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这个作品是什么名字,谢谢了

林天苗织物雕塑作品《开放的直觉》
林天苗
1961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8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毕业于纽约艺术家联盟学院;1995年参加“中国妇女邀请展”(北京);1998年参加“世纪妇女”(北京);2000年参加“第二届福冈三年展”(福冈);2004年参加“光州双年展”(光州)等;2006年获“马爹利年度最佳艺术家奖”,是中国试验艺术的代表之一。林天苗,1961年生于山西,是目前国内最广为人知的装置艺术家。她把各种布块、线绳以及其他材料组合成巨大的装置作品。受AnnHamilton、BarbaraKruger、KikiSmith等女性艺术家影响,林天苗最初以家庭用品和其他日常物品为表现手段,或用白线缠裹,或重新组装,表现出对女性生活和琐事杂物的反思。那冗长的白线麻绳纠缠捆绕,让人联想到女性被各种繁琐家务所累。此后,林天苗又开始尝试将摄影与录像结合起来。在1998年的作品《辫》中,长近4米的艺术家布面影像高高挂起,白色线绳一端连接在帆布上,另一端不规则地拖在地板上,暗喻着由各种看似不起眼的传统习俗最后能形成某种操控人的文化定式。2002年,林天苗与同为艺术家的丈夫王功新通过照片、录像和怪异的雕像,创作了装置作品《这里?或那里?照片中,造型诡异的模特身着幽灵般的服装,出没在空旷的田野、古雅的园林、停车场等地点,寓意当代社会中挥之不去的疏离感。作品:
以下文章转载于“东方视觉”网站:
林天苗:开放的直觉
对所有周边的事物要以开放的心态、解放的方式和怀疑、批评的态度对待。林天苗
林天苗,头发很短,性格很急。不笑的时候严肃得有些令人生畏,但笑起来却充满天真。作为中国当代最富影响力的女艺术家之一,她无论在装置艺术,观念摄影等创作中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有些人评论林天苗的艺术作品带有“对女性身份的否认”,但她其实“从未否定过自己作为妻子、作为孩子的母亲的身份”。女性也是人类的另外一半,“女性”并不代表“她”做出来的东西会低于他人一等。作为女性的林天苗正“因为自己是女性,所以才要表达女性”。同样,林天苗从不认为自己之前的作品与“女性主义”有关。“按照西方理论,女性运动是自觉发展起来的,而不是谁赋予的‘半边天’的概念。中国没有存在过女性运动。林天苗是自然的,在她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在强调生命中的个人经验—“什么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女性更为直觉。在林天苗看来,真正的平和状态是一种“不想”的状态,它平和、自然,并且难能可贵。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代女性艺术家,林天苗作艺术的状态游弋在反抗斗争、以女性身份表达、试图与男性平等这几种之间。目前,中国艺术评论体系对女性艺术家的评判标准是双重且苛刻的。要求她们必须具有抗衡男权社会的使命感与斗争性,做到和男人一样平等的状态,要求女性艺术家做到使作品无法被辨认出性别。不仅如此,女性的压力还来自于家庭,她具有社会赋予她的相夫教子的责任。这些对于林天苗以及所有的女性艺术家都非易事。一个女性实际上需要超越男性才能够将她的价值完全的体现。当林天苗经过冷静分析后,发现这种双重标准与要求其实带有强烈的男权攻击性,事实上贬低了个人经历、个人敏感性与直觉在作品中的作用—而这些对于现在的中国是尤为难能可贵的。谈到中国当代艺术时,林天苗冷静地说,在近20年中,中国的当代艺术并没有对世界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但中国当代艺术有它自身的表达方式,不论中国的当代艺术多么的不具有世界性,有多么地局限性、地方化,它毕竟是当代文化的一部分。在她看来,它比中国当代的舞蹈、戏剧、歌舞、文学、哲学都要高出一个层次,在中国整个文化当中当代艺术还是先进的文化。“不管中国的当代艺术有多不靠谱,它还是有建设性的。而关于如今如火如荼的“艺术与时尚混界”的现象,林天苗的态度很锋利“作为艺术家要有自己独立的对时尚的看法,对时尚文化的社会性要有自己独立的批判性。她认为很多艺术家以及他们的展览作品缺乏对时尚的批判、质疑精神。“要用艺术参与时尚,就要看破时尚,高于时尚,得是有意义的,能够对时尚的健康发展起到建设性作用。林天苗最新的版画作品是她与世界版画领域久负盛名的新加坡泰勒版画研究院(Singapore Tyler Print Institute)合作完成的。正因为她没有学过版画,所以在做版画、使用版画这个媒介的时候心态很开放。纽约的MOMA当代美术馆收藏她的作品对于她“是一个很大的肯定—原来版画还可以这样做!虽然版画本身是一个古老的媒介,林天苗一样可以换新的角度来做。“对所有周边的事物要以开放的心态、解放的方式和怀疑、批评的态度对待。
佚名
2024-06-01 12:44:5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