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要古代有哪些孝顺父母的人他们的名字都有什么

1、孝感动天—舜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禅位于舜,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2、亲尝汤**—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朝第五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曾参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汲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参啮指痛心的佳话:少年时家贫,曾参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仲由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仲由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长大后,仲由总是想:我如何能为父母准备好一点的饭菜呢?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饭,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奉养双亲。一百里路是非常远的,没有车子,仲由只能步行。严冬寒风刺骨,夏日汗流浃背,仲由常常要走上几天几夜,才能赶回家里。人人都觉得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仲由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仲由在父母双双过世之后,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百辆马车跟随,每年给他的俸禄有万钟之多。仲由所吃的饭菜也非常的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但是,父母已经不在了,不能同仲由一起享用。仲由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变好而沾沾自喜,反而非常的感叹。他是多么希望再回到过去的生活,希望往日的情景能够重现,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父母也永远无法回到他身边,给他尽孝的机会了。仲由思亲孝亲之心,没有随着父母的过世和他自己今日的显达而丝毫淡漠,对父母始终念念不忘。孔老夫子赞叹仲由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在孔门四科里,孔夫子最重视的就是“德行”.在孔子门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孝顺父母的。仲由百里负米的孝行也垂范于后世,成了千古美谈。5、芦衣顺母—闵损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闵损母亲早逝,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用棉花做的冬衣,而给闵损的,却是野地里芦花做的薄衣。一次,闵损的父亲外出,叫闵损来推车子,那芦花衣根本起不到御寒的作用,可怜的闵损冻得哆哆嗦嗦,手指僵硬,父亲起初很生气,以为闵损做事潦草敷衍。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闵损冻得身体缩成一团,闵损一个不小心,把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都弄掉了而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闵损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从破洞处露出一些芦苇花洒了一车,父亲一看愣住了,刹那间他就已经明白过来:原来后娘竟如此狠心待儿子,气得当下掉了眼泪。待到拉完货回到家里后,闵损父亲立即写了一纸休书逐后妻,那时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这一生就算是完了,为此走投无路而轻生寻短见的不在少数。眼看父亲不肯饶恕继母,闵损跪求父亲恳求道:“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孩儿请父亲息怒,恳求您就饶了母亲这一回吧!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被感化过来的母亲对闵损又敬又爱,处处待闵损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弟弟对兄长更是敬重有加。6、鹿乳奉亲—郯子
郯子,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7、戏彩娱亲—老莱子
老莱子,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由于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于是隐居山林,自耕于蒙山南麓。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对父母体贴入微。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子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其实那时的老莱子也年过70了。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戏彩娱亲这个成语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8、**葬父—董永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早年丧母,与父亲董还如相依为命,以种田为生。董永每去田间劳作,则以小车推着父亲,放到树荫下,并备有水罐,为父解渴,过着父子相依为命的生活。帝中平年间,山东青州黄巾起义,渤海骚动,董永随父亲为避乱迁徙至汝南,后又流寓安陆。董永的父亲病亡,无力埋葬,董永**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董永扶亡父灵柩回乡,葬于城北。在返回偿债途中,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9、刻木事亲—丁兰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寓居湖北宜城。丁兰年幼父去世,母因此忧伤成疾,不久病亡。丁兰父母俱亡,伶仃孤苦,幸赖族人抚养,才逐渐长大**。丁兰**后,念父母恩深无以为报,终日思亲,一刻难忘,便请来木工,刻父母之像奉之案间,虔诚供奉,饮食必荐,出入必面,事死如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丁兰的妻子遵循丈夫的叮咛和教诲,在祭祀父母时倒还恭谨,事久了,便当成儿戏一般。听人说:凡属草木之灵,享受人间香火既久,则精气俱全,以针刺之,当能有血。丁兰的妻子于是带着好奇心,趁丁兰外出,竟用针刺父母的木像。不料,木像被刺处竟**血来,与生人无异。一时惊惧不已,不敢复刺。丁兰外出归来,到像前禀告,木像见了丁兰,忽然眼中流泪不止,面呈痛苦之状。丁兰大骇,乃问其妻,其妻不肯实言,丁兰再三盘问,方知事情真相,丁兰十分愤怒,痛责其妻,并把其妻逐出门去。10、行佣供母—江革
江革,字休映,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小时候就很聪明,早早就表现出写文章的才能和情思,六岁时就会写文章。少年丧父的江革,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在逃难中,经常遇到盗贼,这些盗贼不但想要劝他,还想让他当盗贼。面临这种情形,江革救灾盗贼面前苦苦哀求,希望盗贼能念他老母没有人赡养,放他一马。盗贼看到孝子如此诚心诚意哀求,所以不忍心劫他,更不忍心杀他,甚至有的还告诉他如何行走,以免再遇到盗贼。有的盗贼被他感动,思念自己的母亲,便纷纷解散了,可见做盗贼也不是人的本性,都是因为社会动荡,环境所迫,才轮为盗贼。后来,江革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佚名
2024-06-06 19:02:5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02:33:43

