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带永字的历史人物。谁的名字带永字

刘永福、柳永、董永、张永、爱新觉罗·永瑆。1、刘永福
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汉族客家人,广东钦州(今属广西防城古森洞小峰乡)人,祖籍博白东平,清末民初军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台湾民众公推巡抚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唐景崧内渡后,同年6月刘永福被公推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但他三拒总统印,以抗日盟主的身份继续领导台湾民众抗日。1917年1月病卒于钦州。2、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佑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董永
董永,西汉时出生在西溪镇丹阳里(又名千乘)的董家舍。少年丧母,与父亲董公相依为命。稍长,下田劳动,赡养父亲。因家贫经常帮人做工谋生。农活忙时,他常用小车推着多病的父亲到田头树荫下,边做农活边照应董公,邻里乡亲都夸他是个大孝子。后来,董公病故,董永因家中贫困,无钱安葬父亲,于是就到西溪镇上大财主曹长者家**为奴,得钱葬父。董永孝贤被列入汉“二十四孝”之一,广为传颂。4、张永
张永(1465年—1529年),河北保定新城(河北新城县)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是著名的宦官集团“八虎”之一。张永在成化年间进入皇宫,到了弘治朝时被调入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到太子继位时成为明武宗的亲信,身兼数职,并督十二团营和总神机营的差事,是当时正德朝宦官集团“八虎”的成员。张永原是宦官刘瑾的党羽,后因不满刘瑾作为而产生矛盾,曾出手殴打刘瑾,明武宗为此亲自劝和。后在平判安化王朱置鐇叛乱时接受杨一清的建议,用计谋将刘瑾铲除。明世宗继位后,张永因被弹劾而遭贬黜。嘉靖八年(1529年),杨一清等人上奏为张永平反,遂起用掌管御用监,提督团营。同年,张永病逝。张永死后,谕祭三坛,予棺椁,由有关部门办理丧事,建造享堂。大学士杨一清为他撰墓志铭。其后又追录遗功,升其弟锦衣千户容为指挥佥事,本卫堂上管事;其兄富为锦衣副千户。5、爱新觉罗·永瑆
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正黄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初七出生,生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封和硕成亲王,嫡福晋为富察氏,大学士傅恒之女,嫡母孝贤纯皇后亲侄女。嘉庆四年(1799年),在军机处行走,亲王总领军机自永瑆始,总理户部三库。二十四年(1819年),以永瑆年老多病,罢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内廷行走。道光三年,薨,年七十二,谥曰哲,是为成哲亲王。作为清朝著名书法家,永瑆的书画造诣是倍受肯定,创“拨镫法”,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列“乾隆四家”。著有《听雨屋集》、《诒晋斋集》、《诒晋斋集》、《仓龙集》。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刘永福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董永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张永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爱新觉罗·永瑆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柳永
佚名
2024-06-05 00:55:0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