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日本军舰的名字都这么优美有意境?

无论是近些年服役的日版宙斯盾爱宕、秋月等驱护舰,还有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准航母“出云”、“日向”,还是二战IJN的金刚、扶桑、赤城、伊势、鸟海、妙高等名舰,本子的军舰命名,确乎是蕴藏着某种说不出摸不透的“优美意境”。其实和我兔、美帝毛熊用地名、人名和一些约定俗成的名称(如美帝的企业号)类似,二战时期的日本人也有一套颇为完整的军舰命名体系。说到这里,小编不禁想扯个题外话。这条装甲巡洋舰于1898年2月1日在法国圣纳泽尔的卢瓦河船厂(Societe des Chantiers de la Loire)开工建造,1899年6月24日下水,1900年7月28日建成,10月22日回到佐士保军港正式加入IJN服役。看起来和当时的装甲巡洋舰相比并无特别之处—除了她的舰名—吾妻号。什么?吾妻号?我老婆号?这舰名是拿来满足IJN的抖S…(咳咳,被领导拖走喝茶)是拿来振奋舰员士气的嘛?非也,不要想歪了,“吾妻”其实是日本的山名,其山在福岛、山形两县之间。所以说,“吾妻”之名,也是源于山川之名。金刚级三号舰榛名号战列巡洋舰(后改装为高速战列舰)
刚刚从英国购回的金刚号战巡。与上图经过第一次改装的榛名号对比,可见其舰桥、桅杆样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炮塔神教扶桑号,摄于1938年,现代化改装后扶桑、山城的宝塔型舰桥颇具辨识度,注意舰桥后部为避让3号炮塔所做的"束腰"设计。1939年的长门级二号舰陆奥号,可见本子的战列舰科技树充分吸收了金刚的设计。大和号建造过程中那张著名的照片,摄于1941年9月。很多人可能会忽略其中的一个重要细节:图片右侧,大和号的身旁,应为凤翔号航空母舰的舰尾,她是日本制造的第一条航空母舰。IJN的战列舰舰名多取自古国名、省名或者是山脉名。例如IJN的骄傲大和号战列舰,“大和”不仅是日本最大的民族,也是日本古都奈良城所在的省名,亦是古国名。而大和级的二号舰武藏号则以武藏省取名,三号舰信浓号(后改为航母),其舰名则是源于属东山道的古国信浓国(今长野县)。而扶桑级战列舰的“扶桑”是日本国的古称。此外,像更早的战列舰河内级(河内国,于今大阪东部),其他的如伊势号、日向号的命名也是依照此规。但是战列舰的命名也不尽如此,如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后改为高速战列舰)的四艘舰金刚、比睿、雾岛、榛名就都是以山命名,更早的三笠号其名也是源于山名。(赤城、加贺这些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而由战列或者战巡改为航母的特例将在后文另作介绍)
妙高号重巡洋舰,摄于1945年。除了留意她独特的涂装,也可以注意右舷旁两条潜艇与她的身形对比,万吨的重巡和不足千吨的潜艇的体积差距还是悬殊的。更加特别的是,这两条潜艇(左应为I-501号,右为 I-502号,在后文会介绍IJN潜水艇的命名规则),原本分别为德国海军VII型U181号与U862号潜艇,并不是日本本国生产的潜艇。最上号轻巡洋舰,摄于1939年。留意此时最上安装的仍是三联装155mm炮(实际上已经达到了重巡洋舰的吨位),后来日本海军给其换装203mm主炮,并在命名上升格为重巡洋舰。重巡洋舰(条约时代前称一等巡洋舰)皆以原则上以日本的山取名,如妙高级、高雄级等等。但是利根级的两舰利根、筑摩,由于建造时间较晚,加之最上级这样的假轻巡(后更名为重巡)的出现,巡洋舰分等的概念日渐模糊,因此两舰是以河命名。而轻巡洋舰(条约时代前称二等巡洋舰)皆以日本的河流为名。如著名的川内级和早期的天龙级、球磨级等轻巡洋舰。另外轻巡中的“阿贺野”、“五十铃”、“五百岛”几艘以三个字命名的战舰,舰名也源于河川名(五十铃不只是卡车…)。