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巜论语》十二章课件

原发布者:鑫淼图文

《论语》十二章《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预习字词的音形•罔wăng人谋•箪dānxĭng•愠yùn笃dŭ曾zēng参shēn为wéi肱gōng论lún语省说yùe好hào第一章划分节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分析文义按时学习顺承(名词作状语)复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也是同“悦”朋友从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解转折生气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分析文义•孔子说:“学习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探究本章讲什么•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第二章划分节奏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佚名
2024-06-09 11:44:5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22:24:10

    《论语》的“论”字为什么要读二声?

    ● 论lún◎ 古同“伦”,条理。◎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古同“抡”,挑选。● 论lùn◎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

  • 佚名
    2024-06-09 00:43:34

    论语十则里的重点词语(急需)

    君子:道德修养高的人。三省: 多次检查反省。信:真诚,诚实。温:温习。罔(wǎng):迷茫而无所得。 殆(dài):精神疲惫而无所得。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 佚名
    2024-06-09 01:44:3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的课文。

    雅鲁藏(zang)布大峡谷。

  • 佚名
    2024-06-09 15:31:22

    巜老子》第一章道和名是什么意思

    【道】指形而下万物的形而上体性,又称为【朴】。这里【万物】涵盖所有物质和意识。【名】是对形而下万物的识别界定,又称为【器】。诚如《易经~系辞》所云:形而上者谓之...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七年级课文《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10课《论语》十二章原文译文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初一语文论语十二章的意思。要全文。

    论语十二章全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论语》十二章的译文

    初一语文上册第十课《论语》十二章的翻译是什么?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论语中的论为什么读lun第二声

    论”通“抡”,义为选择,倒也是有可能的,例证也很多,比如,《国语·齐语》:“权节其用,抡比其才”,韦昭注,抡,择也,还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载,论,假借...

  • 佚名
    2024-06-09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