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天津四大名吃的名字由来??

展开全部“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风味名点。它色白面柔,大小一致,底帮厚薄相同,一咬起来直流油,但又不感肥腻,味道十分鲜美。它为何有此特色呢?原来它在用料和制作上皆有讲究。具体是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味精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和面时水温一般要求保持在15℃左右,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5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然后上炉,用硬气蒸5分钟即可。然而,如此富有特色风味的地方小吃,怎么会取“狗不理”这么一个怪名称呢?传说在清朝的时候,天津附近武清县杨村住着一个少年人,名唤高贵有,他从小性格倔犟,出了名的牛脾气,如果逆了他的性子,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任何人也不理。这一天,高贵有的牛脾气又发作了,父亲吓他不睬,母亲劝他不理,就是拧着脖子,一声不吭,母亲叹了口气,说道:“你这种牛脾气呀,真是个‘狗不理’啊!意思是说他脾气坏得连狗也不愿搭理。“狗不理”的绰号,就这样传开了。转眼间,高贵有长到14岁,脾气依然十分暴躁倔犟。父亲害怕他在村子里惹是生非,就托人把他带到了天津,去学点手艺,去找点事做。恰好坐落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需要小伙计,高贵有就被介绍了进去。刘家蒸吃铺主要经营蒸食和肉包,供应那些在运河上讨生活的船工、纤夫以及小商小贩,活计十分繁重,高贵有虽然脾气坏,但从小吃惯了苦,所以干活很勤快,店里的师傅们都很喜欢他。高贵有人又十分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像,一学就会,因而店里就专门让他学做包子,由于高贵有勤奋好学,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有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很快就小有名气了。三年满师后,高贵有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由于高贵有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所以做出来的包子特别好吃,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由于人们喊惯了他的绰号“狗不理”,顺带也就把他做的包子称为“狗不理”包子。没想到这个特别的名称竟使得他的生意更加红火了。高贵有生意越做越好,就越来越感到“狗不理”的绰号难听,就给自己的店铺取了个雅致的牌号,唤作“德聚号”,这个牌号虽然好听,但人们还是“狗不理”不离口。有一天,几位外埠客商专程来品尝“狗不理”包子,一进门就问:“老板,这儿是‘狗不理’吗?高贵有一听,立刻恼火起来,犟着脖子,粗着嗓子说道:“咱这儿有招牌,是德聚号,你们长没长眼睛?‘狗不理’在那边,要去趁早。客商们一看,果然不是“狗不理”,转身出门去找了一圈,又转回来了,对高贵有说道:“你就是‘狗不理’呀!怎么开这种玩笑呢!高贵有一看,这个绰号是怎么也摔不掉了,现在连外埠人也知道了,没有办法,只好任人家去叫。就这样,“狗不理”的名号越传越广,“狗不理”包子也越来越被人们喜欢,成了中国著名的传统风味点心。耳朵眼炸糕由刘万春(回族、1874—1962)创制于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刘万春的炸糕选料精、制做细,风味独特,物美价廉,在炸糕同行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赢得“炸糕刘”的绰号。由于刘万春开的“刘记炸糕铺”位于天津北大关东侧一条狭长的“耳朵眼胡同”旁,广大食客传诵:“耳朵眼那儿的炸糕真好”。传久了,便谐称刘记炸糕为“耳朵眼炸糕”。美誉不迳而走,生意持续兴隆。日伪时期,刘记炸糕铺加入商会,更名为“增盛成”。文革扫四旧,又改称“文革炸糕店”。但民众仍一直以“耳朵眼炸糕”称之。改革开放后的一九七八年,天津市饮食公司顺乎民意,正式命名其为“耳朵眼炸糕店”。一九八三年,当时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胡子昂先生欣然命笔为耳朵眼炸糕店提写了店名。十八街**花的问世之日要比以上"二绝"晚了好几十年,它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以"桂发祥"和"十八街"为商标的天津**花,因它的发祥地就在如今天津河西区东楼十八街一带,所以俗称"十八街**花。十八街**花的创始人是河北大城县人范桂林。他于191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亡,他与母亲和两个哥哥艰难度日。1924年,年仅9岁的范桂林与11岁的二哥范桂才,由母亲带着逃荒,一路要饭来到天津,借住在南楼村,谋求生计。1928年,13岁的范桂林经人介绍,到东楼十八街的一家麻花铺当伙计。他每天帮工炸好麻花,然后提着食篮沿街叫卖。过了几年,范桂林又改去南楼村刘家麻花铺当伙计,仍然干着炸麻花和卖麻花的活计。范桂林趁着在两家麻花铺学徒和帮工的时机,细心揣摩,认真学习,熟练地掌握了炸麻花的配料成分和炸制的火候、技术。从1936年起,范桂林便辞了帮工的活计,自己在东楼十八街附近摆设小摊,炸制麻花叫卖。他炸制麻花的技术很不错,炸成的麻花好看又好吃,很受顾客喜爱,所以小摊生意很好,他很快就攒了一笔钱。范桂林懂得摆摊总不是长久之计,就出钱在小摊附近买下一间小小店面,正式开了一家麻花铺,字号叫"桂发祥。油炸麻花是天津人喜爱的一种大众小吃,当时全市有不少卖炸麻花的店铺和摊档,层次质量各不相同,竞争也很激烈。范桂林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便反复试制,设计出一套别出心裁的制作工艺。他把炸麻花用的面改为半发面,还在麻花白条中间夹放一条含有桃仁、桂花、青红丝、冰糖等各种配料的酥馅。经过这样制作的坯料,炸出来的麻花酥脆香甜,别有风味,而且只要存放在干燥处,虽经多日仍然酥脆口味不变。此外,范桂林的麻花尺寸较大,能炸出几斤重的**花,而且里外一样酥脆,这是其他店铺难以做到的。这些**花不仅色香味美,而且造型美观,简直像绝妙的艺术品,令人不忍下口。于是范桂林炸的**花出了名,"桂发祥"名闻遐迩,而"十八街**花"也成了天津著名的特产。十八街**花出名后,范桂林依然坚持原来的投料标准和操作工艺,决不依仗名声而偷工减料。他的配料都有严格标准,例如炸制一个半斤重的麻花,要用油4两、白糖2两5钱、冰糖半两。在和面时,要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适当增减食碱数量。炸制时炉火不能过猛,须用温火炸透。所以他炸出的金黄酥脆**花,深受顾客欢迎。建国以后,这一具有天津风味的特色小吃逐渐走向全国。1959年,桂发祥的十八街**花参加全国商品展览会,得到好评;1971年,又摆进了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赢得国内外顾客赞赏。从此,十八街**花名扬海内外。猫不闻饺子是和狗不理包子相对吧。
佚名
2024-05-18 02:03:5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18 11:20:25

