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明朝皇子们的名字,和化学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么高?

在我们熟悉的查阅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的末尾,有很多表格,其中包括单位换算表,历史朝代表,历代皇帝名字和在位时间及年号表,元素周期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如果经常查阅这部分内容,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异的情况,那就是明代皇族人物的名字里有很多单字跟化学元素周期表里的字一致。不仅仅是皇帝的名字是这种情况,没有继承皇位的其他王子姓名也是如此。由于化学这门学科传入我国较晚,因此就有人提出化学周期表上的元素名称是参考了《朱家族谱》后定出的。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要从整体情况来分析点评。首先解释为什么朱家子孙名字里出现这些单字,其实这一切完全是明帝国的开创者朱元璋定下的。二十五史中的《明史》对此有明确记载,其中一篇诸王世表中提到,朱元璋建国后,认识到败逃的北元势力依旧强大,北方边防的隐患让他夙夜忧叹。为了解决此事,朱元璋把很多子侄封为藩王,让这些藩王同其他将领互相监督,护卫明帝国的北方边疆。而朱元璋的后代很多,他的这些藩王儿子们也多半成年娶亲,孙子辈的人就更多了。朱元璋希望大明可以万古长存,至少是几百年的基业。长期下去,子孙里重名的人肯定非常多。因此,他提出,同一代人的名字里必须有一个字完全一致,他之后这代人拟定了二十个字,这个共同字定在三字名字的中间。举两个例子,明代帝王兄终弟及的情况发生了两回,第一次是朱厚照和朱厚熜,第二次是朱由校和朱由检。中间这个字确定后,最后一个字必须要跟金木水火土有关。上面的例子里,照和熜,校和检,都属于使用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按照这个规则执行下去,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里,子子孙孙都是按照这个原则取名,想不跟化学周期表重合都难。而明朝为了给子孙取名,还造了个别全新的金木水火土偏旁的文字。既然是这样,徐寿在翻译化学时,到底有没有可能是参照朱家族谱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明代皇族用的这些字里,99.9%都并非明朝造的字。早在元朝明朝以前的语言类书籍里就有大量五行偏旁的字,例如《广韵》《说文》《龙龛手镜》等书籍里,就有数量惊人的以五行为偏旁的汉字。徐寿在翻译西方化学名字时,主要参考的还是定义中国汉字最标准和权威的各种字典和词典,而非《朱家族谱》。中国汉字本身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属于原始象形文字的一种升级改进,便于理解和记忆。这一点在繁体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提倡恢复繁体字的原因。直到今天,日本文字里40%还是繁体汉字,只是读音彻底改变了。在翻译化学名称时,徐寿也利用汉字内涵丰富的特性,巧妙地跟化学原理相结合。很多元素名称的笔画数目暗示了该元素的化学结构,这是汉字独有的魅力。所以说,编订汉字化学周期表,跟《朱家族谱》这本帝王家谱,是不存在任何关系的。
佚名
2024-06-01 10:38: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