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黄鹤楼的历史由来?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补充: 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公元223年。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后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武汉是“百湖之市”,如果把长江、汉水、东湖、南湖以及星罗棋布的湖看成是连绵的水域的话,城市陆地则是点缀在水面上的浮岛,武汉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在这个壮阔的水面上,有一条中脊显得格外突出。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这一连串的山脊宛如巨龙卧波,武汉城区第一峰喻家山是龙头,在月湖里躺着的梅子山则是龙尾。这是武汉的地理龙脉。黄鹤楼恰好位于巨龙的腰上。骑龙在天,乘势而为,黄鹤楼的这种选址似乎透露出某种玄机。 追问: 那关于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呢 ? 回答: 神话传说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其历史发展脉络大致如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 “荀瓌(guī),字叔伟,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渺然烟灭。” 稍后,南朝梁代萧子显在《南齐书·州郡下》里说:“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使仙人有了子安的名字。后有人穿凿说子安姓王,又有人辩解,仙人姓窦,并言窦子安是江夏人,性灵异,在他去世入葬后,一只黄鹤飞来停在他家门前的大树上,频频呼喊“窦子安”的姓名。窦子安真的出现了,他跨着鹤在屋顶盘旋几圈后向西飘然而去。 唐宋时期,人们渐渐把神话传说附会到历史人物身上。唐时,阎伯理在《黄鹤楼记》中转述《图经》的记载,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都说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费祎登仙,驾黄鹤在此憩息,因以为名。阎伯理《黄鹤楼记》: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太平寰宇记》: “黄鹤楼在县西:二百八十步,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费祎字文伟,而《述异记》中荀瓌字叔伟,二者都是江夏人,这大概就是后人将他们混淆起来的原因吧。 唐宋之后,人们把此事扯到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身上。据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卷八之四载: “相传唐时吕纯阳尝客兹地,倦寓酒家,日饮数壶,累至数百;不偿值,复索饮,主人供给无倦色。纯阳喜之。适啖西瓜,遂以瓜皮画一鹤于壁上。始,色瓜皮青,久之变黄,遂为黄鹤。纯阳又教酒家童子唱道词,自敲板为节。已而唱时,鹤辄从壁间飞下,婆娑翔舞。观玩饮酒者,日数千人。凡阅数月,酒家得钱数百万,骤富。以钱酬纯阳,纯阳不受。遂构此楼志感,故名黄鹤楼。” 另外,和上述故事大同小异的,是《江夏县志》所引《报应录》的说法。据它所说,市酒者为辛氏,饮酒者为道士,画鹤所用的是桔皮,所建楼为辛氏楼。 这便是最为人们熟知的神话: 原文是:「辛氏昔沽酒为业,一先生来,魁伟褴褛,从容谓辛氏曰:许饮酒否?辛氏不敢辞,饮以巨杯。如此半岁,辛氏少无倦色,一日先生谓辛曰,多负酒债,无可酬汝,遂取小篮橘皮,画鹤于壁,乃为黄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黄鹤蹁跹而舞,合律应节,故众人费钱观之。十年许,而辛氏累巨万,后先生飘然至,辛氏谢曰,愿为先生供给如意,先生笑曰:吾岂为此,忽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下,画鹤飞来,先生前遂跨鹤乘云而去,于此辛氏建楼,名曰黄鹤。 这则神话的大意是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关于黄鹤楼还有另一个版本的神话故事。相传一位仙人化作人形在黄鹤楼中饮酒,不料仙人袋中银两不多,但店主并没有深究。仙人感谢店家的大度,于是在墙上画了一只鹤。并告诉店主,为了报答店主留下只黄鹤,您只需拍手4下,黄鹤便可在空中起舞供大家娱乐,但你要切记,黄鹤只为大家而舞。说完,仙人离去。店家按仙人留下的方法一试,果然黄鹤起舞。大家纷纷欣赏。有一大官闻讯,包下整个地方,命令店家让黄鹤起舞。无奈,店家拍手4下,黄鹤从墙上浮现出来,步履沉重的飞舞。接着,金光一现,店家看见当年那位仙人回来,仙人说道:“黄鹤起舞,不能只为独乐。”说完,坐云离去,黄鹤也跟随离去。 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三国时在这临江的山巅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荟萃,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佚名
2024-06-05 02:22: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5 09:51:41

    黄鹤楼名字的来历

    关于黄鹤楼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古代武昌蛇山上有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班不收其酒钱。道士为感谢辛老板的千乘之饮,临别时,用橘子皮...

  • 佚名
    2024-06-05 09:28:15

    黄鹤楼名字的来历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

  • 佚名
    2024-06-05 15:13:36

    松狮犬的历史由来

    松狮犬,又名巧巧犬、獢獢、黑嘴狗、松毛狗、狐狸狗、胖毛狗,英文名称Chow Chow 、Chow或Chowdren,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古老犬种,它的准确历史目前...

  • 佚名
    2024-06-05 18:07:27

    历史上黄鹤楼是做什么用的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

  • 佚名
    2024-06-05 09:52:14

    黄鹤楼,背诵?

    黄鹤楼【作者】崔颢 ...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黄鹤楼的历史变迁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布艺的历史由来

    布艺-来源发展 一、传统手工布艺 缝纫刺绣在中国民间被称之为“女红”,勤劳智慧的中国妇女将自己美好的情感倾注入针缝制之中,风格或细腻纤秀、淡洁清雅;或粗犷豪放、...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黄鹤楼为什么叫黄鹤楼?

    在唐代,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号称长江南岸三大名胜,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滕王阁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岳阳楼建于开元四年(716)。据陆游...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黄鹤楼的来历?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以武治国而昌”,故此地得名武昌,并于此筑城为守,建楼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淡化,反而演...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枫桥的由来与历史

    枫桥在寒山寺北,距山门仅百步之遥,是一座横跨于古运河上的单孔石拱桥。以其优美古朴的造型、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苏州众多的古桥中独树一帜,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