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之也是什么意思啊,例如一个人的名字叫林玲玲,然后有人给她取了个名叫之也玲。这个之也代表什么意思


zhī(ㄓ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往,到:“吾欲~南海”。也
yě(ㄧㄝˇ)
[1]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你去,我~去。[2]在否定句里表示语气的加强:一点儿~不错。[3]在复句中表转折意:虽然你不说,我~能猜个**不离十。[4]文言语气助词。[5]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罢。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佚名
2024-06-06 21:55:0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