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趣谈左传,复杂的中国古代姓氏名字谥系统,孔子死后有获得谥号吗?

谢邀!首先我们要明白谥号是什么?由何而来?在古代,古人受中华文化影响,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清楚的,而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所谓谥号,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而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圣人,他的谥号有很多。孔子有史可考最早的一个谥号获封于东周鲁哀公,谥号“尼父”,也称“尼甫”。可能跟孔子的字有关,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这里的父是敬称。到了西汉汉平帝,孔子的谥号变成了“褒成宣尼公”,因汉元帝曾封孔氏二支长孙孔霸为褒成君。至东汉汉和帝,谥号“褒尊侯”,名字还带“褒”,只是由“公”变成了“侯”。时间到了北魏,孝文帝封孔子“文圣尼父”,“文圣”为谥号。至此孔子的谥号中终于有了“圣”。北周,静帝,孔子谥号“邹国公”。(个人感觉这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隋朝,隋文帝,孔子谥号“先师尼父”。由唐朝起,各个帝王对孔子都起了不同的谥号:唐高祖的“先师”,沿用了隋朝,只是把“尼父”去了;唐太宗的“先圣”,只是由于隋至初唐时奠礼以周公为先,孔子为先师,到了唐太宗这里,废周公,以孔子为先圣;唐高宗的“太师”;武则天时的“隆道公”(这个怎么说呢,女皇就是不一样啊);以及唐玄宗的“文宣王”,到了这里,孔子谥号正式由“公侯”成“王”了。宋朝则在“文宣王”此基础上扩展了,宋真宗的两次孔子谥号:“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到了西夏,这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党项人建立的朝代,将王成帝升级了,孔子谥号由此变成了“文宣帝”。最后的元明清三代,由元成宗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到明世宗“至圣先师”,最后变成清世祖顺治二年的“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以及顺治14年的“至圣先师”。中华民国之后,人们就对孔子的谥号不太讲究了。这些孔子谥号都是古书史上有据可考的部分,一些不可考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佚名
2024-06-19 04:59:0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