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恐龙的名字和特征

霸王龙(暴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体长12~14米,最长15米。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1米。平均高度5.1米,最高6米(从地面至头部)。平均体重9吨,最重14.85吨,头部1·55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咬合力可达20吨),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的食肉恐龙。上龙
上龙是一种已灭绝海生爬行动物,属于上龙科,生存于侏罗纪晚期。上龙是一种大型掠食性动物,以鱼类、鱿鱼、以及其他海生爬行动物为食。上龙在正式命名前被称为“妖怪”,在大约2亿-1.45亿年前的侏罗纪,它们是海洋中的高级掠食者。上龙是上龙科中最先发现的,这主要是理查·欧文的贡献,他在1841年对这种动物进行了研究并予以命名为上龙。棘龙
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与兽脚亚目恐龙,体长18~22米,帆高2米,臀高约5米,目前最大个体IPHC1912-x和MSNM V 4047体重保守估计18吨,最大估计22吨,主要生存于白垩纪中期的非洲,约为14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分布区域包括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可能还有西撒哈拉、尼日尔和肯尼亚。目前棘龙属有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摩洛哥棘龙非常小巧,而埃及棘龙却非常庞大。棘龙是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在德国被摧毁,所以它的化石非常珍贵。梁龙
梁龙(学名:Diplodocus),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雷龙
迷惑龙,梁龙科迷惑龙属,包括埃阿斯迷惑龙(A.ajax)和路氏迷惑龙(A.louisae)。重量达30吨,据阿根廷新发现的恐龙大腿骨头,身高为20米到30米高,身长为35米左右。这只恐龙比此前发现的最大生物还要重1.55万磅(约7吨)。不过雷龙是较温和的食草动物。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翼龙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1]尽管与恐龙生存的时代相同,但翼龙并不是恐龙希腊文意思为“有翼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生存于晚三迭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翼龙类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到地球上曾出现的最大型飞行生物,例如风神翼龙与哈特兹哥翼龙,翼展超过12米,牙齿有10厘米长,有巨大的尖嘴。鲨齿龙
鲨齿龙(学名Carcharodontosaurus)又名望齿龙,名字含义是“像噬人鲨的蜥蜴”,属于兽脚亚目鲨齿龙科,生活于10000万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生存时代为白垩纪的阿尔布阶到土仑阶。鲨齿龙是种巨大的肉食性恐龙,也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兽脚亚目和食肉恐龙之一,成年的估计可达12.5米,最大甚至达到14.6米长,体重6吨到12吨。体型超过了奥沙拉龙、魁纣龙和及西雅茨龙。主要特征包括:极其锋利并类似鲨鱼的牙齿、长牙齿、大而酷似骷髅眼睛的眶前孔、较为短小的前肢、巨大而长的头颅骨、比例上较窄的吻部、瘦的躯干、比例上略微短的后肢。三角龙
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大约有7.9到10米,臀部高度为2.9到3米,一般体重4吨到6吨之间。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令人联想起现代犀牛。虽然没有发现过三角龙的完整骨骸,它们仍因大量从1887年起发现的大量部分骨骸标本而著名。长久以来,关于它们三根角以及头盾的功能处于争论中。传统上,这些结构被认为是用来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如今的理论认为这些结构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现代驯鹿、山羊、独角仙的角状物。剑龙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研究认为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食草动物一同生活。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2]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统治了地球大约8000万年(1.44亿年前-6500万年前)
佚名
2024-06-05 09:51:3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5 09:08:39

    恐龙的种类有哪些?分别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

    1、建设气龙。是一种小型的原始食肉性恐龙,体长4米,重约130-140公斤。其主要特点是头大而轻颖,侧扁尖锐的牙齿呈匕首状,颈子短,后肢强壮有力,趾端长有尖锐的...

  • 佚名
    2024-06-05 06:48:14

    恐龙的种类有哪些?分别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

    暴龙身长12-17米体重约6-9吨食性:肉食食量:一口320千克甲龙身长5-8米体重约3-4吨食性:植食食量:一顿40千克左右蜥脚类身长20-40米体重约30-...

  • 佚名
    2024-06-05 17:29:37

    写出恐龙的名称和特点

    暴龙,俗称霸王龙或者暴君龙,白垩纪晚期肉食大型兽脚类恐龙,体长9-12米,部分个体可能达到17米,陆地上存在过的最大最凶猛的肉身动物之一。2,恐爪龙,白垩纪中晚...

  • 佚名
    2024-06-05 20:18:01

    黑龙江的水文特征

    黑龙江流域水量丰富。流域年径流量3465亿立方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占全年的90%~93%,其中6~8月就占60%~70%。11月份进入...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恐龙为什么叫“恐龙”谁给它取的名字?

    创立“恐龙”这一名词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1804-1892)。 他是一位杰出的古生物学家,有关中生代爬行动物方面的知识达到了相当渊博的程度,在当时...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一群原始人打恐龙 捉恐龙 骑恐龙的游戏

    为了这在 http:///arcade/index.htm 的街机 - 很不错的 旅游 发挥设计 区!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文昌鱼的原始特征、进化特征、特化特征?

    原始性:无脊椎骨、无头无脑、无成对附肢、无心脏、单层细胞构成表皮、原始分节排列的肌节和原肾排泄。—从比较解剖学角度来讲: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间的过渡类型进化性:...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西湖龙井的品质特征

    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枫叶的外形和特征

    枫叶为掌状5浅裂,长13厘米,宽略大于长,3枚最大的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脉腋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树皮灰褐色,光...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新昌大佛龙井的特征

    茶形状:扁平光滑 尖削挺直茶色泽:绿翠匀润茶汤色:杏绿明亮茶香气:嫩香持久 略带兰花香茶滋味:鲜爽甘醇茶叶底:嫩绿明亮产 地:浙江省新昌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