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书都是字,名字,我们怎样见到书中说的很多东西………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碎片化阅读已经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书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碎片化阅读终究还是不如书籍来的系统和全面。可是多数人却都是书读了不少,却什么也没记住。很多书好像都白读了,别人提到这本书的时候,自己完全不知道里面讲了些什么,只是有点印象。“嗯,这本书我读过,但是讲的什么来着?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你不会读书的方法。张之洞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可见读书方法非常 读书的目的除了消遣之外,相信很多人都是想从中获得知识技能,或者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所以读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你读了10本书,什么都没记住,不如消化吸收1本书要实在。而且不仅是记不住的问题,有的人压根没有读书的兴趣,想要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但是拿起书本就犯困。有的人时间紧迫,但是读书速度特别慢,完全不能充分的利用自己宝贵的时间。还有的人读书效率低,想要输出的时候,明明记得自己读过这方面的书籍,但是真 从大一上学期开始,我就选择自学。上课基本上完全不听讲,一般是坐在最后一排自己抓紧时间读课本。班上的其他成绩好的同学好像都不是这样的,他们上课都在 认真听讲。我之所以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大概是因为高中就喜欢自学。高中时读过的大学程度的书有潘承洞的《初等数论》,华罗庚的《高等数学引论》第一分册,费曼的《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册,还有最难的一本是孙本旺编的《伽罗华理论》。那时候刚开始自学,无人指导,只 自学的优点我觉得不需要多讲了,实在非常明显。特别是越到后来,速度越快,优势越大。抽象代数课,老师用了刚好四个月才把课本讲完,我开学的两个星期就把 课本读完了一遍。到期中的时候,已经反复读过三四遍了。大一大二我的方法都不完善,效果不怎么好。但到了大三,真的有了飞跃式的进步。成绩一下从大二下学期的十四名,变成了大三上学期的第一名。废话不多说了,来说自学的经验。第一步,第一遍读课本。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低,要做的事很 简单,课本上的证明,例题,这些比较难理解的东西一概不读,只读那些定义,概念,还有说明文字。读的同时,做一些标记,比如在重点上划线;不明白的地方写 个问号;或者用数字依次把重要结论标出来。不要求读懂,完全不懂都行。只需要这么把课本过一遍任务就完成了。很多地方都不懂,这样囫囵吞枣地读一遍有效果 吗?真的有。就是在大脑里留下了一个印象。虽然说现在
第二步,非常非常重要而有效的一步:将整本书的定义,重要知识点全都整理出来。抽象代数的话,知识点全都是课本上的定理。整理方法的话,当然不是自己用笔,这样太累了,速度也慢。我是找到课本的pdf,直接用电脑截图,把定义一个个都截下来,依次粘贴在word中。然后又把定 理一个个截下来,依次粘贴在另一个word中。整理好了后,打印出来。方便以后随时翻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步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这一步会使后面的学 习变得非常容易,从而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学习这件事,主要就是分为两部分,理解和记忆。课本上的推导,证明,讲解,题目的解题方法,这些是需要理解的。而 那些概念,结论,公式,则是需要牢牢记住的。有一次,我突然领悟到很重要的一点,大学的课本与高中的相比要难很多很多,原因主要就是要记的东西又多又复 杂。高中根本没有这么多定义,根本没有这么多抽 第三步,第二遍读课本。这时候主要就是读证明,例题仍然可以不读。这时,就将主要精力完全放在证明上,那些概念,说明文字我都是直接跳过去不读。这时会发 现,由于已经大致读过一遍,而且定义,结论已经专门整理出来,读证明会简单很多。一般都能完全读懂。假如还有的地方读不懂,怎么办呢?打个问号就好,绝对 不要停顿,不要在这上面耽误时间。因为,很多东西一开始读不好理解,这是因为经验还不丰富。
佚名
2024-06-07 20:58:1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