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避讳是要避从古到今的皇帝名字还是只需当前皇帝的名字?

《公羊传·闵公元年》中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避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所谓“国讳”或“公讳”,其实就避帝王的讳,对本朝历代皇帝,包括当时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如果皇后权势大,那么有时还要避她的讳,比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哈哈,小编看到野鸡一词,笑了)二是所谓的“长官讳”。下属要避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个别霸道的官员甚至要手下及所属百姓避其名讳。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已经成为成语: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记载,有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按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就是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来历。三是所谓的“圣贤讳”。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比如有的要求避黄帝之名讳,有的要求避周公名讳,等等。四是所谓“长辈讳”。避父母和祖父母的名讳,这个可能很多人知道,因为到现在很多家庭在为子女起名的时候,会考虑到是否与父母名、祖上人名有重字,如果有,就是对长辈不敬了。
佚名
2024-06-09 15:30:0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