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剪纸是怎么来的50字

乐清细纹剪纸的历史

  乐清古属吴越之地,又位于瓯江之畔。乐清的剪纸就是在瓯越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孕育之下诞生的。据考证,乐清的剪纸至少在五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五代《武林梵志》有云"吴越践王于行去日……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至元代《大德乐清县志》(公元1297年-1307年)所载"社里笙歌达旦,能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可见乐清的剪纸历史之久远。早期的乐清剪纸亦以女性为主,故此,有人把剪纸称之为"女性艺术"。古时候有"男居外,女居内"之习俗,或叫"男耕女织"。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准莫过于"巧手"。在农村,谁家的闺女媳妇会剪一手好花,全家都引以为荣。蓬年过节,家里如没有个会剪纸的,就只得向邻居讨花贴。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使民间剪纸更加普及。从女性的童年开始,农村就把剪花织绣作为教育女儿的一种主要手段之一。除了剪"窗花",还有剪花样作为刺绣的底样,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品德。她们用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手法,简单的工具、材料去美化农村,美化生活。

  由于乐清位于东海之滨,瓯江之畔,为温州的重要商埠,参与海上作业的人数急剧增加。但海上作业风险性很大,因此,祈海神,信龙神、谒求风调雨顺的活动与故事不断丰富,龙国腾已成为当地人的崇拜者。每逢新春佳节,村村可见"鱼灯"与"龙船灯"(后来也叫"首饰龙")的民俗表演活动,表现"鱼在水中游,龙为海中王"的故事情节。据姜维在《山与海琐谈》中记载:"村落糊楮,象龙首尾,载版为身,机转辘轳,篝灯于上,从似金鼓,沿门索赏,谓之龙船灯"。道出了龙船灯的形、质与活动形式。乐清的细纹剪纸就随南宋的"龙船灯"相辅而生,相得溢彰,人们习惯称它为"龙船花"。刚开始时的"龙船花"与后来的"龙船花"比较,早期的"龙船花"显得相对粗犷、单纯、古朴。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断需求与创造,对瓯越民间文化、海洋文化及农耕文化的感悟、运用与理解,使细纹剪纸日趋成熟、精细、丰富、生动、多样,其民间民俗的文化内涵也更加深厚,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终于使乐清细纹剪纸独树一帜。现由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全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分册中将乐清细纹剪 纸作为极其独特而鲜明的语言个性收编在册。

  乐清的细纹剪纸不仅具有重要的民间艺术价值,它还对于地域文化的延续及其审美趋向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一种民间文化与标志。记得我的孩提时代,每逢春节,就可看到纸扎"鱼灯"和"首饰龙"。鱼灯活动都在傍晚天黑之后举行,一组有十几盏鱼灯,一般第一盏为"龙灯",后面跟着各种各样的"鱼灯",在"龙灯"前面还有一人手执"龙珠灯",在锣鼓喧哗声中开始了以龙嬉珠为形式的娱乐活动,有表示"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等抬式,互比高低,争奇斗艳。但小时候的我更迷恋的还是"首饰龙",首饰龙一般长为4.5米,高3米,宽2米。以龙为头尾,以船为身,又似层层楼阁,四周布满戏典人物与神话人物。并通过首饰龙中轴滚动(后改为电动)使人物栩栩如生。首饰龙上所有的窗花亦用细纹剪纸装饰而成,精细至极、令人赞叹不已。无论是"鱼灯"、"首饰龙"或"龙船花"都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蓄兴旺、吉祥如意乐清剪纸的发展

  据考证,在乐清剪纸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大部分。一是早期剪纸以女性为主体,以美化生活为主流,为剪为主要手段,但题材、内容、手法、形式与我国其它地方的剪纸有所相似,并无鲜明的地方特色;二是至南宋"龙船灯"的出现,打破了女性艺术的范畴,成为男女皆为的民间手工艺术,并且从原来以剪为主变为以刻代剪。所以,也有人将乐清的细纹剪纸叫做细纹刻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足以说明细纹剪纸在工具使用上已起了变化,使乐清的剪纸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语言。回顾乐清的细纹剪纸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宋代。随着南宋"龙船灯"的出现,乐清的细纹剪纸应运而生。剪纸作为龙船灯上的窗花装饰开始演变,从造型语言上变原来花鸟、草虫为主为几何形状为主,常见有柳条纹、砖块纹等。这个时期的剪纸,作为龙船灯上专有的用途,开始变的细腻而富有装饰性,使乐清的剪纸初步形成个性语言,与原来的女性剪纸逐渐拉开了距离,如图②。我们可以把这个时期的剪纸叫做乐清细纹剪纸的起始阶段,或叫初级阶段。

