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吴姓的传统文化_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研究

四言通用宗祠楹联世家第一
至德让三 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文王)。孔子称其有“至德”,《史记》列为世家第一延陵世泽
梅里家声 全联典自春秋·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省武进)称“延陵季子”。泰伯让位而避于吴,住今江苏省无锡梅里延陵望族
廷尉名官 上联典出春秋·吴季札。下联典出西汉·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太守,征为廷尉。尝荐贾谊于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治平称最
明体达用 上联典自西汉·吴公,公正廉明,治平为天下第一。下联典自清·吴廷栋治学以明体达用为主治平称最
让德留芳 上联典指西汉吴公。下联典指吴氏的来历宫女列阵
箫鸾成仙 上联典出春秋·孙武以《兵法》教吴王宫女列战阵以显治军之能。下联典出唐·文箫与仙女吴彩鸾结为夫妇,双双成仙而去清操绝俗
画圣留名 上联典出西晋·吴隐之任职各地,均著清操。下联典出唐·吴道子为著名画家,世人誉为“画圣”鹰扬虎视
剑气玉光 上联典自三国·吴质,曹操赞其“鹰扬其体,虎视凤观”。下联典自明·吴伯宗,人称“玉光剑气,殆不可掩”五言通用宗祠楹联八闽孝子裔
三让帝王家 典用台湾省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六言通用宗祠楹联三让两家天下
一剑万世千秋 上联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下联典用季札挂剑徐君之墓树的典故孙子能教宫女
文箫幸遇仙姝 上联黄指春秋吴王阖闾用孙武操练宫女事,下联典指唐·吴彩鸾遇书生文箫事七言通用宗祠楹联 渤海家风千古兴延陵世泽万载隆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泰伯。权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云“周太王子泰伯、钟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泰伯亦作太伯)楼危明月芭蕉翠水涨白帆杨柳青上联典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工词。下联典指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人称祖师号画圣我恨王郎曰频香上联典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誉“画圣”,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下联典出清代女祠人吴藻,字频香  吏部文章昭日月将军功业炳山川典用佚名集吴天发碑字帖联七言以上通用宗祠楹联秘义烟涵,瑰词雨散;文章绮合,藻思罗开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 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 至德启云礽,三让两家天下;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 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根志; 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以上宗祠楹联资料来源于:中华万家姓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杨继盛编纂,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著者待考,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吴如胜编纂,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吴呜凤撰,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吴氏宗谱三十六卷,首两卷,(民国)吴传篪等编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兰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冯墅分宗谱十卷,末一卷,(民国)吴越材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世谱三十卷,首一卷,(民国)吴治埔主修、吴治鸠编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让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宗谱续刻十卷,末一卷,(民国)吴莘耕纂辑,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贺宗谱五十二卷,(民国)吴人镜七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吴氏历代及德庆广公派下迁西族谱一卷,(民国)吴冠凡编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毂城县图书馆。
湖南省
渤海吴姓湖南醴陵分支字派为:(21世纪以来已到了“定”字辈)
廉让开祥远,友恭发庆长,亨嘉逢康泰,运会际明昌。
传家宜忠厚,立品尚端方,自从名永定,勋业振纲常。
继先贵务本,耀祖重安邦,循法显道哲,守信添谊良。
华藻蕴繁士,英才绍宗光,言功建树伟,奇志贤声扬。
湘中吴姓自宋代(1260年)由木兜公携族弟木裕公由赣迁湘,木字派至兴字派均同,兴字派以下各宗自修族谱,自立字派。新化县分支字派为:(21世纪以来已到了“成”字辈,泰伯第103世)
绍式成添共景木;学启齐家助国兴;文怀达;
耀德永以守;骏甸自振上;开基崇厚贻;谋永继名成;
笃生逢泰运;绣锦茂芳春;仰源追祖德;敦本树先声;
治际升平会;恩敷亿兆宁;清芬存礼让;南楚育奇英。
安徽桐城、枞阳
高甸吴:
分为保庆和荣华两股。   保庆股的祠堂是崇本堂,字辈是:   世承宗德,忠厚纯良,光崇先志,景运宏昌。(作者吴光祖是20世)   自21世起,两股同取以下十六字:   宣昭(22世)义问,自求多福,于万斯年,孝思维则。
2011年高甸吴荣华堂成功修谱,续字辈:
宣昭(22世)义问,自求多福,于万斯年,孝思维则。鸿学开元,友信长传。大成怀兴,祖泽其绵。
麻溪吴:
诒厥孙谋,聿怀多(22世)福,绳其祖武,永言孝思。
豸岭吴(马埠吴):
一正贤学,元世光昌。家法可遵,礼(22世)义文章。昭兹来许,福禄尔康。聿修厥德,长发其祥。  安徽桐城、枞阳三支吴姓曾于清末民国时期相继修谱,其字辈四字一句均一字不差地取自诗经《大雅》之《文王之什》中的词句。
贵州省
贵州毕节大方吴姓良弼—公荣枝字派为:良公番曰有,威作学国耀,尚善绍枝芳,世永贤儒起,
曾元培德昌 ,建政修齐道,崇文立本昂,育材承圣训,礼义广宣扬,恩周思显祖,明哲以书香,克孝传家久,宽厚惠泽长,年同尧舜时,应守可为纲,中心观必大,延龄益寿康,泰基谦山让,秦晋汉豫章,亮寅丕振宁,南华庆锦堂,云礽著绩伟,金鸾来凤翔,居庭松翠照,蓂秀继辉煌......
贵州正安吴姓字派为:世传万古,严汉承宗,太廷忠兴,典型的有正安县市坪乡刀塘苗寨4000余人,全部为苗族吴姓。
贵州省都匀市基场乡山西移居部分字辈:顺启富发祥,文龙邦永进,得贤千万宝
四川省
川西都江堰(灌县)吴家大冬水吴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启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鹏征星宇开,福利寿喜旺,荣华富贵祥。”
四川都江堰大观、街子交界处没头河吴氏一脉世系排行:(九十一世起:)来元应芳升,伯肇永维兴,国家光玉(裕)泽,文士庆庭登。
广东省
潮州府潮阳县贺陇(河陇)吴氏(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统......
广东省葫峰吴氏一支家谱字派 :  立定扬明圣、家声克振兴、继承荣耀祖、奕世显朝廷、宏开善述作、衍庆展文英、应树鸿伟志、永期更日新、爱国忠良勇、安帮贤豪卿、成名标史册、晋禄正廉清、让德崇先烈、友逊绍纶珍、礼仪相传习、信义乃本根、敦宗举孝道、和睦发祥祯、谦光能受益、修齐典模称、万年怀同绪、亿兆享平升。
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种德堂吴氏字辈(当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纪常名鼎,奕季联芳。
2001年续排增十六字辈:毓仁贻衍,德让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华。其中“用”字辈相当于全国吴氏第101
代。
河南省
河南省商城县一支家谱字派(一百零一世起):
闻学传宗,忠孝允从。世承先志,家庆国封。德为仁积,道以义隆。贻谋祖泽,绍业天功。长开佑启,远裕宽宏。迎祥保太,本懋枝荣。芳名百代,光耀大同。显扬辉荫,景际云龙。良善登科第,英才著玉京。圣贤帛统绪,伦纪守和平。克信诗书礼,源寻雅颂声。延陵陪宇宙,渤海满怀瀛。
江苏省
邳州吴姓,明洪武年间,先祖官居古下邳,分传四支:掌祖支、秀祖支、回祖支、贵祖支。
邳城吴氏,117世起四支统一字排:
仁爱忠孝嗣续长,鼎盛昌隆煜华章,法治国泰呈祥瑞,清正廉明民富康。
其它
吴氏思源堂一支字辈:“国士登来世文章启今时德原泽宜远材高功应奇英伦光前列叙余炳忠夷家庭修法则为政树鸿猷一本乐昌顺封赐记岐周”。
吴氏三让堂一支字辈:“忠厚传家远行亲继泽长衣冠登相位黼黻发荣光”。
吴氏一支字辈:“傅经立大本翼德守朝仪光裕宜师厚承先庆履绥”。
吴氏三在堂一支字辈:乾坤多清淑、钟毓挺英奇、崇仁敦善本、秉义启宏基、荣先绵厚泽、济世应昌期、传之亿万载、统绪昭创垂。
乾派:“宗伯文仲起汝邦大德与祈天锡瑞裔耀裕庆家声秉礼遵和睦怀仁启显荣同期崇克让祖□永为程”;
坤派:“丹桂碧兰香秀连清芝芳英贞荣翟淑婉毓琳琅孟传名训正湛著今仪良宜室贤相助□成家义有方”;
吴氏一支字辈:“传经立大本翼德守朝仪光裕宜师厚承先庆履绥”。

