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三国时期的人的名字大多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关羽、张飞,这是为什么?

二名非礼也其实这个事情不完全是王莽的锅,和古人识字多少也没有关系。王莽是儒学大家,他是喜欢复古的人,用法律规定单名也是一种复古行为。既然是复古,那始作俑者肯定就不是王莽。王莽根据的是《春秋》的记载,在《春秋公羊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晋国大夫魏曼多率兵攻打卫国。卫国人很讨厌他,都称呼他为魏多,讽刺他多名。人们认为多名是不符合礼法的。晋魏多帅师侵卫,此魏曼多也。曷为谓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在汉朝以前,单名就是最常见的取名方式。比如公孙鞅,苏秦,张仪,孔丘,孟轲,嬴政,陈胜,吴广,刘邦,萧何,张良,韩信,项羽等等。如果你去看两汉皇帝的名字,没有一个双名的。刘弗陵和刘病已在登基后分别改名刘弗和刘询。这有为了天下避帝王讳方便的缘故,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无形中让人们觉得单名为贵是正确的。其实不仅仅是两汉的皇帝喜欢用单名,在宋朝以前大多数皇帝都是单名。唐朝只有李世民和李隆基为双名。李世民曾下诏只要“世民”两字不同时用,可以不用避讳。在唐太宗时期,民部就叫民部。到了永徽初年,唐高宗李治才改民部为户部。令曰:“依礼,二名不偏讳。近代已来,两字兼避,废阙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所以既不是因为王莽的一个人原因,更不是因为读书识字少的缘故。而是有历史原因的。取名的规则根据《礼仪》记载:“婚生三月而名”。也就是说在孩子出生三个月后,就该给他取名字了。但是取名的规则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最早的时候就很随意。比如晋成公叫“姬黑臀”,由于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有神人在他臀部描了一颗黑痣。在《国语》中记载
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人规其臀以墨,故名之曰黑臀。其它的还有鲁成公姬黑肱,齐桓公姜小白等等各种方式取名,不一而足。而最早为取名制定规则的是鲁国,鲁桓公向申繻请教该如何给太子取名。申繻取名的五种原则和五个该避免的地方。分别是
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五原则让名字更加富有涵义,五不准避免造成混乱同时也规避了一些容易造成尴尬的问题。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后来儒家提倡“为尊者讳”,所以在五不准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更多的避讳。
佚名
2024-06-10 07:23:2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