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关于四川博物院中的作品。谁知道书画馆中,董其昌和唐寅的那两个作品分别叫什么名字啊??

中国书画精品馆:展示省博物馆所藏历代书画精品,分为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四个部分,共计113件(套)文物,包括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刘松年的《秋山行旅图》、唐寅的《虚阁晚凉图》、石涛的巨幅山水等。星期四是学校组织我们去四川博物院参观的日子,出发和时候,外面下着毛毛细雨,正是成都这个季节常有的天气。远远地望到博物院了,这幢设计恢弘、大气的建筑,**在鸟语花香的浣花溪花园侧,因为周边没有高大的建筑群,显得十分醒目。在博物院的广场上,早已有好几个工作人员等候在那里,我们一到就热情洋溢地带我们进入博物院。走进博物院那高大的方形木门,博物院的全貌就展现在我的眼前。它共分三层,每一层有六个展厅,有工艺美术馆、古代陶瓷馆、张大千画馆…每个展厅都在为我们讲述着中华大地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目不暇接,留连忘返。首先,导游阿姨带我们来到了陶瓷馆,这里陈列了古人使用的各种陶瓷生活用品,每一件展品都做工精美,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粗旷大气,既实用,又美观,让我知道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十分高明了工艺技术。接着,我们来到了书画馆,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馆了。在这里,我欣赏到了古往今来许多大画家、大书法家的传世之作,这些不朽的杰作让我叹为观止,令我叹服叫绝。其中,我认为最漂亮的就是徐悲鸿的《六骏图》了。大师在这幅画**画了六匹马,有的双蹄腾空,仿佛要向远方奔腾;有的正昂首嘶鸣,似乎在呼唤同伴;还有的腾空飞跃,像是要上阵杀敌。每一匹马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好像随时可以从画上走下来一样,如此深厚、精湛的功力和技法,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还参观了少数民族生活馆,在这里,我了解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不知不觉,从博物院出来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短短半天的参观,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已经让我领略到了四川博物院馆藏的丰富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后我一定还会再到这里来参观。昨天下午响石潭和大人去了一趟四川省博物院,这里今年五一时候就开放了,响石潭今天才前去哈。这里是免费的哦,但是免费不免票,需要带身份证去领一张门票。四川博物院位于浣花溪旁边,送仙桥斜对面的。里面有陶瓷,石刻,佛像以及藏传佛教,张大千艺术馆等好几个部分,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百年四川馆了。陶瓷馆里面主要历朝历代的陶瓷了,我个人觉得不怎么样,没多少东西摆在这里,包括书画的那个馆里面也没见到什么好看的,除了徐悲鸿的六骏图之外。当然或许是我不识货哈,宝贝摆在面前仍然没感觉,可悲啊。一边看着四川博物馆,我就在遐想哪天我带大人去看一下我们陕西的博物馆,看一下老西安那边的文物古迹,那才叫个“美”啊。张大千的那个馆还是可以的,一方面张乃四川内江的人,另一方面张的家属将很多其遗作捐赠给了四川博物馆,因而这里藏得还是很多。故而四川省博物院在介绍中说,该馆张大千的藏品也算是富甲一方啊。呵呵,何其骄傲和自豪哈。这里面主要是张在甘肃敦煌那边临摹的作品。当然张大千后来主要居住在台湾的,或许更多的画作要到宝岛去看了。张大千馆里面有一个他的蜡像,跟真人一样,那手臂特别有肉感,我和大人着实被惊了一下,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真人站在那里装扮张大千老先生呢。