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关于韩国首都的名字?

我们站在国内的角度,不能很好的认识真实的韩国,因为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国内的媒体喜欢拍马屁一边倒,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韩国:
1、其他网友的意见:
《首尔的由来》
首尔是韩国首都汉城根据其英文“SEOUL”的音译所改的新的中文名称。汉城市长李明博2005年1月19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将首都的中文名称由“汉城”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市长的解说词是: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其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如:汉语中的华盛顿、伦敦也都是根据这些地名的固有发音来标记的;只有汉城的中文名称一直沿用古代名称“汉城”。李明博市长向中国游说:“首尔”同汉城的韩语发音最为接近,并采用多用于外国地名的常用汉字,中国人也容易熟悉这一新名称。很明显,李市长是从语音学角度切入问题的。但是如果就事论事的话,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新西兰首都(Wellington)的官方中译名几乎就是错译—“威灵顿”显然比“惠灵顿”更贴切,但新西兰**似乎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中文名称叫什么?应当尊重中国的传统使用习惯。据考证,“汉城”的称呼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610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变“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汉武帝时曾在朝鲜设立了四个郡。“汉城”是中国人六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韩国过去也一直用汉字写人名和地名。虽然“汉城”之名是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总觉得“汉城”与中国有瓜葛,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是对朝鲜的侵略。正式在这种不良心理情结的指导下,韩国才有意将“汉城”的中文译名更改为“首尔”。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来掩盖更加深层的阴暗心理情结,努力**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叫了610年的汉城一下子改名,叫着真让人感觉别扭!就好比纽约(New Youk)突然让叫“牛月克”。你能习惯吗?我是习惯不了。我在很多方面敬佩和尊重韩国人,但是在这一点上,我B4韩国人。太小家子气了!不可否认,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外来文化影响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的帽子。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汉语权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汉语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等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涉及了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2、赞同上面的意见,再发表一下我的意见:
真实的韩国(转载)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曾几何时,泱泱中华开始了闭关锁国,其后招来了半年屈辱。可喜的是现今的中国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国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这自然需要众多人才。我当年有幸选择了韩国语(当时还叫朝鲜语)专业,之后也就渐渐走上了中韩交流之路。据说美国智囊团中为对华政策谋划的人都是“知华派”,意为对中国有相当了解的人,日本政界也有不少“知华派”,当然了,“知华”不意味着“亲华”,“知华”的他们制定些个政策可说是更加狠毒,招招致命。我学习韩国语四年,其间所学涉及韩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后来也去韩国留学两年,然后进入了中韩合资企业,也就是说这么多年一直在和韩国人打交道,那我算不算是个“知韩派”呢?我想至少也算是半个了吧。现在中韩关系日益密切,国内韩流日盛,国内媒体对韩国的报道也非常多,当然几乎都是充满赞颂之词,再加上精美的韩国影视歌曲的轮番轰炸,这让大多数不了解韩国的中国人对韩国产生了相当的好感。但真正的韩国如何呢?与韩流相对,最近网上出现了不少揭露“真实”韩国的文章,可惜有的年代久远,有些又非常极端,充满个人感情,但他们大部分内容在我看来是比较真实的。我本不想挑起与邻国的矛盾,但国内媒体对韩国的过分吹捧和韩国媒体对中国的极端歪曲实在形成了太鲜明的反差,让我有点看不过去,所以这里结合我和所认识的朋友们在韩国的经历来谈谈我眼中的韩国,希望能去伪存真。文章比较长,请耐心看,然后明眼的看官自行判断。“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很多中国人至今仍习惯性的把韩国当作中国前属国,谈到韩国颇有轻蔑之色。更多的中国人认为韩国文化源于中华,中国作为宗主国曾保护过朝鲜,所以就一厢情愿的以为韩国人就理当对中国人友好,对中国人亲善。要正确认识韩国,首先就要彻底抛弃上面这两种观点。1,历史上的殖民附庸体系早已被摧毁,如今的国家都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按照国际法,各国主权平等神圣不可侵犯。