IJN的纯种原生航空母舰的舰名第二字用龙、凤、鹰、鹤等较为凶猛或高贵的飞禽,第一个字多是形容词;如苍龙号、翔鹤号、瑞鹤号、大凤号等。但是加贺号(加贺号原计划用天城级战巡一号舰改装,但是真正的天城号战列巡洋舰的舰体在关东大**中严重受损,后遭废弃,因此空母加贺实际上用的是当时面临销毁的加贺号战列舰的舰体,故也有资料称其为天城级航母)、前文提到的信浓号也是由战列舰舰体改建而成的,故为省名。“赤城”是由因海军条约而面临拆解的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二号舰舰体改建,故为山名。此外,水上飞机母舰千代田号的舰名采用的是日本皇宫的一个殿名,属于特例。初春号驱逐舰,摄于1933-1934年间。注意其明显有“头重脚轻”的倾向,为了舰体上层建筑减重而采用了前双后单的前主炮设计。藤本君,@友鹤号,你们懂得。(1934年3月6日,同为藤本喜久雄设计的友鹤号扫雷舰于大立岛南7海里处因风浪过大加之舰体重心过高,倾覆沉没,全舰仅有13名生还者,后在翻覆的战舰内找到72具遗体,28人失踪)
在驱逐舰命名上,才真正能够感受到题主所提问的“优美意境”。IJN的一级驱逐舰(对应西方分类中的驱逐舰)一般采用二字双名,但也有11艘为单字名。第一字采用一个形容词或另外一个名词,第二字用风、花、雪、月、云、雨、波、潮、雾、霜等自然气象。如春风、秋风、朝风、雪风、秋月、如月、凌波等。(单字名的十一艘—岚、涟、曙、胧、晓、响、雷、电、潮、霞、霰(xian)。二级驱逐舰(按西方分类标准应称护航驱逐舰或护卫舰),则均以花、果、树、草等命名。如樱、初梅等。一等潜水舰(大型潜艇)以“I”打头,又称“伊”。例如前文的那两条德国VII型潜艇,还有着名的I400和I401两条“潜水航母”。二等潜水舰以“RO-数字”命名,又称“吕”。运输舰、油轮一般称“XX丸”。辅助舰只、扫雷舰、海防舰、巡逻舰等其他小型舰艇的命名过于繁杂,难以一一归类盘点,略过。所以综上所述,IJN的舰艇命名,或用山川地名,或用自然气象,其中的元素确有一丝耐人寻味的文采(特别是“风花雪月”的驱逐舰命名),所谓“优美”,或许也是如此吧。当然,命名并不能决定兵器的战力。再优美有意境的名字,也不能挽回"大日本帝国"的覆灭命运,终究只是名字。而且这些"优美"舰名的背后,是一件件邪恶帝国的杀人工具,是日本侵略邻国掠夺资源的野心,是四万万同胞饱受欺凌压迫的耻辱。其实小编还是很想介绍一下中、美、俄、欧的武器命名规则和一些逸事的。但无奈篇幅有限,有机会,以后有机会写一写。不过说到舰艇命名,小编还是觉得,我大中华的辽宁、银川、哈尔滨、深圳、广州、昆仑山、井冈山、洪泽湖、太湖、郑和、和平方舟,这些才是小编心目中最美好,也是最亲切的名称。近年来“出云”、“伊势”、“日向”一一复活,“金刚”、“爱宕”、“妙高”再出江湖。日本战后的军舰,竟又一一用回了二战的老舰名。不管这些命名背后是否另有深意,应当说,东方的邻居,在与其深化相互交流、经济合作的同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也不应忘记这些拥有"优美意境"的舰名背后,在大半个世纪前发生的腥风血雨、风云激荡。今天的我们,是否也应对那个东方邻居抱有一丝觉悟与警惕?中国早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歼-20、歼16“大象漫步”,昭示着中国航空力量早已今非昔比。055下水,万吨大驱,112单元大口径通用垂发,双波段雷达等一系列领先指标,标志着亚洲最强单舰战力的诞生。国产航母下水,希望祖国能在民族伟大复兴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强。
佚名
2024-06-02 00:53:4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