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游戏公司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

许多国外公司的命名都有玩语言文字游戏的痕迹,其中也包括索尼-“Sony”来自拉丁文“sonus”(声音)和英文“sonny”(意指下伙子)的音意结合。不过,这可不是它最初的名字。1946年成立时,索尼曾用名“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日语音译为“Tokyo Tsushin Kogyo K.K.”,所以简称为“Totsuko”或者“TKK”。20世纪50年代,公司想要走向国际化,“TKK”原本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此商标已经被注册了,于是通过结合“sonus”和“sonny”,最终敲定了“Sony”,这个名字适合公司的形象和愿景,并且该商标还没有被注册。虽然从1955年开始,索尼就决定在产品上使用“Sony”作为logo,但直到1958年,它才正式完成改名。“堂”在日语中可解释为庙宇或圣地,同时也是日本人对老字号店铺的称呼,当然,也有很多人为了给自己的公司贴金就给起个“*堂”的名字。所以,就本意言之,“任天堂”就是“任天公司”。那“任天”呢?字面上来说,其可解释为“将运气交给老天”,或是一般普遍的说法:尽人事、听天命(似乎来自这句话:人生一寸先は暗、运を天に任せる、与えられた仕事に全力で取り组む)。不过,《任天堂历史(1889-1980)-从花札到FC》作者Florent Gorges在书中对上面的说法提出了异议。他在书中写到,“任天堂”的真正来源是公司19世纪后半期-确切地说是1889年曾发行的一款花札牌(日本民间一种纸牌游戏,念作hanafuda)。那么这和任天堂又有什么关系呢?书中说,任天堂将这款花札牌取名为“天狗”(tengu),即日本民间神话故事中一个大鼻子的恶魔,此为“天”字出处。而去大阪和京都的游客如果想**博的话就会先揉揉自己的鼻子。鼻子一词在日语里又和花朵是同样的发音(hana)。而“任”字和中文差不多,有“让某人做某事”之意。所以,将这三字组合在一起,可得“玩天狗花札的圣地”及“做天狗花札的公司”的双关之意(原来最初是为了宣传纸牌啊)。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根据外媒Kotaku得到的消息,即使是公司创始人的曾孙山内溥先生也不知道公司名字背后的真相,所以才会给出“将运气交给老天”这样一个解释。不愧是百年老店,历史悠久到连自家掌门人都搞不清楚。跟索尼一样,世嘉是个“欧美味”特别重的日本游戏公司。原来,1940年世嘉成立时,即是在美国夏威夷进行注册,当时的名字叫“Service Games”。1951年,公司搬到日本东京,制作投币游戏和自动唱机。1965年,世嘉与竞争对手罗森企业(Rosen Enterprises)合并,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世嘉公司。“SEGA”一名则是缩写自公司的原名。根据暴雪的创始人之一Frank Pierce所说,暴雪的命名故事并不神秘:“查词典、找候选词、筛选淘汰、内部反馈、再由法务同事查查是不是能用,完了我们拿到手的就是“blizzard”。而之所以是“Blizzard Entertainment”,是因为我们感觉,除了游戏,暴雪还能做点别的,比如电影、小说、漫画之类的?未来的事谁说得准,所以我们想说保留个可能性。至于“blizzard”一词的深厚内涵?真的没有。那时候Allen啥都没想直接就去翻词典(Allen Adham,暴雪创始人之一,2004年离开暴雪,12年后再度回归)。不过,Frank Pierce没有提到的是,暴雪最早名为“Silicon&Synapse”(硅与神经键),后知后觉的他们认为这个名字不够接地气,于是打算改名叫做“Chaos Studios”(混沌工作室)。还好,这个名字已经有别的公司用了,否则我们每次玩暴雪的游戏,在片头都会看到这个无比中二的名字。1982年,特里普霍金斯离开了其任职的苹果公司,自己出来创办了EA。当时,公司的名字是“Amazin’Software”。公平地说,这名字的确比较俗,除了霍金斯本人之外,全公司的人都很想给公司换个名字。后来,营销部门的同事提出将公司名字改为“Softart”(软件艺术),寓意公司致力于创造出在作品情感及美感上媲美其他艺术形式的游戏作品。可惜,这个名字已经被注册了。之后,在一次全体会议上,命名选项层层过滤终于剩下“Electronic Artists”(电子艺术家)以及“Electronic Arts”(电子艺术)。在大家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工程师Steve Hayes提出了一个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法辩驳的论点:“我们(发行商)不是艺术家,他们(开发商)才是”。于是特里普霍金斯选择了后者。
佚名
2024-06-08 10:22:4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