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中西方姓名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姓名习俗不尽相同,现谨将汉族姓名文化与英语国家的姓名文化比较如下。一、姓氏的来源
1、汉族的姓氏来源
中国的姓氏究竟有多少,迄今尚无完全准确的统计数字。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收入常见姓484个。《新编千家姓》收姓3107个。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收姓5730个。台湾出版的《中华姓符》收姓6363个。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姓氏数量相当大,但现在常用的也就100个左右。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祖先的图腾为姓,即以所崇拜的动、植物名称为姓。如,牛、马、龙、熊、杨、李、林等。以封地为姓,即以朝代名或国名为姓。如,赵、宋、秦、韩、齐、陈、管、曹、蔡、魏等。以居住地为姓,即以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为姓。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分别居住在都城的四隅,即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由此便产生了东郭、南郭诸姓。郑大夫住在西门,因而便以西门为姓。传说中的伏羲居住在东方,他的后代便以东方为姓。以官职为姓,即以祖先曾经担任的职衔为姓。如,“司徒”是古代掌管教育和文化的官职,“司马”是掌管军事的官职,他们的后代就分别以这些职衔为姓。以职业为姓,即以祖先从事的职业为姓。如,石匠姓石、陶匠姓陶、巫者姓巫、屠夫姓屠、乐手姓乐等。以颜色名称为姓,即以自然界的各种颜色为姓。如,白、黄、蓝、青等。现代中国女性,无论婚前婚后后都保留着自己独立的家姓,即男女各姓。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妇女婚后一般都要改随夫姓。如,MarieWhite**与JohnBrown先生结婚,婚后女方的姓名就变成了MarieBrown。香港地区的妇女结婚后往往将丈夫的姓加在自己的姓名前面。如,徐小丽嫁给了张小刚,婚后女方的名字就成了张徐小丽。许多去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华人,为便于与洋人交往,往往也给自己起个“洋名”,但姓通常是不改的,还留着一个中华文化的“尾巴”。而许多来华学习或工作的外国人,为便于与中国人交往,也常常给自己起一个汉语名字,不仅名是汉语的名,而且姓也是汉语的姓,可谓脱胎换骨,更名改姓。2、英语国家的姓氏来源
英语国家的姓氏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英语姓氏主要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随着18世纪英帝国殖民开拓的兴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尽管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汉英姓氏来源却有着很多共同之处。英语国家的姓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以职业名称为姓。英语中以职业名称为姓氏的情况同汉语情况相似,但职业范围要广得多,以职业名称为姓的人所占比例也比中国大得多。Smith是英语国家中一个十分常见的姓,因为在早期英国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匠,如金匠Gold**ith、铜匠Copper**ith、铁匠Black**ith等。类似的行业还有面包师Baker、理发师Barber、渔民Fisher、裁缝Tailor、猎人Hunter、屠夫Butcher、海员Sailor、木匠Carpenter等。以居住地的地形、地貌为姓。如,Field田野、Hill小山、Brook小河、Lane小巷、Shore海岸、Lake湖泊、Bush丛林等。以自然现象为姓。如,雪Snow、雨Rain、雷Thunder、霜Frost、云Cloud、夏天Summer、冬天Winter、五月May等。而汉语中则很少有此类姓氏。以动物名称为姓。汉语中也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但由于审美情趣不同,因此所选的动物也不同。相比之下,英语国家以动物名称为姓的更为普遍,而且不乏滑稽。如,有姓鸟的—Bird、姓鱼的—Fish、姓狗的—Dog、姓马的—Horse、姓羊的—Lamb、姓公牛的—Bull、有姓鹅的—Goose、姓夜莺的—Nightingale、姓狮子的—Lion、姓狐狸的—Fox等等。真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以表示人的外貌和体形的词为姓。如,Longman“大高个儿”、Small“小个子”、Bunch“驼背”、Fat“胖子、Strong“身强体壮”、Armstrong“粗胳膊”等。而汉语中则没有此类姓氏。英语国家,特别是在美国这样一个世界民族的大熔炉,凡事都标新立异的价值观非常突出,这也表现在他们的名字上。例如,有姓苹果Apple、桔子Orange的、有姓水稻Rice、小麦Wheat、玉米Corn的,还有姓熏肉Bacon、火腿Ham的、更有姓咳嗽Cough、毒**Poison、骨灰Ash的,真正是稀奇古怪,匪夷所思。当然我们在翻译英语人名时大都采用音译,即读什么音,译什么字。如,Mrs.Bird(鸟)译成伯德夫人、MissFish(鱼)译成费斯**、Mr.Fox(狐狸)译成福克斯先生、Mr.Strong(强壮)译成斯特朗先生等。二、中西方取名方式比较
1、中国人的取名方式
中国人的名字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伦理有关。姓有单姓、复姓,名有单名、双名。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大都由两个字组成,但现在一个字的越来越多。人们取名时,在意义上和形式上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男子的名字多用英武博大之词,透着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名字则多含秀美、贤淑、可爱之词。中国人取名的方式方法很多,历朝历代各有特点,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寄托和抱负为名。如,建国、治国、安国、定国、建华、永清、永康、永发、长生、超尘、招弟、志坚、志强、志高等。以出生时的季节或天气为名。如,春生、秋生、冬生、雨生、雪生等。以出生地点为名。如,衡(阳)生、京(北京)生、沪(上海)生、黄河、长江等。以植物、花卉为名。常用于女子名。如,梅、桃、菊、荷、莉、兰、花等。以生辰八字为名。这是中国人传统的取名习俗,以生辰八字的“天干地支”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对应排列,缺某一“行”则以该行之字取名。如缺水,名字中就要有水字或带“氵”的字;如缺木,名字中就要有木字或带“木”旁的字,依此类推。以孩子出生的顺序为名。