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代名字排序(皇上,皇后,贵妃…)之后是什么

后宫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排序及称呼。1、晋武帝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始设三夫人、九嫔:
(1)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2)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3)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2、北周
北周置有三夫人(后改三妃)、三弋(女字旁,下同)、六嫔、御媛、御婉等,各等详细情形:
(1)三夫人:贵妃、长贵妃、德妃,位视三公,武帝建德二年(573年)改称三妃;(2)三弋:员额三人,位视三孤;(3)六嫔:员额六人(其中之一称昭化嫔),位视六卿;(4)御媛:位视大夫,其中上媛、中媛、下媛分别位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5)御婉:位视士,也分上中下三等,分别位视上士、中士、下士。3、唐高祖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扩展资料:
明朝的后宫位号,大体上并无严密的等级分别,对于后宫嫔妃的等级有着很大的弹性。除以皇后为最高之外,贵妃仅次于皇后、明宪宗时又封万贵妃加“皇”字为皇贵妃,以后渐成定制。除去以上妃、嫔的等级分别之外,另外还有婕妤、昭仪、贵人、才人、美人、选侍、淑女、答应等位号杂置期间。特别有趣的是,自汉**始,皇帝后宫的女人,开始有了明确的“待遇”概念了。她们的“待遇”,与封建王朝其他官员一样,当时都是以粮食的数量为计量的。明朝后宫中地位最低的是“少使”,职称相当于“县长”,“六百石”,职位相当“文官”七品。参考资料:百科-中国历代后妃制度
佚名
2024-06-04 04:33:0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