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如何评价手机上的App名字正在变得萌萌哒?

很多我们日常在用的app其实都是“萌系”名字,例如blibli、陌陌、探探、飞猪、天猫、咸鱼、斗鱼、美柚、西瓜、抖音…还有很多同时搭配着可爱的卡通icon,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动物形象,让整个app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萌萌哒。这股“萌系”风潮是近几年才在互联网产品上广为流行的,以前app命名的一般都遵循“稳、准、狠”的法则,即在2—3个字内准确地表达产品的定位,没有多余的修饰,让人一眼就记住。这也与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所提出的定位理论相符合,是最正统的命名定位方法。像**、淘宝、支付宝、微博等,都遵循这种命名法则。不过近几年来,一股“萌系”风潮正席卷互联网,无论是传统企业、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语言风格,还是**官方组织在社交平台上与网友互动,都通过各种亲切和有趣的方式来传播信息。互联网产品也延续了这一特征,变得越来越萌,无论是名字还是UI界面风格,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一现象。这股“萌”风怎么刮起来的?萌文化的起源于日本,是日本动漫界延伸出来的一种御宅文化,一开始其实带有一些消极和懒散的意味,后来这个概念被填充进越来越多可爱的形象和内容,加上在日本越来越多年龄层的人喜欢这些卡通形象和文化,所以萌文化也变得正面和积极起来。后来这股萌文化流行到中国,也是随着日本动漫文化一起普及开来的,萌文化能在中国普及得那么快、那么广,我觉得这里面还有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契机。移动互联网普及最先受益和改变的是新媒体,像微博、**公众号、知乎、简书等,都聚集了一大批90后的年轻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在互联网上发布内容、参与讨论和互动,而这波90后用户又天生带有新生互联网文化的基因,爱有趣、娱乐化的东西,所以各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为了适应和吸引年轻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得更高的关注度,纷纷采用了更加有趣和丰富的表达方式,一些组织和企业也不例外,甚至包括机关和媒体的官方账号,也变得有趣起来,“小编”这一词就是新媒体编辑一种卖萌的自称(别再叫我小编了大家,小编是编辑,我是作者ok?随着各社交平台的卖萌文化持续发酵,加上日本动漫因素的不断渗透,很多原本在动漫里才会出现的词语变得大众化,成为我们在网上表达的日常用语,并通过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变得更加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从而流行开来。很多文化产品也开始走“萌系”路线,不仅小孩子喜欢,很多成年人也为此疯狂,像《疯狂动物城》、《机器人总动员》等动画片,都吸引了很多成年人观众成为粉丝,可见,“萌文化”迎合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演变,“萌文化”的内涵正在逐渐丰富,成为社会上主流的“亚文化”。这股“萌文化”的本质,其实早已脱离了日本动漫原先的消极和自我的意味,变成一种正向、积极的文化,它符合了大家追求最初的童真以及拒绝衰老的心理特点,让人们在萌文化中忘却压力,心里变得柔软和快乐,从而生出亲切和善意,变成社会活动的润滑剂。很多官方组织和机构采用“卖萌”的语言风格来发布信息以及与网友互动,就是为了在这股“润滑剂”中消除文化和阶级的隔阂,使得社会语言体系更加扁平化,更好地与广大的群众沟通,促进社会和谐。互联网产品app变得越来越萌,也是同理。为什么app的名字变得越来越萌?上面说了那么多萌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都不是废话,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具体的现象,我们知道,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一个时期的某一现象肯定跟社会的经济、文化、热点**有分不开的关系,特别是在线上线下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融合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更要理清现象背后的文化本质。很多app无论在名字、icon还是界面UI设计上都走向了“萌系”风格,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吸引更多用户。现在移动互联网上的app已经到了非常饱和的状态,就像目前很多文章写作都非常强调标题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环境中,用户浏览信息的时间非常短,节奏非常快,如果文章的标题不够吸引人,那么正文写得再好也无法获得很高的关注度。app同理,名字就是它们的“标题”,用户决定是否下载某一款app,往往只取决于一瞬间,名字和icon在这一瞬间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获得更多的运营空间。“萌文化”在乎的不是逻辑和观点的表达,而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心灵感受,而互联网文化的特点恰好与萌文化有一定的共通点,促进用户活跃度、形成自传播行为的重点就在于给人一定的心理冲击感和情感释放点。app采用萌系风格,可以使运营有更多的话题的爆点,还能建立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同时,上一部分也说到了,萌文化是社会活动的润滑剂,面对萌文化,大多数人的容忍度会高一些,当app出现什么问题时,客服和公关人员可以用一个“卖萌”的行为化解很多矛盾。3、粉饰官方行为,提高用户体验。其实很多app的套路都差不多,目的无非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促进用户充值消费—吸引更多用户。但很多话和行为不适合说得那么直白,比如要让用户充钱获得道具和装备,总不能很官方地直接说:充值XX元可获得XX,这样用户第一时间会产生一定的抗性,不利于达成官方的目的。如果改成:“小冷宝宝最近没有吃饭,快饿扁了”,同样是让用户消费的信息,换成这样的形式,就显得没那么**裸,既保持了app官方的萌系形象,又让用户在消费时的体验更好。正如文章如果只靠标题党,就成为骗流量的低质内容,肯定无法活得长久,app也是一样,一个互联网产品发展的核心还是要靠内容和品质,如果只在名字上下功夫,用户下载后体验不好,留存率会非常低,到头来各种推广和拉新都是白忙活一场。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名字,但本质还是要做好产品本身的开发和运营,文化风潮会变,app命名的风格也会变,但优质的产品才会一直受到用户的青睐。我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互联网问答专家,经常会发表关于科技、互联网的深度观点,有兴趣的赶紧来互关一波~
佚名
2024-05-31 02:32:1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