我国周代称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伯、仲、叔、季这四字此后常用于人名。以历史**为名。这主要盛行于当代,如解放、新生、卫国、卫东、向东、跃进、振华等。名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或许是中国人名字的最大特点。中国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一个人生下来先取名,等到成年之后再命字。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一般都有名有字。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孔子在家排行第二,所以命字时用了“仲”字,“尼”则代表他家乡的“尼山”,与名中的“丘”字相呼应。至于一般平民百姓,则往往有名无字。社交活动中,为了尊敬别人要称字不称名;自称时,为了表示谦虚则称名不称字。一些文人学者除了名、字之外,往往还给自己取个“号”。如诸葛亮,复姓诸葛,单名亮,表字孔明,道号卧龙。2、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英语国家的名字一般也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但却是名在前,姓在后,排列次序恰好与中国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如,LindaJameSmith,为了方便,常写成LindaJ.Smith或L.J.Smith。西方人取名的方式与中国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如,科学家达尔文的名字为CharlesRobertDarwin,他的父亲叫RobertDarwin,他大爷叫CharlesDarwin,在父亲的名字前面加上大爷的名字,就成了他的名字。又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石油大王洛克非勒都为儿子取了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名字。为了便于区别,就在儿子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Junior(小),通常缩写成Jr.如,FranklinRooseveltJr./JohnD.RockefellerJr.以名人、神话传说中的神袛为名。如,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开国之父)、Lincoln(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Apollo(太阳神)、Diana(月亮女神)以及Mary,D**id,Joseph,Peter,John等直接选取自《圣经》的名字。英语国家的教名有昵称或爱称。如William的昵称是Bill,Richard的昵称是Dick,Elizabeth的昵称是Bess等。在英语国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一点在一些传统名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优雅、可爱等词汇。这与中国女子取名有相似之处。如,Allen意为阳光、Alice意为美丽、Anne意为高雅、Catherine意为纯洁、Emily意为勤劳、Jenny意为文静、Lily意为百合花等等。男子取名时常用名字来表达他们坚强、勇敢、高尚的品格。如,Andrew意为刚强、Frank意为自由、Henry意为统治者、William意为意志、Robert意为明亮的火焰、Charles意为大丈夫等等。三、中西方姓名的翻译
国务院在1978年曾颁布了关于我国人名地名一律以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决定,当然也有例外,如西藏就仍译为Tibet。目前我国对人名地名的翻译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即: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1、中国人名的英译
中国人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文化意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风格,翻译人名时应采取以我为主的原则。按照中国人名的顺序翻译。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不妨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对已有定译的名字,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SoongChingLing)、陈嘉庚(TanKakKee)、孙逸仙(SunYatSen)等。2、英美人名的汉译
对英美人名的翻译同样要遵守名从主人的原则,要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语言风格。音译是翻译外国人名的最主要的一种方法。但为了使音译名词不致于过长,某些不明显的音可略去不'译。如Engels恩格斯(不必译成“恩格尔斯”)、Elizabeth伊丽莎白(不必译成“伊丽莎白丝”)。外国人的姓不必译成汉人的姓,以免引起误解。如:Tolstoy托尔斯泰旧译“陶师道”就过于中国化,Gogol果戈里旧译“郭哥儿”也似不妥。妇女的译名可以女性化些,如:Anne安娜、Mary玛丽等。按照外国人名的顺序翻译,即先名后姓。名与姓之间用圆点间隔符号?隔开。如:CarlSmith卡尔?史密斯、CharlesRobertDarwin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对已有定译的外国名字,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过去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不是很规范,有按先姓后名的,也有按姓的第一个音节的发音选用中国人的姓氏翻译的。如:BernardShaw萧伯纳、LeigtonStuart司徒雷登、JosephNeedham李约瑟、VincentRurhnasearmy陆文星等。这些译名虽然常常引起不了解情况人士的误解,但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不需再加更正。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的社会功能是借以相互区别。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和道理,所以它隐**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姓名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所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达到双赢。
佚名
2024-06-06 21:48:2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01:17:34

