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代鲜卑族的名字是?

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合称东胡民族。鲜卑起源于辽东塞外鲜卑山,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2世纪时鲜卑占据匈奴领地,称雄塞北。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而后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杨坚篡位而亡。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青海建立的鲜卑别支吐谷浑汗国则维持到663年为吐蕃所灭。在西晋至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分为三大支部。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其中段部曾和晋阳的刘琨联合,后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其他族群之中。虽然有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关,但并无实证。慕容部有慕容氏诸燕的流变。一开始的慕容皝于五胡十六国前期创立的大燕国,史称前燕。前燕于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暐(字景茂)在位时亡于氐人苻氏的前秦,而慕容恪之弟慕容垂在此之前已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战败于东晋之后,慕容垂复国建立燕国,史称后燕。同时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慕容冲(小名凤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马)也建立了一个燕国,史称西燕。394年西燕被后燕所灭。后燕后被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击败后北逃。留在南部的一支后燕宗室由慕容德率领成立南燕,南燕后被东晋所灭。宇文部与高句丽通好,但败给了慕容皝的前燕。之后南北朝时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北周后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后来是契丹创始时期的“契丹八部”之一。北部,即中部,有着名的拓跋部,以及与其多次交战的柔然。315年,拓跋部领袖拓跋猗卢被西晋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376年,代国被前秦君主苻坚攻灭。386年,拓跋圭恢复了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后来统一中国北方,在南北朝初期与南朝对立。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室韦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参见柔然。慕容廆之庶兄慕容吐谷浑率部从东北迁到青海东部,称为吐谷浑。吐谷浑在鼎盛时期占据现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龙朔三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灭亡。史书上的看法认为,鲜卑、乌桓与匈奴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连勃勃成立夏国。参见匈奴。在阴山以北,鲜卑与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383年,前秦的乞伏国仁在淝水之战之后**,后在现甘肃榆中成立秦国,史称西秦。400年,西秦被羌人姚氏的后秦击败,乞伏干归投奔南凉。409年乞伏干归重建西秦。431年西秦被赫连氏的夏国所灭。秃发部与拓跋部同源。397年,臣属后凉的秃发乌孤叛变独立,建立南凉。414年南凉灭于乞伏部的西秦,秃发部人投奔北魏,被赐姓“源”。鲜卑早已经融入了汉族、蒙古族等北方诸民族之中。锡伯族自认为是鲜卑的后裔。有观点认为古代留守祖籍鲜卑山嘎仙洞的另一支鲜卑部族人,就是今天的锡伯族。鲜卑人使用的语言,今日称之为鲜卑语,早已失传。现时语言学家只能依靠历史文献的纪录来重构这种语言。根据对于蒙古帝国时代,以突厥文字写下的鲜卑文,现代语言学家多认为鲜卑语属于蒙古语族。伯希和认为室韦即是鲜卑的异译,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帝国的核心部落即是蒙兀室韦。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在文化上开始对鲜卑人进行修整,即后世之所谓孝文汉化,迁都洛阳,官民皆著汉服。改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元姓、步六孤改陆姓、贺赖氏改贺姓、独孤改姓刘。断胡语:凡三十岁以下官员一律使用汉语,如果仍用鲜卑语,即降爵黜官。通婚姻:鼓励与汉族世家通婚,并从己身开始迎娶汉族士族女子。六镇之乱以后,胡化较深的六镇部将再度推广鲜卑语使用,北中国掀起了鲜卑化热潮。直到隋朝末期,鲜卑语言失传(他们语言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鲜卑人作为一个独立于汉族以外的民族的历史就此结束。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被广泛地入主中原的鲜卑族作为本民族语言使用。作为当时统治者所使用的语言,鲜卑语一度在中国北方成为仅次于汉语的声望语言。至到北魏时期,孝文帝和冯太后下令进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改用汉语代替鲜卑语,更改鲜卑语姓名为汉字姓名。禁止入住中原的鲜卑人使用鲜卑语,无疑使到鲜卑语的生存空间大幅度地缩小。六镇之乱后,胡化比较深的六镇部将再度推广鲜卑语的使用,中国北部掀起了鲜卑化热潮。直至隋朝末期,鲜卑语失传,鲜卑人作为一个独立于汉族以外的民族的历史从此结束。然而,在北魏的改革过程中,为现代语言学家留下了解读鲜卑语的线索。北魏更改胡名为汉名,基本采用了语音相近而转写和语义相近而直译的两种方法。前者提供了一些鲜卑语的语音信息,后者相当于一套鲜卑语—汉语对义词汇表。例如更改拓跋为元、独孤为刘、贺赖为贺、步六孤为陆、吐奚为古,更改可汗为皇帝、可孙为皇后、莫贺为父、么敦为母及阿干为兄等等。《隋书·志第二十七·经籍志(一)》中有关于使用鲜卑语翻译中国传统汉文书籍的记载。例如《国语孝经》,包括郑玄注《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论语释疑》、《论语释》、《论语体略》、《论语旨序》、《论语杂问》、《论语标指》、《论语难郑》、《论语别义》、《论语义疏》、《论语述义》、《论语讲疏文句义》、《孔子正言》、《孔子家语》、《孔丛》、《论语孔子弟子目录》、《尔雅》、《集注尔雅》、《尔雅图》、《尔雅音》、《小尔雅》、《广雅》、《广雅音》、《方言》、《释名》、《辨释名》、《五经音》、《五经正名》、《五经大义》、《五经然否论》、《五经异义》、《五经拘沈》、《五经义》、《五经通义》、《五经要义》、《五经杂义》、《五经析疑》、《五经宗略》、《长春义记》、《大义》、《经典大义》、《白虎通》、《谥法》等等。此外还有《千字文》、《勤学》、《少学》、《说文》、《字林》、《国语》、《鲜卑语》、《国语物名》、《国语真歌》、《国语号令》、《国语杂文》、《鲜卑号令》、《国语杂物名》、《国语御歌》、《国语十八传》、《河洛语音》、《杂号令》等等。总共108部图书,447卷,此外在唐朝初期编纂《隋书》时还统计另有亡佚图书135部,5**卷。以上这些鲜卑语图书无一本传世至今,故其文字无法考证。只得猜测因其早期与蒙古高原上的突厥语族民族接触,可能见到过古突厥文字,而后期进入中原,或许直接使用汉字来书写鲜卑语音。
佚名
2024-06-03 04:52:1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