈。

歌曲最开头是京剧《霸王别姬》中的一句台词:“啊呀,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不管是戏里戏外,都逃不开一个分离。

三、Susan说 词:李焯雄 曲:陶喆 唱:陶喆

这首歌的故事直接就是取材与京剧《玉堂春》中的一折戏《苏三起解》,RB就这样与戏曲走到了一块儿。戏是个悲剧,歌也是悲悲切切的。后面的那一段直接将戏词用rap唱出来,也是很有趣,却少了几分悲意。

中间的一段戏词是京剧《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中的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原本的京剧用新的RB形式唱出来后,很有意思。据说,陶喆的母亲喜欢京剧,这首歌应该也受他母亲的影响吧。

四、日出 词曲:杨嘉松 唱:田震

这首歌是田震2004年的张专辑《38.5°C》的主打歌,这张专辑整体来说感觉不如田震前面的一些歌,包括这首《日出》也不知道田震想表达什么。不过京剧戏词和歌词表达的感情应该是一致的,才能得不到施展,都很苦闷。

歌曲中的戏词出自京剧《四郎探母·坐宫》:“我好比潜水龙,困在沙滩……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尽孤单。”歌曲中的这几句是李丁唱的,有名的京剧票友,也是田震有姑父。

五、在梅边 词:阿信 王力宏 曲:王力宏 唱:王力宏
整首歌都是出自昆曲《牡丹亭》。不得不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从一小部分人的爱好变成了一种时尚。不过,个人感觉,这首歌有点炫技的意思。最后一段rap,用京剧伴奏唱出来,倒也惊艳。
歌曲中的戏词全部出版昆曲《牡丹亭》:“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人怜,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两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恋日日年年未停歇”;“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等。

六、花田错 词:陈镇川 曲:王力宏 唱:王力宏
这个和上面那首《在梅边》都是出自专辑《盖世英雄》,王力宏在这张专辑中几乎把所有的中国元素都加上去了,反而显得有些堆砌。《花田错》的故事脱胎于《水浒》原来的最初创作是在1912年,由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先生创作。

七、折子戏 词曲:毛慧 唱:黄阅
折子戏是当年为了纪念哥张国荣而创作的。都说当年程蝶衣走不虞姬,张国荣走不程蝶衣。这首折子戏就唱出了这样的感觉。
不过,有一点不太明白,当年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张国荣主要表演的是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以及昆曲《牡丹亭》,这首折子戏开头一句戏词:“辞别了二爹娘汴梁城奔。”却是出自京剧《秦香莲》陈士美开场第一句唱腔。

八、北京一夜 词:陈升 刘佳慧 曲:陈升 唱:陈升 刘佳慧
严格来说,这首歌中并没有京剧或其他戏曲,只是用了京剧的唱腔唱出了歌词,用来表达其要表达的感情,而且有些发音也不符合京剧的要求。不过,就流行歌曲而言,我觉得这还是算一首上乘之作,里面所表达的感情和故事也非常动人。

九、西厢 词曲唱:后弦
后弦刚开始几乎所有的歌曲都是走中国风的路线。这首《西厢》其实只是借了一个西厢记的壳,和《西厢记》本身却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而且中间还借用了黄梅戏《天仙配》中那有名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一段。

十、青衣 词:马英 曲:赵博 唱:马天宇
这又是一首借古喻今的歌曲,用的是古代的故事,表达的是现代人的感情。马天宇不管唱功如何,在这首歌中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MV拍得也不错。
歌曲前中后各有一段京剧,均是出自京剧《武家坡》。邻居:“你丈夫托人带来万金家书,叫你坡前接取。”王宝钏:“有劳了。”;王宝钏:“后面若是有路,你也不会回来。”;王宝钏:“如此,薛郎。随我来呀。”《武家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场戏,这首歌的意境还是差了许多。
佚名
2024-06-08 09:25: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