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园艺专业有哪些名师?PS:只要他们的名字和简单介绍就行了。谢谢!

生物技术系、园艺系教师简介
杨星昊教授 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物制剂研究室主任。主要承担**物制剂方向科研工作和《**剂学》等教学工作。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咨询专家、《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等国际**学核心刊物审稿人、中联天然**物新型给**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新型**物传递系统设计和机制研究;2、创新**物筛选和开发。近五年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江苏省新**创制发展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SCI源刊、国内核心刊等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四项;曾承担多项企业委托的新**开发或技术改造,近年主持创制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复方柴术片”,该品种对于临床高发疑难疾病-肠易激综合症,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等优势。虞德源农艺师:江苏苏州人,国家农业部任命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应用生态相似引种原理,在农林作物和树种引种驯化中,从与沪、宁、新等生态相似的国内有关省市以及美、日、法、波、荷等国引进驯化,扩繁野生新优林木花卉新品种及培育适合新疆西部地区国家级甜菜多倍体新品种。主持课题获第五届花博会银奖和“全国特色种苗基地”称号。先后在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园艺、中国甜菜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及撰写《甜菜良种繁育学》等专著。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农林科技先进个人,全国农垦科研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吴国荣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有影响的专家(原南师大生科院生物技术专业主任),在植物**的提取、鉴定、修饰及功能性开发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主持参与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的相关科研项目,在功能性化妆品、保健品、日用品等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较好的市场效益,在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等多项。连宾教授 博士:安徽凤阳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1985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在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农业与环境保护学院做访问学者;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6年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做生物学和地质学博士后。分别于1991、1994和2003年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年2月至5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地质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国家基金、省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课题。在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矿山废水生物修复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获授权专利6项。目前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专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优群体项目子课题等。陆长梅副教授 博士: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植物资源利用。先后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子项目等多项课题。在Belg.J.Bot、植物分类学报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张光富副教授 博士:IUCN/SSC中国植物专家组成员,副组长。199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赴法国里昂第一大学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先后主持省级课题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同济大学吴新久环境工程奖、《山地学报》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区系生态、分子生态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戴亦军副教授 博士:江苏泰州人。主讲《发酵设备》和《发酵工艺学原理》等本科生必修课以及研究生课程《微生物专题》、《文献阅读与检索》、《高级微生物学》、《微生物转化专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生物生物技术,环境微生物学。目前主要从事微生物转化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代谢与降解等研究。现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环境保护部-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课题研究。近三年来,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1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两项。2004年曾获中国微生物学会基础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奖以及江苏省微生物学会优秀论文奖各一项。尚广东副教授 博士:安徽全椒人,在中国**学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与生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博士后。科研方向为微生物**物生物合成和代谢工程,**物中间体的生物工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部主任基金-雷帕霉素生物合成基因蔟的异源表达和“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重组工程在次级代谢来源的**物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等研究课题资助。余书勤副教授 硕士:湖北潜江人。基础**学研究生,微生物与生化制**专业、生理学专业硕导。先后承担了《新**评价》、《动物生物学》、《**物毒理学》、《**事管理与法规》、《**理学》、《应用毒理学》、《高级生理学》等课程。近年来从事的研究主要包括新型**用辅料及新**的临床前代谢动力学及安全性评价,系列b-环糊精衍生物安全性评价,多烯紫杉醇b-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的**效及**代研究。从事炎症信号传导与新**靶点研究,致力于急性肺损伤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等肺部疾患的炎性发病机理及**物干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主要参加者获新**证书4个,国内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陈育如副教授 博士:江西丰城人,中国微生物学会永久会员。先后师从欧阳平凯院士、岑沛霖教授从事生物化工研究工作多年,持有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先后主持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烟草总局项目多项。2005-2006年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Griffith)大学进行访问合作研究,参与澳大利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RC)与澳大利亚农林部在悉尼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外SCI\EI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了包括烟草和美洲一枝黄花绿原酸提取、异甜菊醇制备等在内的国家专利10余项,参与撰写专著一部,参与完成的省部级鉴定成果三项,先后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成果奖。
佚名
2024-06-01 04:12:2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