另外张的篆刻印章很多,响石潭一一看过,这是我所喜欢的。而石刻馆里面有很多佛像的,但是清一色的几乎都没有头了。而且另一侧则齐刷刷的摆放了很多孤零零的头颅啊,怎么回事?一个个都身首异处了,旁人曰,破四旧给破的,哀哉~这让我想起了我们那边的乾陵,乾陵那里有几排外国使节朝见武则天的石刻像,一个个也没有头了。不过传说是八国联军侵占我国,当时觉得自己的祖先拜见武则天觉得很丢份,于是把自己祖先的头给弄断拿将回去了,呵呵,传说而已。还有一个藏传佛教馆,四川民俗馆,都具有浓烈的少数民族风格,不过响石潭没啥感觉,成都街道上的少数民族太多了,都穿着自己的民族的服饰的。现在把这些搬到了博物馆,而且藏品基本都是近代的,科普作用大于文物价值。最后一定要说一下百年四川馆,尤其是那里关于红军的事情,之所以会对百年四川馆那么兴趣浓烈,主要是里面摆放了很多当年红军的真实物品,包括衣帽,**支等等,甚至还有泸定桥的铁锁链,很好的还原了历史。当然百年四川馆还包括四川的五四运动青年,保路运动,以及四川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建设成就,和去年汶川大**时候的一些耳熟能详的图片,当然这些主要是图片为主。另外还把人民公园的那个塔给复制过来了,当然缩小了的。就是关于保路运动的纪念碑。下面响石潭将红军过草地时候的主要物品一一道来。当年红军的衣服,衣服看起来还很新的样子,不知道穿过没有。样子很简洁,很朴素,布料质地也是一般。和现在电视上演的的那些红军的军装比起来还是不同的~
普通布制作的帽子,不过是纯棉的哈~另外帽子旁边有当年红军在藏族同胞那里买东西时候所付的钱,都是硬币。不过藏族没有使用,而是将这些硬币该做成了衣服扣子~
这是四川博物馆里面展示的红军过草地时候的草鞋,响石潭仔细端详了一下,做工比现在街道上面卖的那些草鞋好多了。红军当年戴过的兜里,手工很好,加之之前看过的草鞋,响石潭觉得以前红军过草地时候条件那么艰苦,可是大家的斗笠以及草鞋的质量都比现在的好,唉,现在的东西不是一般的水啊~
这是红军用过的脸盆,和家里以前的基本一样,白色的瓷盆。红军送给老乡的皮袄,羊皮的哈。看起来还很温暖的样子,不过很破烂了,呵呵,想起了北方的老农的神情。这个灯让响石潭想起来红灯记,似乎老家也有这东西,不过现在很少见了,毕竟现在用上电灯了哈。以前小时候家里常停电,还用着煤油灯。这是当年红军过草地时候老乡给红军捐赠的东西,一个扁担还有两个大木箱,里面装的是什么就不知道了,或许就是衣物之类的吧,当然还有粮食哈。这是红军用过的冲锋号,电视上面见得多了,但是现实中第一次见到。看起来很像家乡的唢呐的样子哈~这手雷看起来非常的小,一个铁疙瘩的样儿。无法想象这个还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不过做工有些粗糙,或许这是当年红军的兵工厂做的吧,毕竟那时候技术水平还是很低的~
驳壳**是小时候的一篇课文里面学到的,大刀铁皮特别的厚,质地看起来很像我家之前用来给牛铡草的大铡刀。这个机关**看起来很有气势的,机关**上面还挂了六把步**的,都是真家伙,很威武。这些手榴弹都已经生锈了,锈迹斑斑。大人还问响石潭这里面应该没有**了吧,或许吧,或许还有,我也不知道。这是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时候的铁索,这家伙有大**那般的**,当然了不这么粗的话人怎么爬的过去呢,虽然有些锈迹,但是依然透着些许寒意。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前去看看哈。记得带上身份证,免费不免票而且每天还是有人数限制的哈~
本文来源于 响石潭 http://chinadoctor.org
宋代的一批小玩具更是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它们如同现在的玩偶,鸡仔、小羊小牛还有圆圆的弹珠,而最有趣的,当属一个圆圆的、扁扁的,有小口有盖子的东西,名字叫“邛窑青釉陶温器”,“这个可以说是宋代的暖手壶,但很奇妙的是,它是陶做的,可以灌热水,当然也可以灌冷水,如果天热想消暑的话!讲解员话音刚落,小朋友们集体感叹:“好安逸哦!
佚名
2024-06-05 00:11: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