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天津三绝名字的来历?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风味名点。它色白面柔,大小一致,底帮厚薄相同,一咬起来直流油,但又不感肥腻,味道十分鲜美。它为何有此特色呢?原来它在用料和制作上皆有讲究。具体是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味精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和面时水温一般要求保持在15℃左右,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5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然后上炉,用硬气蒸5分钟即可。然而,如此富有特色风味的地方小吃,怎么会取“狗不理”这么一个怪名称呢?传说在清朝的时候,天津附近武清县杨村住着一个少年人,名唤高贵有,他从小性格倔犟,出了名的牛脾气,如果逆了他的性子,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任何人也不理。这一天,高贵有的牛脾气又发作了,父亲吓他不睬,母亲劝他不理,就是拧着脖子,一声不吭,母亲叹了口气,说道:“你这种牛脾气呀,真是个‘狗不理’啊!意思是说他脾气坏得连狗也不愿搭理。“狗不理”的绰号,就这样传开了。转眼间,高贵有长到14岁,脾气依然十分暴躁倔犟。父亲害怕他在村子里惹是生非,就托人把他带到了天津,去学点手艺,去找点事做。恰好坐落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需要小伙计,高贵有就被介绍了进去。刘家蒸吃铺主要经营蒸食和肉包,供应那些在运河上讨生活的船工、纤夫以及小商小贩,活计十分繁重,高贵有虽然脾气坏,但从小吃惯了苦,所以干活很勤快,店里的师傅们都很喜欢他。高贵有人又十分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像,一学就会,因而店里就专门让他学做包子,由于高贵有勤奋好学,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有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很快就小有名气了。三年满师后,高贵有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由于高贵有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所以做出来的包子特别好吃,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由于人们喊惯了他的绰号“狗不理”,顺带也就把他做的包子称为“狗不理”包子。没想到这个特别的名称竟使得他的生意更加红火了。高贵有生意越做越好,就越来越感到“狗不理”的绰号难听,就给自己的店铺取了个雅致的牌号,唤作“德聚号”,这个牌号虽然好听,但人们还是“狗不理”不离口。有一天,几位外埠客商专程来品尝“狗不理”包子,一进门就问:“老板,这儿是‘狗不理’吗?高贵有一听,立刻恼火起来,犟着脖子,粗着嗓子说道:“咱这儿有招牌,是德聚号,你们长没长眼睛?‘狗不理’在那边,要去趁早。客商们一看,果然不是“狗不理”,转身出门去找了一圈,又转回来了,对高贵有说道:“你就是‘狗不理’呀!怎么开这种玩笑呢!高贵有一看,这个绰号是怎么也摔不掉了,现在连外埠人也知道了,没有办法,只好任人家去叫。就这样,“狗不理”的名号越传越广,“狗不理”包子也越来越被人们喜欢,成了中国著名的传统风味点心。耳朵眼炸糕由刘万春(回族、1874—1962)创制于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刘万春的炸糕选料精、制做细,风味独特,物美价廉,在炸糕同行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赢得“炸糕刘”的绰号。由于刘万春开的“刘记炸糕铺”位于天津北大关东侧一条狭长的“耳朵眼胡同”旁,广大食客传诵:“耳朵眼那儿的炸糕真好”。传久了,便谐称刘记炸糕为“耳朵眼炸糕”。美誉不迳而走,生意持续兴隆。日伪时期,刘记炸糕铺加入商会,更名为“增盛成”。文革扫四旧,又改称“文革炸糕店”。但民众仍一直以“耳朵眼炸糕”称之。改革开放后的一九七八年,天津市饮食公司顺乎民意,正式命名其为“耳朵眼炸糕店”。一九八三年,当时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胡子昂先生欣然命笔为耳朵眼炸糕店提写了店名。十八街**花的问世之日要比以上"二绝"晚了好几十年,它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以"桂发祥"和"十八街"为商标的天津**花,因它的发祥地就在如今天津河西区东楼十八街一带,所以俗称"十八街**花。十八街**花的创始人是河北大城县人范桂林。他于191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亡,他与母亲和两个哥哥艰难度日。1924年,年仅9岁的范桂林与11岁的二哥范桂才,由母亲带着逃荒,一路要饭来到天津,借住在南楼村,谋求生计。1928年,13岁的范桂林经人介绍,到东楼十八街的一家麻花铺当伙计。他每天帮工炸好麻花,然后提着食篮沿街叫卖。过了几年,范桂林又改去南楼村刘家麻花铺当伙计,仍然干着炸麻花和卖麻花的活计。范桂林趁着在两家麻花铺学徒和帮工的时机,细心揣摩,认真学习,熟练地掌握了炸麻花的配料成分和炸制的火候、技术。从1936年起,范桂林便辞了帮工的活计,自己在东楼十八街附近摆设小摊,炸制麻花叫卖。他炸制麻花的技术很不错,炸成的麻花好看又好吃,很受顾客喜爱,所以小摊生意很好,他很快就攒了一笔钱。范桂林懂得摆摊总不是长久之计,就出钱在小摊附近买下一间小小店面,正式开了一家麻花铺,字号叫"桂发祥。油炸麻花是天津人喜爱的一种大众小吃,当时全市有不少卖炸麻花的店铺和摊档,层次质量各不相同,竞争也很激烈。范桂林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便反复试制,设计出一套别出心裁的制作工艺。他把炸麻花用的面改为半发面,还在麻花白条中间夹放一条含有桃仁、桂花、青红丝、冰糖等各种配料的酥馅。经过这样制作的坯料,炸出来的麻花酥脆香甜,别有风味,而且只要存放在干燥处,虽经多日仍然酥脆口味不变。此外,范桂林的麻花尺寸较大,能炸出几斤重的**花,而且里外一样酥脆,这是其他店铺难以做到的。这些**花不仅色香味美,而且造型美观,简直像绝妙的艺术品,令人不忍下口。于是范桂林炸的**花出了名,"桂发祥"名闻遐迩,而"十八街**花"也成了天津著名的特产。十八街**花出名后,范桂林依然坚持原来的投料标准和操作工艺,决不依仗名声而偷工减料。他的配料都有严格标准,例如炸制一个半斤重的麻花,要用油4两、白糖2两5钱、冰糖半两。在和面时,要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适当增减食碱数量。炸制时炉火不能过猛,须用温火炸透。所以他炸出的金黄酥脆**花,深受顾客欢迎。建国以后,这一具有天津风味的特色小吃逐渐走向全国。1959年,桂发祥的十八街**花参加全国商品展览会,得到好评;1971年,又摆进了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赢得国内外顾客赞赏。从此,十八街**花名扬海内外。
佚名
2024-06-07 01:16:1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04:33:13

