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台湾之名的来历是什么?

关于“台湾”之名的来历,大约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早称“夷州”、“流求”,明朝时称“东番”。台南有个小地方叫“大员”、“大湾”,用闽南语去读,语音正好是普通话中的“台湾”之音,这就是“台湾”的来历。郑成功消灭荷兰人之后,改热兰遮堡为安平镇,这里就变成了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于是以部分指代全体,“台湾”就成了整个“台湾”岛的称谓了。明朝末年正式起用“台湾”之名。《明史·鸡笼传》写道:“祟祯八年,给事中何楷陈靖海之策云:‘今欲靖寇氛,非墟其窟不可,其窟维何?台湾是也。台湾在澎湖岛外,距漳、泉止两日夜程,地广而腴……其他,北自鸡笼(基隆),南至浪峤(恒春),可一千余里;东自多罗满,西至王城,可九百余里。水送顺风,自鸡笼、淡水至福州港口,五更可达,”这是官方文书正式叙述台湾的疆域图划。明朝末年,大陆发生大旱灾,许多地方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福建粮荒十分严重,巡抚熊文灿为减轻灾害压力,决定迁移数万人去台湾。明朝天启元年(1621)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去台湾投靠颜思齐。五年后颜思齐病亡,郑芝龙被推为首领。他将台湾建成自己的根据地,设立佐谋、督造、主饷、监守、先锋等官职,对当地军民实行有组织的管理。在海峡两岸进行大规模的走私活动,趁福建饥荒之年,大力扩展队伍,于是“求食者,争往投之”。他采取“劫富济贫”,来才不拒,去者不追的政策,很快扩展到三万余人的队伍。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归顺明朝,授海上游击,实际上归而不顺,自行其是。在官方的支持下,郑芝龙组织数万移民到台湾进行开发垦植,使台湾人口大增。

佚名
2024-06-06 10:33:0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