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很多人名字后面有一个“之”字呢?

晋朝人多用之字命名,比如书圣王羲之一家,儿子有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徽之子桢之,献之嗣子静之。祖孙三代,名字中都带“之”字。一般来说除了姓氏和辈分名字很少有重合的,因为要避讳,以敬祖先,但是像南北朝这样都用“之”是比较罕见的。“之”这个字在晋朝之时,通常是天师道的的标志。天师道是现在道教在历史长河中存在的一种形式,自从黄巾起义天公将军张角利用政教合一的手段创造了太平道,来反抗汉朝末年腐败的统治,太平道迅速发展起来,在中国第一次掀起了如此大的宗教信仰。后来随着黄巾起义被**,太平道的发展也随之陷入了低潮了。经此一役,人们逐渐认识到信仰在底层百姓中的影响,可以深入人心到这种地步。所以统治者需要利用宗教来统治人心,由于原本太平道已经被张角玩臭了,名声不好听也不好用。于是曹操名五斗米教的张鲁进京,许一高官,而后由于曹氏联姻。在曹操的有意引导和张鲁的大力推行,于是原本信奉太平道的地区纷纷改信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慢慢的五斗米道也就传开了,人们逐渐默认他为天师道,因为五斗米道来自天师张道陵。随后在司马篡权和三国一统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晋朝时,已经成为第一教了,信奉的人极其多。但是这也不能成为世家大族如此信奉此教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司马家太不要脸了,司马家一开始也如东晋谢氏和王氏,甚至崔氏般是世家大族,故在这些大族心底是不把司马家当皇帝的。但是司马家一连废杀了三位曹魏继承人,这样不合规矩呀,在此之前的秦汉之时,都是天子无道再加上大臣有无上功德,然后才能诚惶诚恐的接替皇上,自立为皇上。但是司马家不是这样,三位魏帝皆是想有一番作为,统一中华之人,但是司马家却只顾自己利益,篡权谋政,为人所不齿。在东晋虽然大家没说但也心知肚明这些丑事,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表面屈服和苟且,但是自己实际上建立了一套自己大族的统治,贵族庄园经济。但是毕竟在明面上低头,必然要在别的方面找回面子,所以魏晋许多世家大族特别喜爱天师道,来寄托自己无处安放而高贵的灵魂。相信皇天至上的神明能够帮助他,**人世的尘污。这也是他们特别爱吸食五石散的原因,吸完了就飘飘欲仙了,就可以与神明沟通得到成仙了。特别爱天师道的王羲之一家,还将天师道信奉贯彻到痴迷的状态。时任会稽太守的王凝之,平日里就爱练习书法画符,将天师道信奉为自己的依靠。在面对孙恩等人的叛乱之时,竟然闭门不出,开坛做法,请求鬼兵来抵挡。但是天师道终究是没有保护他,被孙恩攻破城池杀了。
佚名
2024-06-05 14:22:5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