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苏洵、苏轼、苏辙 名字的由来?

先奉上苏门简介:
苏洵祖先乃赵郡栾城人,嘉佑集:「苏氏出高阳,而蔓延天下。唐神龙初,长史苏味道刺眉,一子留眉,眉有苏氏自此始。亦即于唐武后神龙初年苏味道被贬于眉州任刺史,后迁益州,未行而卒,有一子就落籍眉州,成了眉州苏氏的由来。传至苏洵的祖父苏杲,娶妻宋氏,生九子,却仅存苏序。序娶妻史氏,生三子,依次是苏澹、苏涣、苏洵。苏洵,娶妻程氏,程氏为苏洵生有三男三女,起先生的两个女儿都夭折,后长子亦亡。次子苏轼,三子苏辙。以上选编自http://mail.dali.tcc.edu.tw/~chi/teach/2-3.htm
我的回答—
苏洵名字的由来无从考究,但我们可从其兄弟的名字中得窥一斑:
苏洵父苏序,序娶妻史氏,生三子,依次是苏澹、苏涣、苏洵。字典解释:洵,形声,从水,旬声。本义:水名.假借为“恂”。诚然,确实.
可见洵从水字旁(与澹、涣相映),而且又有褒义的意思。不知道苏序同志起名时是不是考虑到这个了呢?至于苏轼和苏辙,我引用的文章里有详细说明—
苏轼苏辙名字的用意(当然也包括来历拉):
中国自汉朝起独尊儒术,文人家庭为子女取名,于义理方面颇有讲究,即一个人的名字,应当是树志,并鼓励、规范或警醒自己性格修养的作用,而大忌和政治和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苏父的愿望
苏洵在给两个儿子取名时就颇费了一番苦心。他在《名二子》中是这样说的:
轮、辐(车轮上凑集于中心轴上的直木)、盖、轸(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皆有职乎车。而轼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本莫不由辙。而是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勉矣!轼,是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所以对于车载人前进的功能而言,轼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没有轼,不仅仅是车的硬件设施不完善,乘车人在崎岖颠簸的路上也确实是难保安稳。至于辙,则是车行之后留下的车轮印记。所以它与车行的成功与失败,都没有关系。但它是行车的纪录。我们因为不知道苏轼兄弟二人具体的生辰八字,所以无从知道苏洵给儿子取名是否考虑到五行相生相克的问题,但我们从笔画总数看,两个姓名都是吉利的。音节也很美。唯一可推敲的是名字的义理了。东坡本性难移
综观苏轼兄弟的一生遭遇,再看苏洵当初给两个儿子取名时所持的愿望,我们可以说只实现了一半。那就是苏辙的一生,的确是做到了谨小慎微,游离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有个较宁适的晚年。苏轼则未能因父亲取名“轼”而改掉“不外饰”的性格。就是这“不外饰”的性格使他吃尽了苦头,无论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还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都对他不满意,都要排挤他、打击他。再说这“轼”,作为车前做人扶手的横木,诚然有使人不至于因车的突然停止而前倾(而苏轼确实对改革派的过激作为,保守派的过于守旧作风,都进行了坦言告诫),正如苏洵所说,没有它,人们会一下子就看到这辆车是不完善的。正因如此,由其所处的位置实在是十分抢眼,要想做到不招人忌,实在是太难了。这恐怕是苏洵在取名时始料未及的吧?http:///readarticle/htm/55/2004_4_9_256.html
佚名
2024-06-05 21:46:0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5 14:25:13

    苏轼和苏辙姓名的由来

    苏轼,名轼,字子瞻;苏辙,名辙,字子由,苏轼、苏辙的名字都与“车”有关。苏洵在《名二子》一文中对苏轼、苏辙兄弟取名缘由有交代:轮、辐、盖、轸都是车的重要部件,缺...

  • 佚名
    2024-06-05 09:03:41

    苏洵为什么给儿子起名苏轼 苏辙

    轼是车子前方的横木,没多大用处,只有在颠簸厉害时扶一下,但少了它车子就不完整了.大概希望苏轼象轼一样不要锋芒毕露,要老实本分,要低调.辙就是车辙,更没有什么用处...

  • 佚名
    2024-06-05 15:30:10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为何要给两个儿子起名苏轼、苏辙呢?

    苏轼苏辙的父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洵再给苏轼苏辙两兄弟起名字的时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还写了一篇文章来说明“轼”“辙”两字的意义。题目叫《名二子说》全文...

  • 佚名
    2024-06-05 16:00:05

    苏轼和苏辙名字是怎么来的

    一个是车的前轱辘,一个是车的后轱辘 都是车贴近地的部分,起这个名字的目的是希望他俩日后踏踏实实,不要忘本

  • 佚名
    2024-06-05 00:59:22

    苏洵、苏辙、苏轼他们三个那个是爷爷、爸爸、儿子

    苏轼和苏辙是苏洵的儿子,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爸爸。三人占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个位置。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

  • 佚名
    2024-06-05 07:42:04

    苏洵的儿子为什么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

    苏洵《名二子》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 佚名
    2024-06-05 00:57:27

    苏轼 苏洵 苏澈 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 佚名
    2024-06-05 08:33:43

    苏轼与苏洵,苏澈并称为

    苏洵、苏轼和苏辙并称为“三苏”。“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的辈分

    父子和兄弟关系,三人合称“三苏”,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拓展资料:苏辙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 )...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苏轼和苏辙的故事

    1、苏轼早年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陈建用、杨尧咨、乃弟苏辙做大雨联句。陈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