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雍正登基后,其兄弟的名字都把“胤”字改成“允”字,为什么乾隆登基后,他的兄弟没改“弘”字?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但讲究也多。其中礼仪制度中的避讳就是最讲究的一种。为
贤者、为尊者、为亲者的名讳都是要避的。当然最大的还是"避皇讳。皇帝的名字是不能胡喊乱叫的,否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若在文章典籍书写中万不得已出现皇帝的名讳。也要采取空格、缺笔、谐音来处理。如康熙皇帝玄烨那个玄字就要少上面一点或右下一点。以彰显皇帝名字不可触及的地位和尊贵。康熙皇帝一次加恩科科举取士时,一名很有才华的举子因文章中出现了完整的玄字,立马落弟。当然他也有一大好处,会给后来考史者带来便利。若典籍中玄字有缺笔,直接判定是康熙本朝的。题中提到雍正朝很严刻,乾隆后为何不大计较,确实直到清末奕匡、载涛、溥杰都没有避讳。因各朝差距很大,略述一二:
一,大清雍正帝胤禛登基后,他的众家兄弟均由胤改为允。加以区隔。据说唯十三弟允祥临死前,雍正恢复了他胤祥的称谓。以显示雍正对这个特殊弟弟的天赐恩惠。还有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二弟三弟改为赵光义、赵光美。待赵光义登基后,三弟赵光美又改为赵廷美。这可能是历史上独一份。二,一些名称和地名也要避皇讳。如秀才,为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很长时间改称茂才。秦汉时的启封,因避汉景帝刘启而改称开封。北京皇城的玄武门因避康熙玄烨而改称神武门。都延用至今,再未往回改。三,还有一种特殊现象,避讳的太多,以至形成了文字狱。如明太祖朱元璋,因幼年出家当过和尚,登基后,连光、亮、明、秃等都要避讳,不知冤杀了多少稀里糊涂死去的人。
佚名
2024-06-09 17:35:4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