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观人经译文txt下载

〈自序〉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译文】 圣贤之美德,首先在于耳聪目明。耳聪目明之最可贵者,首先在于对人的了解。能了解人是否诚实、是否有智慧,则能使各种人材各有适当位置,从而各种业绩即可振兴。
是以,圣人著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祇庸之德;躬南面,则授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
【译文】 因此圣人设立卦爻、卦象,便编订下辨别君子与小人之言辞;阐发《诗经》之情志,便分别出风俗雅正之事业;制订表达秩序与和谐的《礼》、《乐》制度,便考订出六经中可资应用而恒常不变之道理;身为君王,便须选用杰出而清逸之辅佐人材。此皆为用来使各位贤德之材得以畅达而且完成上天之功业。
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於求人,获安逸於任使者哉!
【译文】上天之功业完成之后,便能同受应得之名与恰当之荣誉。因此帝尧凭借能够明晓俊杰之德而著称,帝舜凭借升用十六贤材而建功,商汤凭借选拔有莘氏的贤人伊尹而闻名,周文王凭借任用垂钓渭水之姜尚受到人们尊重。由此论之,圣人振兴道德,谁不是在寻求贤人方面用其耳目心思?谁不是从任用贤人获得安宁闲逸!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不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
【译文】: 因此,孔圣仲尼无应试机会而无门路可以攀援升用,尚且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排定门人弟子,广泛议论各种人材而区别为三等。又赞叹中庸,以突出圣人之德行,崇尚据于德行以勉励达道之论。训示“爱好仁德而不学则愚昧,喜欢求知而不学则飘荡无根,崇尚诚信而不学则害人,重视直率而不学则刻薄,强调勇武而不学则成乱,偏求刚强而不学则轻狂”六种受蒙蔽之害,以防备偏至之材的过失;思考率性而为的狂者与有所不为的狷者,以通晓不及与过分之材。疾恨憨厚却不诚实,以晓明似是而非之难以确保。又说:察明人所安心之地,观察人做事之途径,以了解其平时立身处世之品行。对观察人物,如此详备。
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译文】因此,斗胆依照圣人教训,记述论定各种人物,希望借此弥补遗失,连缀易忘之理,但愿识见广博之君子,剪裁审视其中之义理。
〈九徵〉
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译文】成就人物之根本,出于情感与本性。情感与本性之义理,极为微妙而幽隐,若非圣人之明察,谁能得其究竟?
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
【译文】大凡有血气之人,无不含容元气太极而成其资质,秉承阴阳而确立其本性,体现金木水火土五行而显现其形体。一旦有其形体资质,便可以就此而探求。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聪明。
【译文】大凡人之资质量度,以中和为最可贵。具有中和之资质者,定然平和、淡泊而无偏颇之味,因此能够调和而成就五种人材,变通转化而符合节律。因此,观察人之资质,定要先察明其是否平和淡泊,然后探讨其是否耳聪目明。
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故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於玄机;玄虑之人,识静之原,而困於速捷。犹火日外照,不能内见;金水内映,不能外光。二者之义,盖阴阳之别也。
【译文】耳聪目明,是阴阳之精华。阴阳清正而和融,则内心睿智而外表明达;圣人淳朴而光照人寰,能够兼有睿智与明达之美,可知微妙之玄机,亦可知显露之事理,若非圣人,无人能够达到此两方面。因此,明达之士,通达动态之机理,而不见其内在之玄秘;玄秘深思之人,认识到静态之本原,而难察变幻迅捷之情事。犹如火光、天日光照其外,而不能照见自我;金镜、水面能映像于其中,而不能放光芒以照其外。二者之义理,大概是阴阳之区别。
若量其材质,稽诸五物;五物之徵,亦各著於厥体矣。其在体也: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物之实,各有所济。是故:
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
体端而实者,谓之贞固;贞固也者,信之基也。筋劲而精者,谓之勇敢;勇敢也者,义之决也。
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五质恒性,故谓之五常矣。
【译文】若要量度其人之才能资质,可由五物察究。此五物之征兆,亦各自显露于其形体。
在形体之中,骨骼属木,筋脉属金,气息属火,肌肉属土,血液属水,此骨骼、筋脉、气息、肌肉、血液五物,正是木、金、火、土、水五行之形象。五物之实体,各有所助益。因此:
骨骼直正、温润而柔韧者,心胸博大而坚强持久;心胸博大而坚强持久,为仁之资质。
气息清淳、端正而舒畅者,文采粲然而有条不紊;文采粲然而有条不紊,是礼之根本。
肌体端庄、匀称而不虚者,正直稳重而坚守节操;正直稳重而坚守节操,是信之基础。
