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遇到一个和你同名同性的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据百度百科数据,截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人口达13亿9008万人。重名不可避免,那么哪个名字才是中国使用最多的姓名呢?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关于重名的趣事呢?

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有人写了一段程序用来统计访问自家网站的用户的重名率,然后认为排名第一的应该是刘波,于是将截图放到自己的博客上,每天30万的点击率让他彻底惊呆。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才意识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有多关心。随后一个名为“中国姓氏权威”的博客指出“中国重名最多的50个姓名”,表示 “张伟”才是真正的“中国一哥”。随着大数据的应用,根据我掌握的覆盖中国人口超过90%的数据显示,中国重名最多的3个姓名应该是:张伟 29.9万人、王伟 29.1万人、王芳 27.7万人。

上学的时候遇到名字相同的同学总是不可避免的,那时候老师为了能区分名字相同的同学,就给他们取名大XX,小XX之类的。比如大张伟、小张伟。

在每个年代人们都有自己喜爱的名字,比如,西汉时,有本教孩子识字的书《急就篇》,列出了165个名字:广国、爱君、忠信、贤良、尧舜、禹汤、延年、汉强、灭胡、破虏……又如,在新中国建国初期,重名率比较高的如建国、援朝、爱国……它们代表的是当时最受追捧的主流价值观。

在古代,时常也有重名的情况发生。那时,人们为了解决称呼的问题。都会取字、取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又号“谪仙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下面是一则关于重名的小故事。

新学期开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教室。班主任曾老师是个年轻漂亮的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她用那甜美悦耳的嗓音点念着这些新同学的姓名。当点到哪个同学的名字时,那个同学就会兴奋地从自己的座位上像弹簧似的立刻站起来,挺着胸膛,自豪地喊声“到”,以证实从今天开始,自己就是一名中学生了。

奇怪的是,当曾老师念到“敬波”这个名字时,竟然有2名学生同时站起来。曾老师纳闷了,再将花名册仔细一瞧,她乐了,原来班里有两个叫“敬波”的。为了避免叫一个名字两个人同时应答的尴尬局面,班主任曾老师回到办公室向年级组长许老师请教解决办法。许老师说:“小曾呀,你不是教数学的嘛,这个问题还能难倒你吗?你可以根据这些重名孩子的年龄特征,在名字中加个字不就解决了吗!”从此班上这两位同学的名字分别被叫做“敬一波”、“敬二波”,直到毕业多年后,同学们还是这样称呼。

扩展:

姓名的重名不可避免,但有的地方重名。

有些地名重复,是因为都用同一事物作名称,比如内江市有个市中区、乐山市也有个市中区,四川盐亭有个双碑乡、河北上饶也有个双碑乡;有的则是因为安土重迁,迁徙后的人们怀念之前居住的地方,于是把新的迁徙地也叫做原来的名字。当然,这种命名法有时会带来一定的困扰。比如曾经一则《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路》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传。有个小伙子,四处寻找地图上还未正式命名的偏僻路道,找到后就自费仿制一块路牌,将这些无名路全部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然后将这些“地名标志”上传各大地图网站。这样就人为地制造出许多重名的路,方便人们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困扰。

佚名
2024-06-03 05:37:2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