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谁能给我说说古诗,古诗的名字,诗人简介和古诗赏析

诗词三百首
白玉著

妙序横生
天上情怀,人间至爱。字字精彩,句句豪迈。奉若神明,顶礼膜拜。高山仰止,一睹为快。新旧世纪千古交响的一曲不朽乐章。振奋精神、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一首永恒战歌。五千年丰厚文化土壤滋养出来的一朵绚丽奇葩。江河文明与海洋文明交融汇总、结晶而成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谓强秦之余音,大汉之古韵,盛唐之遗风。是谓《诗词三百首》。是谓序。孙宗亮
前言
诗意盎然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
《诗词三百首》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把李白的浪漫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继承了白居易简洁明快、清新自然的表现手法,兼具苏东坡的豪放风格和辛弃疾的爱国情怀。神奇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古体诗词的无限辉煌和永久魅力。在时间上架起了一座横跨九个世纪的宏伟桥梁;在空间上引起了世界各地华人的强烈共鸣。“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诗词三百首》的诞生,给华文诗坛带来了新的生机,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唯其如此,高唱《诗词三百首》的歌声才永远回荡在历史的上空!双德
初版说明
诗雨绵绵
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周易》
吟诵《诗词三百首》,能够使人获得最具东方特色的高雅艺术享受,对过去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全新地认识,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向往并做出客观的把握,从而更加充满勇气和自信,坦然地面对一切,达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的人生最高境界。多少年来,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学龄儿童到百岁老人,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已经把《诗词三百首》作为勾通心灵的渠道和加深感情的纽带、传承文明的载体和弘扬正气的媒介。“读最好的书,做高尚的人。又一次成为不同时代人们的共识。《诗词三百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和谐、高度统一;与天公直接对话,与大地时刻共语,并能永远**人们的心灵。虽然曲高和寡,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来自社会大众的一种真情呼唤和至爱宣泄,是天意民心借作者手笔向我们传递的一种美好祝福.
甘泉
后记
诗潮澎湃
有涯沧海,无涯胸怀。乱世诗狂,盛世英才。历经蒙古铁骑的疯狂践踏;饱尝满清胡虏的野蛮奴役;残遭八国联军的**炮轰击;忍受日本强盗的烧杀抢掠…压抑了几十年,几百年。今天,在华夏大地上,终于爆发出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激发出一种令天下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灵都为之震撼的东西—这,就是《诗词三百首》!读了《诗词三百首》,颇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书中有雷鸣,有号角,有虎啸,有龙吟。好似惊涛骇浪,以波澜壮阔的气势,揭天掀地,席卷而来。大笔挥舞,铿锵有力,所向披靡。字字句句落地有声,振聋发聩。自然流露出处在变革时期的求索者“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的豪迈、奔放、乐观、旷达。伟哉!《诗词三百首》。读了你,我们可以触**诗人的高风亮节!壮哉!《诗词三百首》。读了你,我们可以呼吸到诗人的浩然正气!孙培军

