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水浒传》中武松绰号行者,《西游记》中唐僧给孙悟空取名行者。请问行者是干什么的?

行者武松和行者悟空的行者来源都一样。都是因为头上那个箍。那个箍叫戒箍,是行者的标志和标配。那么,行者为什么都要戴个箍呢?我给你仔细说说。行者这个称呼没有概念的话,头陀应该有印象吧,行者就是头陀。提示一下,《倚天屠龙记》里那个火工头陀,开创了西域少林的那位,大力金刚指了解一下。头陀本来是佛教苦行之一。说几个大家熟悉的:常乞食、穿百衲衣、节食、走哪住哪、常坐不卧。够苦吧。后来就成了对行脚乞食的僧人称呼。长期在外行脚乞食,在寺院剃掉的头发又长出来了,怎么办?自然是箍起来,这样方便有效省打理。久而久之,发箍就成了他们的标志。因为修的是头陀戒,所以又称戒箍。因此,也就能解释孙行者和武行者了。其实,头陀在宋代由原来的修行方式演变成一种低级苦力,地位是比和尚的级别要低的。他们在寺院主要负责干些低端的工作。比如烧火、敲钟、跑腿、清理厕所等。像《水浒传》里替海阇梨把风的头陀。据《东京梦华录》和《梁梦录》的记载,头陀在北宋和南宋还负责报时: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庵舍行者头陀,打铁板儿或木鱼儿沿街报晓,各分地方。除了报时,还兼做天气预报员:若晴则曰”天色晴明,阴则曰”天色晴明”,雨则言”雨”。报时、预报天气之外,白天的主要工作是乞食。和北宋时在大街上要饭不同,南宋时,他们是逢年过节上门要饭,应该说,南宋时期头陀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虽然地盘丢了一半,但南宋朝廷还是有钱。这就是行者。
佚名
2024-05-31 14:24:1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