如果中国人以一种宗主国对属国的高傲态度对待韩国,那么必然也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至于第二点,其实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表明韩国人应该对中国友好。上溯到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还有后来的汉四郡,按现在韩国人的说法:中国人是作为所谓“入侵者”统治朝鲜半岛北部的,南部的“韩民族”后来赶跑“侵略者”赢得了独立,而后隋唐时还发生过战争,不然它们的卢武铉总统也不可能今年在会见布什时说出:“中国曾经侵略韩国数百次,这样的刻骨仇恨我们怎么可能忘记?明朝后的几百年可能存在朝鲜作为属国对宗主国谦卑的友好,(毕竟我们可以保护它),而从甲午战争后,这种谦卑(可以说是被强迫的)的友好也渐渐消失了。19世纪末朝鲜李朝的统治风雨飘摇,而朝鲜人的民族意识也渐渐崛起,作为中国附属国的地位当然不会让他们觉得满意。举个例子,我在韩国的时候有幸看过它们现在的小学教材,在三年级或者四年级分册中有这么篇文章,讲有个中国使臣来到朝鲜,作威作福,蛮横无理,提出三个问题要人回答,威胁说如果回答不出就要如何如何,后果很严重。当然结局是圆满的,一个朝鲜小孩子回答了问题,中国使臣羞愤的无地自容。小故事而已,但很能体现韩国人是如何看待当年作为属国的历史。把这个用作全国的小学教材,大概韩国小孩从小心灵中就有“中国人蛮横无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吧,
咱们回到19世纪90年代,一方面,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力大增,将朝鲜作为跳板入侵中国是其从上至下的共识(明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就干过同样的事),另一方面,朝鲜王朝也希望日本势力进入以平衡清帝国,以图见机行事独立。可惜弱者是不可能玩转两大强国的,为争夺朝鲜控制权,甲午战争爆发,清国失败,朝鲜“独立”,改国号“大韩帝国”。当然这个大韩帝国立刻被一纸“日韩合并条约”划归了日本,其间朝鲜也期望美国从中斡旋,可以预见,美国人可不愿为了它们而得罪日本,所以从此“大韩”就开始了其50年的殖民地岁月。出乎意料的是,它们并没有表现出如今“切手指”的铁血,也没有如今“抵制日货”的决心,更没有“全国捐金”的壮举,不然可够日本人头疼的了。朝鲜人默默承受了,既没有游击队的反抗,也没有大规模的暴动,据资料称95%的朝鲜人还乖乖的改了日本姓,说起了日本语,二次大战时不少朝鲜人更是加入日本军队在中国作威作福,后来韩国的朴正熙总统当年更是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材生。从这里我是找不出什么理由证明韩国人对中国人有什么深厚感情,重温这段历史,如今韩国的历史教科书也顶多写:“一个统治者被打跑了,另一个更残暴的统治者又来了。不要忘了,东学党起义是在朝鲜王朝乞求下,袁世凯带兵血腥**的。50年转眼一挥间,1945年日本败亡,朝鲜终于又迎来了独立。可惜南北在不同势力的支持下不能统一成立**。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38线成了天堑沟壑,中国自然在韩国人眼中成了十恶不赦,阻止“大韩民族”统一的罪魁祸首(在此引用韩国人原话)。韩国**成立之后,接连颁发排斥华商的禁令,包括“仓库封锁令”、“外币使用规模限制令”等等,这便是华商受难的开始。接着,自由党和朴正熙政权两次进行“货币改革”,偏爱现金的华商更受到致命性打击,很多华商因此变得一贫如洗。1961年,韩国**颁布“外国人拥有土地禁止法”,1971年制定“外国人土地取得及其管理法”,规定华人一家只能拥有一间房屋、一家商店,连炸酱面售价也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华商便成了走投无路的一群。70年代初,原本有12万人口的华商锐减到只剩下2万人。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包括日本),唯独韩国没有。“炸酱面”“**”“中国奴”等韩语中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侮辱性名称也出现了,直至现在我在韩国bbs上还经常看到,频率之高让我非常愤怒。最近惊闻韩国庆祝“韩国炸酱面”诞生100周年,鉴于韩国人试图盗取“活字印刷术发明权”,考证出“西施可能是韩国人”,“孔子可能是韩国人”等等劣迹,我挺怕它们有朝一日说炸酱面也是韩国的发明。这就比较讽刺了,因为当年“炸酱面”是它们对中国人的一种侮辱称谓呢。为了吸引华商投资(这次排外的韩国人好像开窍了),今年韩国争取到了世界华商大会的举办权,而唐人街也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建(可惜是面子工程,不是华人自然聚居形成的,不过聊胜于无)。华商大会黯然失色,李嘉诚等大人物竟然不到场,据分析还是因为当年韩国“排华”影响了整整一代华侨,至今他们对韩国这个“华人不能立足”的可怕之地仍持有负面印象。最后不要忘了,中韩92年才建交,之前韩国国内进行的是最**的宣传教育。再建交后当然不能再这样明目张胆了,收敛了一点,但刻意丑化歪曲中国的行为还是没有停止,这点所有去韩国生活过的中国人肯定有相当的感受,好多人因此根本就不看韩国新闻,当然对韩国的印象也非常糟糕了。说了这么多,叙古论今,一厢情愿的中国人应该可以感到了,韩国人对中国其实不能说具有好感。那么他们对中国是种什么感情呢?很复杂。憎恨?大概有一点,除了少数极端民族主义者比较强烈之外。害怕?这倒是真的,从历史来看,从领土来看,从经济规模看。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这个邻居是有点威胁,特别是现在韩国总想强出头做“东北亚平衡者,东北亚的中心”(在此引用韩国媒体言论),并且利用“高句丽”历史问题希望引起长白山,吉林延边甚至东北的领土归属问题。不过在我看来,对中国的感情最多的还是轻视。韩国人对中国的轻视是由来已久的,前面已经提到,“炸酱面”这个侮辱名称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韩国人(或许应该叫日本人才对)称呼华侨的,它们当时虽然是日本帝国的二等公民,但却非常歧视那些背井离乡的华侨。对比中国在抗战期间如何善待朝鲜难民,流亡的“大韩民国临时**”如何在国民**的保护下坚持到最后抗战胜利,韩国人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后来**宣传中自然抨击中国的社会制度,70年代末韩国经济腾飞,韩国人终于在“半万年历史”(在此引用韩国历史
佚名
2024-06-16 18:10:0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11:36:28