    天津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

    天津。建卫600年。这座城市一直用的这个名字。不像其他城市,随着时间的变革,名字也在变。那么天津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不知道的朋友普及一下!天津名字的...

  • 佚名
    2024-06-07 00:30:37

    天津丁字沽名字来历

    历史上,天津有七十二沽之说。‘寻芳步步踏青来,柳外何人筑钓台?七十二沽春水活,午景声里野桃开。清代诗人查昌业的《即景》诗,勾勒出了‘七十二沽沽水阔,一般风味小江...

  • 佚名
    2024-06-07 05:38:11

    天津市金刚桥名字的来历

    金刚桥天津金刚桥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纯用铆钉铆起来的钢铁浮桥,可从中间抬升,现在被拆除,在老金刚桥的基础上在上面有修建了一座彩虹式的金刚桥,新的金刚桥是中承式受力...

  • 佚名
    2024-06-07 01:41:00

    天津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

  • 佚名
    2024-06-07 11:04:35

    天津劝业场的品牌由来

    天津劝业场创始人高星桥(1881—1948),江苏南京人,铁匠出身,自幼聪颖好学。20世纪初曾任直隶井陉煤矿司磅员,深受该矿主管德国人汉纳根的赏识,后任该矿津保...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天津地名上河圈的由来

        清代乾隆初年,从渐江来天津的诗人汪沆,写出描写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词(通俗诗),诗中说:“天津名自长陵赐”。长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天津灰堆地名的由来

    我来回答,土城,是天津市河西区的一处地名!我小的时候,就住在那里!后来搬家了,我是4年级从土城小学转走的!演员陈道明知道吧!他哥哥当过土小的校长!我还记得那时我...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天津的津字去掉三点水念什么啊

    聿,念yù。象形字,一只手(又)握着笔)的样子。聿原为笔的本字。聿者,所用书之物也。指示字。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天津三绝以外还有什么知名的小吃,有什么典故吗?

    (转自山西晚报)煎饼果子和锅巴菜煎饼的主料是绿豆,小米,虾米(皮米)及香料,水,磨成浆。煎饼要用平锅现摊现卖,每张煎好(可加摊一个鸡蛋)裹一油条成卷,煎锅涂油少...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三九天与三伏天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