    天津名字的由来

    天津历史沿承: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现在天津处于的位置原来是海洋,黄河改道前由泥沙冲积形成,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

  • 佚名
    2024-05-18 06:14:51

    河津名字的由来?

    河津地名的来历耿姓 以地名为姓 商代有君王名祖乙,祖乙继父河亶(DAN)甲,起初都城设在相地,即今河南省的内黄县境。因内黄县地处黄河下游,河水时有暴涨,河水一涨...

  • 佚名
    2024-05-18 01:41:00

    天津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

  • 佚名
    2024-05-18 12:39:41

    天津的四大名吃都是什么?

    天津四大名吃有“狗不理包子”“桂发祥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猫不闻饺子”。我觉得这些名吃名字真的超级有意思,这个也是天津的一些特色,不管是小吃也好,还是有名...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四川名字的由来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时置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天津宝坻的由来?

    宝坻县的“坻”字,原只读“ /chi”,水中高地之意。据传,清朝乾隆巡游到此地,脱口念成宝坻“ √di”,从此就成了金口玉言。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求镇江西津古渡的名字由来

    西津渡曾叫“蒜山渡”(因有蒜山得名,传说诸葛亮和周瑜在此山上合谋抗曹大计得名算山,后谐音为蒜山),唐代叫“金陵渡”(地名,不解释),只到宋代改为“西津渡”,具体...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天津回民小吃“回头”的由来

    回头 是那个类似于锅贴的么据回民朋友讲那个是通过羊肉锅贴而演变过来的。。。。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天津锅贴的做法,天津锅贴怎么做好吃,天津锅贴

    主料面粉500g猪肉馅300g圆白菜200g辅料油适量盐2茶匙老抽20ml料酒10ml香油适量鸡蛋4个虾皮50g水适量葱姜末适量步骤1.面粉 分多次加水 和成光...

  • 佚名
    2024-05-18 08:00:00

    天津吴家窑地名的由来

    天津市区带“窑”字的地名较多,如河西“吴家窑”,红桥“南头窑”,河北“金家窑”“东西窑洼”,南开“头道窑”“赵家窑”等等。这些“窑”的所在地都是当年用作烧窑的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