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人为什么又要取名字又有字有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文革、学工、支农等。开放以来,又兴起取外国名宇,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二)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下面分别作介绍: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宰予,字子 我。予,我也,意思相同。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
佚名
2024-06-04 13:38:5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10:20:49

    古人起名为什么要有“字”?

    古人有姓、名、字、号,我们现在所说的名字,其实就是姓名。不过古代确很有讲究,名是名,字是字。既然有了名,为何还要取字呢?取字的作用是什么,其实当中大有学问。在古...

  • 佚名
    2024-06-04 00:26:39

    古人起名为什么要有“字”?

    古人取名很讲究但凡文人墨客,特别是上流社会的特别注重取名字!大家都想给自已的儿、孙后代取个吉祥如意、有意义、有深意、叫着顺口的好名字!首先说以前取名都是父母命名...

  • 佚名
    2024-06-04 00:30:13

    古人起名为什么要有“字”?

    古人起“字”有很悠久的历史,其作用很大,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字”是“名”的附属品,这是很肤浅的认知。了解“字”的作用,会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 佚名
    2024-06-04 06:49:45

    古人起名为什么要有“字”?

    现在的人应都有一个家人知的小名,大名,玩一起伙伴起的外号,写报道文章的还自起一个笔名;入:道.佛.道门.武门.**门等门类的其同门有字排序,从而师父依谱字给起一...

  • 佚名
    2024-06-04 01:38:47

    古人起名为什么要有“字”?

    古人起名为什么要有“字”?古人的名字和我们今天不同,不仅有名,还要有字。古代的人在一生之中会有许多的名字和称号,比如乳名,姓名,表字,外号,赠号,:-起名,古人...

  • 佚名
    2024-06-04 12:25:02

    古人起名为什么要有“字”?

    一、“字”一般指“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

  • 佚名
    2024-06-04 14:05:58

    又泡茶又弹古筝的会所取什么名字

    云和肆《全唐诗》中,二十一弦为云和,来形容古筝音色种类,以及外观,因美而形之。而茶楼等饮茶品茶之地,多为“肆”。筝泉坊有记载,筝艺如泉,茶亦如歓泉;坊,茶亭茶馆...

  • 佚名
    2024-06-04 21:32:35

    古人的名字为什么有名又有字?

    古人取字号是为了表现自我期待和精神追求,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很有讲究,命字方法主要有几个原则: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诸葛亮字孔明,陶渊...

  • 佚名
    2024-06-04 12:10:24

    为什么古人都有两个名字比如关羽又叫关云长?

    并不是所有的古人都有“字”的“字”仅限于有身份的人,而古人的“名”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人的名字,而“字”更像是一个称号,是给他人称呼的,显出对一个人的尊敬因此,就出...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为什么古人有字有号?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