诗韵悠悠
天地之道,恒久不已。利有攸往,终则有始。《周易》
《诗词三百首》真真写煞,真真写绝。不能不让人们引为知己,叹为观止。与其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前奏曲,倒不如说是炎黄子孙从此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作者强烈感情的喷发。她不单纯是作者博古通今之后的知识发挥,而且是:
作为一个平民的血与泪的痛苦结晶;作为一个战士的生与死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学者的灵与肉的慷慨独白;作为一个游子的爱与恨的情感升华。她叩响世纪之门,奏起时代弦律,歌唱美好生活。最贴切地道出了一个群体的心灵之声,最直接地反映了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前世不忘,后世之师。读了《诗词三百首》,能够使人想起一段难忘的岁月。是为跋。胡庄
再版说明
诗风隽永
华夏文明,精彩纷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诗词三百首》能够再版,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神州神韵的源远流长和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生命力量的无穷无尽,实现了多少人多少年的梦想。最终使优秀的传统得到继承,使崇高的精神得到发扬,使伟大的人格得到尊重。简而言之,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通过《诗词三百首》,我们可以体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辛;感受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勇气;领略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诗词三百首》内涵丰富,简古流畅;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易学易记,易吟易诵。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过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今天,我们再一次读到她,除了可以尽情享受和惊叹她的大气之外,还能够找回那种久违了的自豪与欣慰,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永远无法预见、不可估量的。李正刚
《诗词三百首》论坛:
诗姿妖娆
太离谱了,太破格了。太逍遥了,太超脱了。太投入了,太出色了,
太风光了,太红火了。能这样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是何等的幸福?诗人生活的时代,必然是崇尚人性和尊严的时代;诗人生活的空间,必然也是提倡宽松和自由的空间。中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的诗词同样也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诗词三百首》也不例外。她对钦定的东西向来就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屑一顾。据说康熙钦定的诗律词谱,执行得最好的是他的孙子乾隆,作过万余首衙制诗词,然而这么“宝贵”的东西,早已被平民百姓和着五谷杂粮消化得一干二净,岂不可惜?《诗词三百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了自己想写的诗,作出了自己想作的词,本无意标新立异,只是顺其自然而已。释放也罢,发泄也罢,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何不可?(雪松)
好诗多磨
天下大众,和而不同。童年读之,童心不平。壮年读之,壮志豪情。老年读之,老泪纵横。《诗词三百首》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厚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非智者不能窥其门径,非仁者不能望其项背。(王怀军)
诗心永驻
在你的神韵中,我们获得了永恒;在你的圣律中,我们拥有了完美。你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暗香、疏影》浅吟低唱;《日、月、星、辰》交相辉映;《风、霜、雨、雪》含情脉脉;《兰、梅、竹、菊》嘲世讥俗;《诗、词、歌、赋》神采飞扬…所有这一切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终生难以抹灭的印象。(徐晓东)
诗野开阔
《诗词三百首》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蓝天、大地、高山、大海。因为你象蓝天一样胸怀宽广;象大地一样包容万物;象高山一样坚韧不拨;象大海一样吸纳百川。(翟奉勤)
诗境高远
如果把《诗词三百首》比作大海,那么其他各流派的诗则是缥缈在海平面上的一层雾,尽管雾有着迷人的风姿,有着如梦如幻的意境。但大海自有她汹涌澎湃、浩瀚深邃、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壮观。(马先华)
诗出有名
《诗词三百首》既是一部鸿篇巨著的高度概括,又是一部盛世经典的精确简化。几乎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曾经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她毫无质疑地告诉人们:“恶奴群起吠尧舜,万民齐声叹良才”的时代己经一去不返!(巍昆仑)
诗路遥遥
《满江红》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一剪梅》多少年来争相传阅;《渔、樵、耕、读》翻山越岭,不胫而走;《诗、情、画、意》漂洋过海,不翼而飞;书屋因《大雁歌》而生辉,闺房因《荷花图》而升华…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诗词三百首》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历史的公正评价。(沈丹诚)
诗梦沉沉
我们需要空气!我们需要阳光!我们更需要《诗词三百首》!每一次读到她,我们的灵魂就会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过去,我们为之陶醉不醒;现在,我们为之流连忘返;将来,我们也会为之永远记住一个时代!永远记住一个时代的真正英雄!(李光祖)
诗香浓浓
打开《诗词三百首》,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这股气息来自高山、来自大海;来自天涯、来自海角;载满芬芳、载满**;上下澎湃,纵横驰骋;沁人肺腑、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金来基)
诗海泛舟
画家戴熙说过:“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诗词三百首》记录的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描绘的是一种世所罕见的人生感悟。许多历史画面因为有了这些题诗,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进而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个别画面甚至价值连城,这些都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铁林)