    含有孝顺父母、孝顺长辈、懂事听话意思的名字!男的女的都要

    孝悌 孝顺 孝弟 孝廉 孝敬 孝友 孝道 孝心 孝子 孝德 孝己 孝慈 孝义 孝熙 孝谨孝思 孝家 孝养 孝感 孝行 孝爱 孝鸟 孝门 孝女 孝诚 孝恺 孝恪 ...

  • 佚名
    2024-06-06 22:34:56

    孝感有哪些小偷 他们的名字 照片

    经典孝感话健康.扎式抬举.按前昨天.那昨明天.门落后天后袜前天.那前儿天气.天倒你们.你者我们.我者他们.他者吃饭.七饭没有.冇得知道吗?找不找得到?晓不晓得?...

  • 佚名
    2024-06-06 10:10:31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有哪些?将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第一大神 创始元灵第二代神 鸿钧道人 燃灯道人(混鲲祖师)女娲 陆压道君第三辈份 元始天尊(盘古)灵宝天尊(通天教主)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接引道人(阿弥陀佛即无...

  • 佚名
    2024-06-06 17:29:43

    孝感有哪些小偷 他们的名字 照片

    经典孝感话健康.扎式 抬举.按前 昨天.那昨 明天.门落 后天后袜 前天.那前儿 天气.天倒 你们.你者 我们.我者 他们.他者 吃饭.七饭 ...

  • 佚名
    2024-06-06 06:07:08

    古代有名的风水师都有谁?他们写过什么书?

    古代有名的风水师都有谁?他们写过什么书?mimk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古代都有哪些负心人

    很多啊,陈世美就不说了,很早就有什么司马相如(富贵后想休了卓文君但是后面卓文君写了一篇《白头吟》最后被感动回心转意了),吴起啊(鲁国国君想用它,但是他妻子是敌国...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古代人把孝顺分为哪三类

    一是孝,即多关心、关怀父母、老人,从物质和生活两个方面。 二是顺,即顺从,不让父母生气、操心。也可以去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东北都有哪些作家,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素素《独语东北》 刘齐《形而上下》 端木蕻良《曹雪芹》(他致力于红学研究) 迟子建《北方的盐》王充闾《春宽梦窄》鲍尔吉·原野 《掌心化雪》...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古代姓蓝的名人都有哪些?现代的呢、?

    蓝敏:汉代名士。   蓝明德:唐代扬州节度使(今南京)。   蓝采和:唐末逸士,传说中八仙之一。他常着破烂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天则在衫内加絮,冬天则卧于...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古代有名的风水师都有谁?他们写过什么书?

    中国风水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上明师代出,风水著作多如牛毛。中国风水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中国风水文化从诞生到提高总结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