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阿长与山海经全文运用了什么写法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饱含深情的追忆了阿长,表达了对阿长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真挚怀念之情。但文章开头首先写的却是阿长种种让人“讨厌”甚至“憎恶”的行为,文章“抑”至极点。随后便写到了阿长的好处,尤其是给“我”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带图的《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得很成功。”“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对她的怨恨,也“从此完全消灭了”。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既符合对一个人的认识过程,又使对阿长的追忆显得真实、可信,更能使阿长这个普通人的形象更加丰满,避免了人物简单化、绝对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写作的时候,“抑”的分量要少,“扬”的笔墨要多,在“抑”时要有“扬”的暗示,这样才能达到以“抑”衬“扬”的目的。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为了表现阿长的“切切察察”,有时直接描写她的语言;有时又写作者对她的嫌弃、厌恶,从侧面表现它的丑;有时又将她与远房祖叔对比,反衬她的无知,使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 “文无定法”,写文章如行云流水,固然不错,但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但文章如写得波澜起伏,也会引人入胜。使用 “抑扬生变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佚名
2024-06-05 00:49:2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5 02:23:14

    《阿长与山海经》中为什么要详细介绍阿长名字的来历

    用一个已经回去的女工的名字来命名新的女工、证明阿长的地位低微、低微到连名字都没有,这么地位低下的女工,让家对长妈妈有个概括的认识。同时对文章后来买山海经有一个铺...

  • 佚名
    2024-06-05 05:22:25

    作者在描写白鹭时运用了什么写法

    先从“颜色的配合”“身体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概括描写,再从白鹭“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以及“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精巧....

  • 佚名
    2024-06-05 12:43:56

    为什么鲁迅很喜欢阿长,却将题目写成“阿长与《山海经》”而不是“长妈妈与《山海经》”?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46岁了,已经是中年人了,而阿长去世时,也不过是50多的样子,所以这里用“阿长”,会显得更亲切~!同时也可以说文章的题目正好也照应了...

  • 佚名
    2024-06-05 11:42:33

    阿长与《山海经》的人物形象

    在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关于长妈妈形象的刻画,鲁迅用了三种方法。第一种,冷言妙语的直接描写。“我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

  • 佚名
    2024-06-05 11:17:56

    《阿长与《山海经》全文记述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女工阿长的七件事。

    《阿长和山海经》全文记叙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女工阿长的七件事:(1)阿长的姓氏(2)喜欢切切察察(3)不许我走动(4)夏夜睡觉的姿态(5)讲求除夕的规矩和生活中...

  • 佚名
    2024-06-05 00:35:02

    阿长与山海经全文概括

    阿长与山海经全文概括(本文摘自《百度文库》)

  • 佚名
    2024-06-05 02:47:32

    作者为什么要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

    为你详解,请你参考:  《阿长与〈山海经〉》描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文章用申请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

  • 佚名
    2024-06-05 15:42:21

    跪求《阿长与山海经》1000字读后感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

  • 佚名
    2024-06-05 20:00:15

    阿长与山海经开头交代阿长的身份和称呼有何作用

    使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文章开头“抑”至极点。随后便写到了阿长的好处,尤其是给“我”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带图的《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风雨》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风雨?

    写作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外到内 表现手法主要是运用侧面衬托得手法来表现风雨,并大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