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茶馆的创作背景(在什么何情况写此作)

写于1957年的三幕话剧《茶馆》,无疑是老舍在当代的杰作。借北京城里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0年代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这种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历史概括”,是当代作家普遍热衷的。对这一宏大题旨的表现,作者选择了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经验所能驾驭的轨道。“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和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注: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剧本》1958年第5期。)他选择了从“侧面”,从“小人物”的生活变迁入手的角度,并把对他们的表现范围,限制在茶馆这个“小社会”中。没有运用中心情节和贯串全剧的冲突——当代话剧常见的结构方式,而采用被称为“图卷戏”或“三组风俗画”(注:《座谈老舍的〈茶馆〉》中李健吾的发言。《文艺报》1958年第1期。)的创新形式。众多的人物被放置在显现不同时代风貌的场景中。这些人物,涉及市民社会的“三教九流”:茶馆的掌柜和伙计,受宠的太监,说媒拉纤的社会渣滓,走实业救国道路的资本家,老式新式的特务、打手,说书艺人,相面先生,逃兵,善良的劳动者……其中,常四爷、王利发和秦仲义贯串全剧。他们的性格、生活道路各不相同,“旗人”常四爷耿直,“一辈子不服软”;秦仲义办工厂,开银号,雄心勃勃;掌柜王利发则“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但最终都走投无路,为自己祭奠送葬。“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剧中的悲凉情绪,人物关于自身命运的困惑与绝望,透露了与现代历史有关的某种悖谬含意。
老舍《茶馆》的叙述动机,来自于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渴望,和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憎恶。新旧社会对比既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也是他的历史观。他对于“旧时代”北京社会生活的熟悉,他对普通人的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温婉和幽默,含泪的笑,使这部作品,接续了老舍创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代卓越艺术家,如于是之、郑榕、黄宗洛、英若诚等的演出,对确立该剧在当代的“经典”地位,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佚名
2024-06-01 09:18:3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02:04:32

    扇舞丹青的创作背景

    “文舞双全”的唐满城教授给它取名为《扇舞丹青》,给舞蹈一个文化的定位、为舞蹈加上“点睛一笔”。由于作品尚存不足,此舞蹈没能获大奖,但在舞蹈界是“小荷刚露尖尖角”...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鹿港小镇的创作背景

    《鹿港小镇》是罗大佑1982年首张专辑《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据业内人士评价,这首歌也是罗大佑第一支政治歌曲。词曲皆由罗大佑本人包办,但是他本人却未曾到过歌曲...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超然台记的创作背景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府推官,继任杭州通判。“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求为东州守”。苏轼《栾城集·超然亭赋序》。宋神宗熙宁七...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恋人心的创作背景

    2014年1月魏新雨想到了“恋人心”一词,经过三个月的构思,想到西湖的美景,江南的山水,经过与作者无数次磨合、沟通才创作出一首江南古风的唯美歌曲《恋人心》 。《...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孔子写作的背景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551-479年。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制度转型时期,历史上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当生活在春秋的中期,但孔子思想及学术成就形成的大背...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封神演义的创作背景

    《封神演义》的成书问题,不仅关系到对其文学史价值的准确认定,也关系到对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脉络的认识,意义深远。《封神演义》非文人独立完成 ,而属世代累积型集体...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中国话的创作背景

    《中国话》这首歌由内地创作人郑楠谱曲填词,并由S.H.E御用王牌作词人施人诚画龙点睛,造就了这首S.H.E第十张专辑的经典首波主打。担任《中国话》这首歌的配唱制...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龙的传人创作背景

    猴哥;1g878出坐我前面的人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杜甫创作《春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电影《活着》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电影《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是由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