筋脉有力、劲挺而精秀者,勇武不屈而果敢决断;勇武不屈而果敢决断,是义之标准。
气色调和、平正而顺畅者,通达事理而明察秋毫;通达事理而明察秋毫,是智之本原。
五种资质源于本性而不变,因此叫做五常。
五常之别,列为五德。是故: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刚塞而弘毅,金之德也。
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宽栗而柔立,土之德也。简畅而明砭,火之德也。
虽体变无穷,犹依乎五质。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徵,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
【译文】五常各有不同,依此体现为五德。因此:
温润、直正而驯服、刚毅,是木之德。刚健、充实而博大、坚毅,是金之德。
质朴、谦恭而可塑、顺物,是水之德。宽容、严密而能容、可立,是土之德。
简约、条畅而明确、疗病,是火之德。
即使形体多变而无穷尽,仍然会依据五种资质而存在。因此,其刚毅、能容、简明、稳正之表征,显露于形体容貌,呈现于声音表情,发散于情感气味,各自依照其形象。
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夫仪动成容,各有态度:直容之动,矫矫行行;
休容之动,业业跄跄;德容之动,顒顒卬卬。
【译文】:因此,心地与资质光亮、直正,其仪容则强劲而稳固;心地与资质美善、果决,其仪容则精进而勇猛;心地与资质平和、顺物,其仪容则安宁而闲逸。仪态变动而形成容色,各自有其仪态气度:直正之仪态变动,其容色勇武出众而健步刚强;美善之仪态变动,其容色强健可畏而步若飞扬;合德之仪态变动,其容色庄严肃穆而令人敬仰。
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徵,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夫声畅於气,则实存貌色;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
【译文】容色发生变动,由心田之气息引发;心田之气息的征兆,即表现为声音的变化。气息相合而成为声音,其声音与律吕节奏相应和:有和谐平淡之声音,有清新流畅之声音,有迂徐悠长之声音。声音由流畅之气息而形成,则其效果表现于相貌表情。因此,真诚之仁者定然有温和宽容之表情,真诚之勇者定然有慎重奋发之表情,真诚之智者定然有开明通达之表情。
夫色见於貌,所谓徵神。徵神见貌,则情发於目。故仁目之精,悫然以端;勇胆之精,晔然以强。然皆偏至之材,以胜体为质者也。故胜质不精,则其事不遂。是故,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是故,中庸之质,异於此类:五常既备,包以澹味,五质内充,五精外章。是以,目彩五晖之光也。故曰: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性之所尽,九质之徵也。
【译文】表情体现于相貌之上,即是心神之表征。心神之表征表现于相貌之上,则情感由目光表露出来。因此,仁者目光之精神,诚实而端正;勇者胆气之精神,光亮而强盛。然而此皆偏重某一方面而有很高造诣之人材,因其是以偏胜之性为资质者。因此偏胜之资质不能精要,则其事不能成功。因此,能直而不能柔则过于质朴,能刚劲而不能精要则过重武力,坚定而不端正则愚蠢,任气而不能清正则迂阔,畅达而不能平和则飘荡。因此,适中不变之资质,与以上各类人材不同:五常完全具备之后,以平淡之气味加以包容;五种资质充实于内,五种精神显露于外。因此,目光之神采有五种光辉相交映。因此说:万物产生则有其形体,形体形成则有其神气精灵。能知其神气精灵,则能通达天理本性之究竟。本性能通达,便可知以下九种资质之表征。
然则平陂之质在於神,明暗之实在於精,勇怯之势在於筋,强弱之植在於骨,躁静之决在於气,惨怿之情在於色,衰正之形在於仪,态度之动在於容,缓急之状在於言。其为人也:质素平澹,中睿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则九徵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徵有违,则偏杂之材也。
【译文】如此说来(九种资质之表征表现于以下九个方面),平正与偏斜之资质在于神气,明达与暗昧之结果在于精灵,勇敢与怯懦之情势在于筋脉,强健与柔弱之树立在于骨骼,浮躁与宁静之标准在于气息,凄惨与愉悦之情感在于表情,衰弱与旺正之形体在于仪态,情态与气度之变动在于容色,舒缓与急迫之情状在于言辞。具备适中不变资质之人,质朴素雅而平和澹泊,内心睿智而外表爽朗,筋脉刚劲而骨骼坚硬,声音清正而表情愉悦,仪态端正而容色直诚,如此则九种资质之表征皆能具备,即是纯粹之品德。此九种资质有所背离,则是偏精或驳杂之人材。
三度不同,其德异称。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具体而微,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一徵,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无恒、依似,皆风人末流;末流之质,不可胜论,是以略而不概也。
