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明朝皇子们的名字,和化学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么高?

我想用一个笑话的产生过程来回答这个问题。小明在写作业时抓耳挠腮、愁眉苦脸,妈妈见状问原由。小明说:“老师要我们用ABCDEFG造句,这可怎么造呀?妈妈说:“这不难,听我的:A,这个B小孩是C家的,坐在D上连个EF也**,露着个小GG。笑完我们来分析一下,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这个笑话怎么跟26个英文字母高度重合?相信不会有人问。因为笑话产生的过程一目了然,大家都知道是根据字母的音译表达出一串中文意思。化学元素周期表在我国形成汉字概念的过程,其实跟笑话的产生原理相似,是十分富有趣味性和偶然性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发明于18**年,那时正处于清朝同治时期,历史老师给一位叫徐寿的科学家布置了一个语文作业,要他用化学元素的拉丁读音造字。那可真是个难题,107个读音要先翻译成汉语拼音,然后找出相应汉字,每个汉字要和元素性质贴合。徐寿首先把107个元素按轻重分成三部分:能飘的、不容易捕捉的安排成“气”字头;能在锻烧中转化形态的固定为“石”字旁;砸不烂、锤不断的金属元素就定为“金”字边。剩下的工作,只需找一个对应的声旁部首填充就行。据说在选“金”字边的用字时,他偶然就得到了一本明朝皇家族谱,发现了那些皇子皇孙的名字中很多带金字边的:如朱公锡、朱同铌、朱均铁、朱诠铍、朱成钴…至少有三十个字的读音与化学元素的拉丁读音相似,而且在《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工具书中的解释正跟元素性质相通。这下可乐坏了徐寿,干脆照着族谱造字,省下整个编辑过程六分之一的时间。那么,朱明王朝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奇葩名字出现呢?因为朱元璋子孙多呗。到明末时,其数量已达十万之众。而且古人起名是很有讲究的,后代不能和五代之内的长辈重名,因此他们不得不拼命选奇字造新字,没想到无意间为后世的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所以,这个问题应改成为什么元素周期表和明朝皇族家谱重合率那么高,而不是明朝皇子名重合了周期表。看,当科学遇到历史、外语和文字时,无论如何也是严肃不起来的。
佚名
2024-06-06 00:02:3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