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范仲淹传 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 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仲淹内刚外柔,性情极孝,因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以赡养族人。博爱乐于善行,士人大多出于他的门下,即使是里巷百姓,也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方听说到的人,都为他感到叹息。范仲淹,治政崇尚忠实宽厚,所到之处有恩德,郐、庆两州百姓与归属的羌人,都建立生祠供奉他。等到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像失去父亲一样为他痛苦,斋戒三天才离去。
佚名
2024-06-05 10:44:1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5 19:36:37

    范仲淹背景资料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

  • 佚名
    2024-06-05 16:14:46

    范仲淹传略翻译 天圣中……赐兵部尚书,文正。

    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范仲淹两岁时丧父,母亲改嫁长山姓朱的人,范种淹跟从他的姓,名字叫说。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家世,就伤感流泪告...

  • 佚名
    2024-06-05 09:21:05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哪里?如何理解?

    出自屈原《离骚》,意思: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指认定目标,至死不渝。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范仲淹的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三光名臣范仲淹中,为什么范仲淹屡次遭贬,威望却越来越高

    古代文人注重人的品格与风骨以及作品,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他闻名于世也使他名流千古。而他在屡次遭贬时也确实如他所说的“先天下之...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范仲淹的简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1]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名诗

    范仲淹最为脍炙人口的诗句当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句出自《岳阳楼记》,一般文章中提到“范仲淹”、“范文正公”等字眼,都会联系到这句千古名句。范仲...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急急急急!!!岳阳楼记范仲淹为何先忧后乐

    这与封建社会士大夫的人生信条有关。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思想,就像今天的一些人,认为有钱就是大爷一样,在当时深入人心,是当时许多士大夫的人生...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文段表现范仲淹的为人为官

    正面描写 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虽有志道,佛学,不知其善也。。是什么意思

    虽然有心修学,真理的教导,道教,佛教之类的圣贤教育,但是不能够明白其中的真谛,没有悟处,或是知见不正确。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