诗气正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诗词三百首》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乎!(王金忠)
惜诗如金
旧的两千年过去了,《诗词三百首》为我们留住了旧世纪的最后一道美丽的晚霞;新的两千年开始了,《诗词三百首》又为我们带来了新世纪的最初一缕迷人的晨曦。(史慈)
诗性天成
白玉先生的《天性、人性、个性》,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诗词三百首》理解。作者透过历史的烟尘,看到了宋元明清文人在理性的背后,普遍存在的酸性和奴性。这数百年来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这种心性在极端压抑之下的释放。唯独大唐,是允许人的个性自由张扬的时代,也是天性、人性、个性结合得最为完美、最为充分的时代。后人把那个时代称为真正的浪漫主义时代,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都是合情合理的。到了清代,国人可怜得只剩下奴性了,尤其是文人,诗词只能依照《钦定词谱》,文章只能作成《八股文》。为此,作者恨不得要“横跨宋元明清,”恢复国人数百年来被强烈扭曲的天性、人性和个性,并痛苦地叹息到:“《钦定词谱》和《八股文》是强加给文人的一条死路,而不是活路。他极力主张天性要率真,人性要质朴,个性要张扬。这与人类社会和谐、文明向前发展的规律是完全一致的。“和平、自由、春天”是《诗词三百首》的一个永恒主题!(魏磊)
诗彩缤纷
《诗词三百首》自诞生以来,一直在高起点、大手笔、全方位地开辟着诗词领域的新天地,她继承和发扬了前人诗词的许多精华,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极大的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诗集原称《新诗词三百首》,后来接受了多数人的建议,定为《诗词三百首》。另外,书中所用的词牌,除“新浪淘沙”外,几乎都未另加“新”字,以尊重原词牌本身的独特美感和历史底蕴。(汪照敏)
诗情脉脉
诗中乾坤,四季如春。以顺天意,以慰民心。《诗词三百首》让我们在充分享受灿烂阳光的同时,眷顾到夜晚的宁静与温馨;在尽情沐浴温暖春风的同时,感慨到寒冬中蕴育的无限生机。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太阳公公有四个美丽的女儿,她们虽然从未团聚,彼此间却一直在传递着春天的消息。这四个美丽的女儿就是春、夏、秋、冬,这个春天的消息就是《诗词三百首》。(李正刚)
诗光明媚
《诗词三百首》有四大特点:恰到好处的平仄合一,恰到好处的诗画合一,恰到好处的古今合一,恰到好处的天人合一。她切合民众的心态,理解民众的感情,倾听民众的呼声,尊重民众的选择。反对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从来没有把《钦定词谱》作为尚方宝剑供奉在民众之上。她把世界上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文字,进行了一次最神秘、最奇妙、最完美的组合,进而把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诗词歌赋的境界推向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高峰)
诗不可挡
《诗词三百首》在一个最为合适的时间和空间里,采取了最为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唤醒了千百万人沉睡了千百年的心灵。尽管她在当今诗坛上以全新的姿态独树一帜,但她的骨子里依旧保持着唐诗宋词的基因,血液里依旧流淌着唐诗宋词的神韵,这也正是她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文章合为时而作”,她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正如她在诗中所说:“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也正因为如此,她最终能以“百万雄诗过大江”的强大阵容,实现了古体诗词由旧世纪向新世纪的跨越。今天,我们在感慨经典的同时,会以同样的心情感慨到:“诗词三百首,心血二十年。书海从此起波澜:势不可挡,一洗旧文坛。(德忠)
诗怀坦荡
无边无际,无声无息。淡淡白玉,谦谦君子。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符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鼎盛、衰落、灭亡的过程。汉字,作为大自然综合信息的一个缩影,已经毫无质疑地成为人类历史上生存能力最为强大的语言符号,它对人类文明历史记录的真实性、生动性,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符号,但它总有一天也会走向衰落,走向灭亡,这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它的最
佚名
2024-06-16 18:05:5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22:04:08

    高一所有勤奋学习的诗人名字和古诗和古诗名字

    1).劝人珍惜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告戒人要诚信1.志不强...

  • 佚名
    2024-06-16 12:53:07

    带古人名的古诗

    1.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饮中八仙歌》唐.杜甫 2.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念昔游三首》唐. 杜牧 3.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古诗词鉴赏

    原发布者:游丫n 古诗词鉴赏技巧一、鉴赏诗歌的形象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冷漠...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写风或雨的古诗名句并赏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翻译:春风拂过,又把江南岸的每一个角落吹的翠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赏析:前一句为千古名句,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关于说人生 诗句 古诗词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十首古诗带赏析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解〕 危楼:高楼,这里指建筑在山顶的寺庙。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古诗登游乐原和古诗金缕衣的鉴赏是什么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前言】  《登乐游原》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赏析

    你的问题有人问过,下面是网址,你看一下有没有帮助。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谁能说出一首描写春雨的古诗

    描写春雨的古诗: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绝句》宋·志南古木...

  • 佚名
    2024-06-16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