  元、明时期。随着"龙船灯"活动年年频频出现,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民间艺匠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创造,使细纹剪纸的语言开始丰富,技法开始熟练,纹样开始精细。这个时期的细纹剪纸着重讲求对比与变化的形式美,一般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粗内细为常见,外面多为柳条纹,里面一般有砖块纹、十字纹、井字纹等,如图③。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的细纹剪纸叫做成熟期。

  明、清时期。明末清初,随着乐清商贸和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娱乐活动有着更高要求。于是在每年春节开始有"龙船灯"的赛事活动。而评判龙船灯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看"龙船花"的精美程度,这就成为民间剪纸艺匠呕心沥血、精心创作、不断创新的强大驱动力。这时,龙船花的纹样除砖块纹、十字纹、井字纹之外,还有长寿纹、正字纹、鱼鳞纹、双喜纹等。通过民间艺匠的不断创造,使细纹剪纸的纹样增多到几十种,使细纹剪纸艺术的语言更加丰富,技法更加成熟,如图④。所以把这个时期的细纹剪纸称为高峰期。

  新中国成立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乐清的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手工艺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成立许多工艺美术产家。其中,黄杨木雕、石雕、竹编、草编、米字花边等产品远销国外。乐清的细纹剪纸就是在这个时期手工业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当地人就是将龙船灯的饰花"龙船花"转化为商品,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把"龙船花"改名为"乐清细纹刻纸",其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与地区,深受世界友人的喜爱。

  1955年,乐清县黄杨木雕厂成立了剪纸车间,首次将民间剪纸艺人请到工厂,并配有专门的设计人员。至20世纪70年代,在乐成、象阳寺前村、地团桥头村等地相继成立十几家专业剪纸工厂,孕育出一支庞大的剪纸制作队伍,高者能在方寸之间刻制出2500多个洞孔,因此,被有关专家学者与新闻媒体称为"微雕艺术"、"中国一绝"等。郭沫若先生有诗云:"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透得末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郭先生的这首诗中讲的南方剪纸,尤如是对乐清的细纹剪纸而言。
  的美好愿望
佚名
2024-06-03 04:21:5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3 11:11:21

    一般用来剪纸的是什么纸

    单色纸、彩色纸、竹浆纸、金银箔纸、宣纸等。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

  • 佚名
    2024-06-03 09:28:20

    剪纸的由来 剪纸的图片

    剪纸传承中国传统(以手工刀刻为主)民间剪纸!面对今天人力资源短缺,手工作业已经逐渐被高科技产品激光切割机取代,效率和费用得到了广大加工剪纸吊钱,绒布剪纸等传统民...

  • 佚名
    2024-06-03 13:04:34

    姥姥的剪纸怎么样?姥姥想通过寄来的这幅剪纸告诉我什么

    (2)主要内容:不管走多远,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 佚名
    2024-06-03 18:16:43

    剪纸怎样剪龙

      龙的剪纸教程和剪法教程:  龙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将其看作是力量和美德的化身,是绝对的吉祥之物。剪纸作品中人们也非常喜爱将龙作为...

  • 佚名
    2024-06-03 00:10:28

    心形剪纸怎么剪

    任意取一张纸。2.将两边对齐对折好。3.在纸上画出半个心形。4.用剪刀剪下来,打开一颗爱心就剪好了。5.用此法剪出大大小小的心,简单方便。

  • 佚名
    2024-06-03 17:33:11
  • 佚名
    2024-06-03 04:07:00

    有关剪纸的作文要有剪纸到步骤50字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

  • 佚名
    2024-06-03 07:37:51

    剪纸资料50字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

  • 佚名
    2024-06-03 11:20:14

    剪纸的由来的故事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

  • 佚名
    2024-06-03 08:00:00

    用剪纸剪中字

    1、把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2、照着画好,剪掉黑色的,剩下白色;3、翻开就是个”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