【译文】气度之不同可分为三种,其品德亦有不同名称。因此,偏精独诣之人材,以其所偏精独诣之材而自称;兼具多方材质之人,以品德为重;兼具各种品德之人,更有完美之名。因此,兼具各种品德而至于最高者,可谓之中庸,中庸是圣人之所重。具备各种品德之本体而不表露于言辞者,可谓之德行,德行是大雅之名称。专于一门而达于最高者,可谓之偏材,偏材是小雅之资质。具备一种品德之表征而不能兼备其它者,可谓之依似,依似是似是而非之最易乱德之人。在某方面至于最高而在另一方面却背离品德者,可谓之间杂,间杂是变化无常之人。变化无常与似是而非者,皆附庸风雅之诗人末流。末流之资质,不可尽述,因此略而不论。
夫拘抗违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是故:
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 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
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 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
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论辨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
普博周给,弘在覆裕,失在溷浊。 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戽。
休动磊落,业在攀跻,失在疏越。 沉静机密,精在玄微,失在迟缓。
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 多智韬情,权在谲略,失在依违。
【译文】拘谨与高亢皆背离中庸之道,因此,虽行善却显露在外,虽合理而仍有过失。因此
严厉而直率,刚强而坚毅,其可用之材在于能矫正过错,其失误在于激烈攻讦。
柔韧而顺从,安宁而宽容,其可用之处常常在于其宽容,其失误在于缺乏决断。
雄伟而强悍,杰出而刚健,其可任用之处在其胆气刚烈,其失误在于多所忌恨。
精明而良善,知惧而谨慎,其可称道之处在于恭敬严谨,其失误在于多有疑虑。
强大而典范,坚定而刚劲,其可用之处在于做栋梁主干,其失误在于专横固执。
言论能雄辩,思路能清晰,其擅长之才能在于释疑解纷,其失误在于漂流游荡。
广泛而博知,无所不能及,其弘大之处在于能笼罩一切,其失误在于博杂不精。
清正而耿介,廉洁而自守,其可敬之节操在于俭约可靠,其失误在于拘谨内敛。
知止而知变,光明而磊落,其可成之业绩在于不断向上,其失误在于粗疏散乱。
能深沉宁静,知玄机奥秘,其精妙之处在于能高深莫测,其失误在于迟钝缓慢。
质朴而爽快,径直而不隐,其可取之美质在于符合诚信,其失误在于不知微妙。
足智而多谋,情感可藏敛,其可取之权变在于奇谋异略,其失误在于迟疑不决。
及其进德之日,不止揆中庸,以戒其材之拘抗;而指人之所短,以益其失;犹晋楚带剑,递相诡反也。
【译文】至于使其道德有进展之时,若不以中庸之旨为准则而使之知其指归,以便戒备其材质之不及与过分,却只知指责他人之短处,因而更增其过失,此如晋人与楚人带剑,晋人笑楚人佩剑于左,楚人笑晋佩剑于右,彼此互相反驳论议而无益。
是故:强毅之人,刚狠不和,不戒其强之搪突,而以顺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
柔顺之人,缓心宽断,不戒其事之不摄,而以抗为刿,安其舒;是故,可与循常,难与权疑。
雄悍之人,气奋勇决,不戒其勇之毁跌,而以顺为恇,竭其势;是故,可与涉难,难与居约。
惧慎之人,畏患多忌,不戒其懦於为义,而以勇为狎,增其疑;是故,可与保全,难与立节。
凌楷之人,秉意劲特,不戒其情之固护,而以辨为伪,强其专;是故,可以持正,难与附众。
辨博之人,论理赡给,不戒其辞之泛滥,而以楷为系,遂其流;是故,可与泛序,难与立约。
【译文】因此:
刚强而坚毅之人,刚烈好争而不能和谐,若不戒备其好强所生唐突之患,却认为顺从是表现屈服与懦弱,则更能增其过刚之性。因此,可以参与制定法规,而难以与之谋划机密之事。
柔和而顺从之人,心思缓慢而优柔寡断,若不戒备其做事时无法统摄之弊,却以为刚烈必然造成他人损伤,则更能使其安于舒缓。因此,可以与之处理一般事务,而难以与之权衡疑难之事。
雄豪而强悍之人,气势亢奋而勇猛决绝,若不戒备其勇猛所生毁伤跌荡,却认为顺从是表现出胆小与懦弱,则会使其气势完全耗尽。因此,可以与之共赴危难,而难以与之共处平易之境。
多惧而谨慎之人,畏惧祸患而多所疑忌,若不戒备其因为懦弱而失义气,却以用武而要表示亲近或拉拢,则会更增加其已有疑心。因此,可以与之保全所有,而难以与之讲求节操之理。
气盛而端正之人,坚守志意而刚劲特行,若不戒备其固执已见,却以辩驳而逞显其人为之浮辞,则会使其一意孤行。因此,可以与之守持正道,而难以与之附和众人之意。
善辩而博识之人,论事说理能丰富周延,若不戒备其言辞空泛而无遮拦,却以为是典范而受其束缚牵制,则会促使其流泻而不止。因此,可以与之泛泛而谈,而难以与之确立规约之条。
弘普之人,意爱周洽,不戒其交之溷杂,而以介为狷,广其浊;是故,可以抚众,难与厉俗。
  狷介之人,砭清激浊,不戒其道之隘狭,而以普为秽,益其拘;是故,可与守节,难以变通。
  休动之人,志慕超越,不戒其意之大猥,而以静为滞,果其锐;是故,可以进趋,难与持後。
  沉静之人,道思回复,不戒其静之迟後,而以动为疏,美其懦;是故,可与深虑,难与捷速。
  朴露之人,中疑实[石舀],不戒其实之野直,而以谲为诞,露其诚;是故,可与立信,难与消息。
韬谲之人,原度取容,不戒其术之离正,而以尽为愚,贵其虚;是故,可与赞善,难与矫违。
佚名
2024-06-01 20:58:2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19:18:51