    有谁可以告诉我中国跟西方国家取名字的风俗有哪些差异啊

    西方人大多都以教名为正式的名字,还有用祖辈显赫过的人命名.而中国人有名讳,不会跟祖辈重名甚至是字.而且一般人都会以五行缺什么补什么来起.

  • 佚名
    2024-06-06 11:40:24

    中西舞蹈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含蓄、内敛与外放、扩张等差异,在中西舞蹈中体现为动作的内收与外放、示意与示形、丰富的面部表情与肢体表情、和谐与冲突等不同特点.中国古典舞重内心情感的...

  • 佚名
    2024-06-06 13:35:07

    釜山行与泰坦尼克号中西文化的差异

    您好,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这是楼主要的资源,下载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观看!在下方,还望及时采纳,谢谢!链接: http:// 密码: drv3请及时下载,...

  • 佚名
    2024-06-06 17:18:53

    请教下《中英文化的异同点》论文

    文化方面是个大方面,因为涉及到了日常的语言,图片,影视,信息,科技,人文等等。大学学士毕业论文,大多数学生写起来大体都是一个类型,即宏观方面去选取角度写,这样的...

  • 佚名
    2024-06-06 04:48:20

    贾静茹绿指南中文版和法文版有什么差异?

    1、 绿指南专注法国高品质葡萄酒的推荐与发现,在法国葡萄酒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上无出其右。2、 相比同类葡萄酒年鉴,绿指南不是“以酒论酒”,它是基于酒的品质,为...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从日本的饭团和中国的粽子可以看出两国饮食文化的什么差异

    当然是对于用料上的区别,做法上的区别,从而体现出一点地域上的不同,日本临海,用紫菜包比较多见,中国大部分在内陆,一般用芦苇叶之类的,另外,侧重口感不同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中西方的建筑风格有哪些差异?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中西方文化在餐桌礼仪中有哪些具体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基本差别在于以下四个方面:A:入座的位置。中国一般是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有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在西方,...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急,急,在在线等。 中西方禁忌文化的对比??

    西方忌讳数字13。东方忌讳多了去了,比如风水。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试述中西方正义之神的差异

    一、起源不同 中国神话起源于各个部族的图腾崇拜,历史悠久,始祖神和天神合一,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始祖神,所以在中国无法找到一个统治神界的至高无上的神,而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