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上海一些地方的道路是以其他省市的名字来命名的,这是为什么?

上海一些地方的道路大多采用其它省市的名字来命名,既反映了传统文化,且具有一定的规律,在此仅以黄浦区和浦东新区以及台北市的路名做个浅析:黄浦区是上海中心城区,南北纵向的道路通常以省份名来命名,东西横向用城市命名。如南北向的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浙江路、西藏路等;东西向的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延安路等。黄浦区的路名很像一幅中国地图说来有趣,把地图套在上海的地名上,是1862年英美租界合并成公共租界时,城市街道要改名,英美法各国争执不休都要保留自己的街道名。英国领事麦华陀想了个主意,制定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谁都别争,就用中国地名来命名,规定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称命名。第一批命名了19条马路,租界的执行官们为了纪念《南京条约》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为南京路,原来的领事馆路被命名为中国首都的名字:北京路。上海人一度拒绝外国人定下的这些路名,把南京路叫大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依次唤做二、三、四、五马路,后又把较短的北海路叫做六马路。1949年后,才统一接受外国人定的上述路名。于是黄浦区的路名就像一幅摊开的中国地图。浦东新区的路名大都用山东的地名只要对中国山东有所知晓,就会发现浦东的路名几乎都是山东各地的地名:招远路、即墨路、昌邑路、乳山路、崂山路、临沂路、枣庄路、台儿庄路、文登路(以前文登路是碎石子路凹凸不平,被称为“弹格马路爆胎路”,90年代浦东对外开放后,嫌文登路名不雅改称东方路)等等。那么浦东的路名为何几乎都是山东的地名?据传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负责浦东行政管理的是一批山东的南下干部,或许思乡心切,便就地取材把浦东的道路,都冠以山东老家的地名“望梅止渴”。从黄浦区和浦东新区道路名字,可以发现路名也是一种文化,都受人的思想意识决定。再如宝岛台湾的台北市道路名,更像一幅中国地图。以南北向的中山路和东西向的忠孝路为一个十字坐标,划分出上下左右四块,左上那一块的街道,以中国地理上的西北城市为名,右上那一块的街道,以中国地理上的东北城市为名,左下那一块,是中国的西南,右下那一块,是中国的东南。如果熟悉中国地图就可按图索骥,找成都路、贵阳路就往西南去,找长春路、吉林路就到东北角,找绍兴路、宁波街就朝东南走,找兰州路、哈密街就到西北方向。台北的道路之所以采用中国其它省市的地名来命名,那也是因为49年败退台湾的国民党思乡心切,把大陆的地名来命名道路以“望梅止渴”。因此,文化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社会现象,这在上诉三地的道路名字中可见一斑。一孔之见,欢迎交流!
佚名
2024-06-07 12:41:1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