    文明的冲突txt全集下载

    文明的冲突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数千年以来,乾纪帝国的人民便认为这个世界只有整个帝国这般大,大地的最南方是寸草不生的汪洋...

  • 佚名
    2024-06-01 07:03:55

    《通天下》txt全集下载

    通天下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通天下作者:诸葛小小飞第一章 紫元山庄更新时间2011-5-28 17:34:54 字数:...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求H.O.T.的佑猴文(TONHYUK文)txt文包下载~~`

    收藏自很多论坛、贴吧,应该是超全的,08 09年的文也有。就是比较乱 没整理过 可能有很多重篇。望采纳 你会满意的^^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金牌冰人》txt全集下载

    金牌冰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XXX年,九月十一日九月十一日原本是很普通的日子,确是我异样人生的开端……BY——陈思思。...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 西街棺材铺 》全文txt下载

    亲,书源是全本加番外呦!可以留下邮箱,我发给你【扣扣邮箱只留数字,数字分开写或大写】【如果满意 请及时采纳答案 O(∩_∩)O】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求陆羽《茶经》(唐代);陆羽茶经全文及译文 txt版本。

    Adobe Reader XI(PDF阅读器) 11.0.8 简体中文版http://dl.pconline.com.cn/html_2/1/81/id=132...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求《古文观止》的原文、注释、翻译合集的txt文件

    亲,你要的资源已发送。请及时选我为【采纳满意答案】。谢谢~~ps:如果没收邮件,请查看【垃圾箱】或检查邮箱是否正确。 祝亲天天开心~~╭(╯3╰)╮发件人:水...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食经txt全集下载

    食经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出版说明本书是元、明、清三代著名饮食文化的一个合集,收录了《随园食单》、《闲情偶寄?饮馔部》、...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求后汉书,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的原文及译文txt版下载

    这个网站有你想要的一切http:/// 你只要点进去然后再搜你想要看的书就好了,译文都在原文最下方,翻到一页最后就能看见。希望可以帮到你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杜拉斯情人txt下载

    亲,你要的资源我已附上,若是链接挂了、不显示,可以私信我给你下载网址或留下邮箱号(邮箱数字分开写或大写),我发给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