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天天向上那次节目,黑角街舞团演出的,那个舞曲是什么名字?

舞曲
dance music
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由于时代、
民族特点和功能、用途的不一而有多种类型。一般舞曲
都具有特性鲜明的节奏。不少舞曲(特别是民间舞曲)
还要求由某些特殊的乐器或唱法演奏和演唱。在舞曲里,
某种典型的节奏型贯串始终。这种典型的节奏型,正是
区别各种舞曲的最重要的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舞蹈与音乐、诗歌是结为一体的,由
于物质生产条件和艺术水平的低下,音乐十分简单(多
为原始的歌唱或打击乐器的敲打)。在西方,舞蹈于古
希腊首先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中世纪早期,由于
教会的激烈反对,舞蹈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力。1300年
左右,在音乐理论家若阿内斯·德格罗谢奥所撰写的论
文中,始有关于舞曲斯丹蒂佩斯(一种吟唱诗人所唱的
舞蹈歌曲)和杜克梯亚(一种只奏不唱的舞蹈乐曲)的
记载。在13世纪后期的经文歌中,又有舞曲旋律出现在
男高音声部中的情况。西方的舞蹈音乐于15世纪进入它的第1个繁荣期,这
是由于当时的欧洲宫廷热衷于此的缘故。到16世纪,在
琉特和键盘合奏音乐中,出现了包括前舞、后舞两首速
度不同的舞曲所组成的成对舞曲(如意大利的帕萨梅佐
萨尔塔雷洛、英国的帕凡-加亚尔德等)。与此同时,
德国的阿勒芒德、法国的库朗特、西班牙的萨拉班德和
意大利或英国的吉格开始跃升为重要的舞曲体裁,并在
17世纪中叶由前、后舞的对比原则,发展成为由4首舞曲
组合而成的“古典组曲”。这一时期,一批来自法国民
间的舞曲(布雷、帕斯皮耶、里戈东等),在法国宫廷
里得到了艺术加工。其中最重要的为小步舞曲。18 世纪是小步舞曲流行的时代,也是苏格兰舞曲、
连德勒舞曲等在维也纳得到重要发展的时代。19世纪盛
极一时、雄踞社交舞曲主导地位的圆舞曲,就是从连德
勒舞曲发展演变而来的。19世纪30~50 年代,马祖卡、
波尔卡、加洛普、波洛奈兹等舞曲在欧洲得到广泛流传。民族乐派兴起后,又有许多民族舞曲体裁被作曲家们所
发掘和重视。其中,西班牙的塞吉迪亚、霍塔、凡丹戈
等为人们所普遍瞩目,并被专业音乐家所运用。进入20
世纪后,拉丁美洲和美国的不少民族舞曲和社交舞曲(探
戈、伦巴、桑巴、康加、狐步舞曲、一步舞曲、查尔斯
顿等),又在世界许多国家风行。舞曲的种类繁多,有各种分类方法。现按古典舞曲、
民族舞曲和社交舞曲分类,主要体裁有:
古典舞曲 流行于16、17世纪的舞曲,到了17、18
世纪时,因舞蹈不再流行而成为纯器乐曲。最常见的有:
阿勒芒德 意为“日耳曼的”。起源于德国。速度
适中地缓慢。4拍子,常起于第4拍的弱部。旋律流畅而
多装饰,采取平均的节奏,织体倾向于主调化。常用作
古典组曲的第1乐章,近似前奏曲。库朗特 有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种:法国式库朗特
的速度适中地快,3拍子,常从第3拍的弱部开始,含有
一长一短的附点节奏,在每 1段落的结尾中,常把3/2拍
子和6/4拍子结合在一起,有时甚至6/7拍子在全曲中占优
势,织体比较复调化;意大利式库朗特速度较快,3拍子
(3/8或3/4),旋律流动,有如奔跑(“库朗特”有“跑”的
意思)。两种库朗特都常用作古典组曲的第2乐章。萨拉班德 16世纪初由东方传入西班牙,原是一种
有色情动作的舞蹈。16世纪末传入法国后逐渐变得庄重
缓慢。3拍子,第2拍常为长音符。旋律富于装饰,用主
调织体写成。常用于古典组曲的第 3乐章。17、18世纪
的声乐曲亦常采用萨拉班德的体裁,G.F.亨德尔的歌剧
《里纳尔多》中的《让我痛哭吧》就是著名的曲例。吉格 起源于意大利,一说起源于英国。速度很快。3/8、6/8或12/8拍子。富有欢快活跃的情趣。常用模仿复调
的织体,类似赋格。第2段多采取倒影(反行)赋格的写
法。常用于古典组曲的末乐章。
佚名
2024-06-02 01:33:4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