佚名
2024-06-11 12:42:0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1 00:24:25

    濮阳的传统文化是什么?

    传统文化:濮阳县的:和谐文化,或者说是妥协文化。文化源头:澶渊之盟。清丰县的:孝文化。文化源头:孔孟之道。南乐县的:仓颉文化。汉字文化。有待研究,说不定殷墟的汉...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传统文化的绘画怎么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注重意蕴,不注重细节。把握大局,意会发展。一句话重神不重形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一、节日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关于传统文化的对联

    原发布者:renyml89704   上联:因荷(何)而得藕(偶),  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  上联:未老思阁老;  下联:无才做秀才。  上联:莲子...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品牌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区别

    传统文化和品牌文化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品牌文化都是由传统文化的根基衍生而来的,这是品牌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联系。再者,品牌文化是人们依据传统文化的脉络,将具有代表...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岭南传统文化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博大精深。要而言之,它有三大主要来源,构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珠江流域和黄河...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传统文化作文糖画300字

    在奶奶家吃完饭,和妈妈又经过那繁华又热闹的纱帽河小巷。看到小摊上一种不知名的糖,它的香味远远的把我勾引住了,“妈妈,要不我们去看看吧!” 摊子前有许多人围在那儿...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你好,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4、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5...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作文有哪些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每到农历的第一天,它就会下山把山下人们的猪、羊、牛这些动物统统吃掉,有时会吃几个人.而且人们为了躲避“年”还要逃到一座山...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老北京的传统文化

    影响最大,流传最远的应该是"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