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美国已知的战斗机是几代机 什么名字呢特点是啥 还有咱们中国的歼十是不是咱们的最新战机比起美国的怎样呢

关于歼十、歼十一列装数量的讨论非常热烈,讨论的依据主要是苏27在沈飞组装了95架之后,突然由中方宣布终止原定总共组装200架的计划。我们当然无法从官方渠道获知其中真正的原因,只能从种种迹象中进行揣测。这种举动表明军方什么意图呢?是否如有些评论所指出的,中国空军的战略思想发生转变,认为歼十一的国产化原型――苏27SK纯制空战机已远离现代化呢?继而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没有必要继续花大把的美元去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应该把精力投放在获得更为先进的多用途战机上,或者支持国产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发。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士同时指出,成飞生产的歼十性能有限至多相当于F16CD,其在空军的地位只能扮演一种过渡角色,生产数量不会超过300架。与这种观点相反的是,另有一些人士认为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歼十一的国产化技术,甚至发动机也找到了合适的国产化型号替代品。因此,我们完全有能力绕开俄罗斯独自进行更进一步的苏27国产化工程。不排除会推出结合自身逆向设计的歼十一改进型国产化型号。无论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周边的军事形势。武力收台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无论如何拖不过2010年。台军的实力再怎样不济,也有200来架三代战机,还有自产的经国号用来打消耗战。配合引进的E2T预警机以及陆上的远程雷达警戒系统,凭目前大陆的空军实力要想完胜还得用偏招。言下之意是,目前中国空军无法在实力上取得与台空军的压倒性优势。只能依靠二炮部队的奇袭摧毁台空军的大部战力,通过老式战机在地面基站的引导下与台空军拼消耗,最后出动宝贵的三代战机争夺制空权。换句话说,中国在拟定攻台战略时,决不会把有限的三代机放在第一波攻势上,也不会把三代机用在危险的滩头争夺战上。如果局势出现复杂化,美日空军进行小规模袭扰或出现我战机被美日海军宙斯盾系统锁定的话,那么中国空军的应变能力将是脆弱的。说的难听一点,将会是不堪一击。究其根本原因是,我空军的三代机数量实在有限。先期引进的苏27加上许可生产的歼十一满打满算,不超过180架。加上后期分批次引进的苏30战机不超过100架。中国自身研发的歼十至今还处在保密阶段,还处在边试制、边改进、边定型的阶段。真要算上先期装备部队的数量,不会超过50架。这样的话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三代战机数量也就在300架左右。这些飞机个个都是身娇肉贵,都是中央军委的宝贝疙瘩。然而真正能发挥出的战力能有多少,只有飞行员自己知道。中国空军的实际就是如此,幻想很多、抱负很大,但是真要一看家底还真是寒酸。原本数以千计的歼六只能伦为废铁,不甘堕落的话就只能报名成为敢死无人导弹靶机队的成员。已经过时的米格21在中国还在继续被发扬光大,米高扬设计局应该给成飞发一个海外最高创新奖。不过改来改去,还是改不掉歼七航程短的老毛病。真要到了台海战场,只能来个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举。歼八系列更是可悲,本来就是一个米格21的放大型。为了能够实现中距拦射,不得已改成两侧进气。但是国产雷达技术不过关,直到近两年才获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回过头来一想,要是九十年代初没有俄罗斯的大力帮助,没有引进苏27系列。中国还谈什么武统,自身都难保简直是丢人陷眼。从这点看,我们应该从道义上好好谢谢俄罗斯大哥。人家卖给你武器也是不容易的,换了别家你出高价也不卖。放眼未来,中国空军应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集中有限的军费加快第三代战机的生产。我们应该意识到能用在台海战场上的重型战机决不是什么歼十二、歼十四,只能是歼十一和苏30。正是由于它们的成本高昂,我们才需要用歼十和飞豹加以搭配。无论如何,中国如此的央央大国没有一千架三代战机是说不过去的。如果我们能加快大预项目的研发,争取能在5年内布署4到6架在重点方向,那么为数众多的歼七改和歼八改也能有用武之地。到那时,中国空军应有力能完全压制台空军,而应付美日空军的小规模袭扰也是有把握的。
佚名
2024-06-05 11:11:5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