    关于韩国人的名字

    应该是翻译的问题吧

  • 佚名
    2024-06-16 10:50:58

    关于韩文名字

    石泽岭 석택령 seok taek lyeong石亿 석억 seok eok张楠 장남 zang nam孟景贤 맹경현 maeng gyeong hyeon郭若...

  • 佚名
    2024-06-16 02:12:20

    关于韩国代购。

    不会这么贵吧 很重的嘛 也不会贵出这么多 从韩国到国内的运费要不30要不50 加上代购费也顶多50嘛 不过 绝版的那种就不好说...

  • 佚名
    2024-06-16 09:52:40

    关于韩国代购..

    首先,我告诉你,在韩国的衣服一般在中国的价格是翻2~3倍。。 而且太贵了也不会有太多人买。。 你要是想跟淘宝那样买一件发一件,就放弃吧。。 你没得赚的。。 要是...

  • 佚名
    2024-06-16 04:29:18

    关于韩国代购

    大量的话走物流包通关~小量5kg左右ems…不过有被扣的风险

  • 佚名
    2024-06-16 20:29:23

    关于韩国料理

    那是韩国料理里常见的酱自己做会非常麻烦建议到大一点的超市购买价位在7元10元之间 比自己在家做划算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求关于有关韩国的一些游戏!!

    1.抓老鼠第一个开始说要抓几只,只数最多不超过十只。后面的人可以说“抓住了”或“放走了”。以三只这例,不管几个人喊“放走了”都不算数,只当有总共三个人说“抓住了...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关于韩国代购运费问题

    像我现在做的韩国代购,都是统一从韩国采购后海运到国内再分发货的,我们的运费只收国内的快递费,我这样说,您明白了吗?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有什么关于美食的韩国或美国电影

    饮食男女料理鼠王满汉全席美味情缘 No Reservation美味关系 Bella Martha巴贝特之宴 Babettes gæstebud

  • 佚名
    2024-06-16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