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献帝的名字是?_献帝的名字是谁起的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祖籍江苏沛县,生于洛阳。生年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卒年青龙二年(公元234年)。父汉灵帝,其生母是王美人,由于备受汉灵帝的宠爱,被嫉妒心极强的何皇后设计杀害了。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崩,刘协为陈留王。董卓后来立刘协为汉献帝。在董卓等人挟持汉献帝作乱时,他采取以虎驱狼的办法,利用曹操保驾却被曹操控制。汉献帝不甘为曹操控制,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曾经发衣带诏密令旧臣除去曹操,结果事情败露,使多人丧命。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欲联合刘备、孙权杀死曹操,又因事情败露而致使宗族200余人丧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威逼汉献帝立其女为皇后。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曹丕,自己被封为山阳公,死后葬于禅陵。刘协随刘辩在袁绍等人诛杀宦官时,被宦官张让和段圭绑架,遇到董卓。董卓曾和少帝谈话,少帝语无伦次,再和刘协谈话,刘协则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董卓认为刘协贤能,且为董太后所养,又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董卓为了立威,于是废少帝,立当时九岁的刘协为皇帝,以使他挟天子而令诸侯。董死后,刘协成为诸侯争夺的目标,李傕、郭氾执政,后来李、郭二人内讧战斗。他被迫流亡,屡被劫持。196年,曹操迎刘协到许昌。改称许都。但刘协依然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曹操虽然利用刘协来试图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目的,却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为皇帝。刘协试图谋杀曹操的计划未能实现。先有大臣董承联同刘备等谋杀曹操,后有伏皇后,但事情泄露,董、伏等被杀。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认为自己在北方的地位已经足够稳固,于是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开辟了魏国。刘协被封为山阳公。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以此为借口,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蜀汉。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献帝驾崩,魏明帝以素服为他发丧。八月壬申,葬于禅陵。220年10月,汉献帝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废献帝为山阳公,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勒令搬出宫去,但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算是另眼看待。汉献帝做了大半辈子的傀儡,到最后也没有**被取代的命运。十四年之后,即魏青龙二年(234年),献帝死去,终年54岁。魏明帝曹睿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献皇帝。编辑本段汉献帝登基
东汉后期,少帝登基,太后临朝,外戚执掌朝政,似乎已成惯例。当时执掌朝政的灵帝何皇后之兄何进,为消灭强大的宦官势力,密召凉州大豪强董卓入朝,不料宦官首先动手,杀死何进,裹挟少帝与刘协夜出洛阳城北门外。时为廷尉的大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诛杀宦官,格杀二千余人,一些没长胡须的人也被当作宦臣杀掉。在洛阳北门之外,一行人遇到了带兵前来“勤王”的董卓,少帝刘辩在骄横的董卓面前面如土色,9岁的陈留王刘协却对董卓厉声呵斥:“既然你前来勤王救驾,见了皇帝为何不跪?陈留王刘协的下马威打掉了董卓的威风,也打出了董卓的好感。董卓进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懦弱的汉少帝踢下台,把皇袍披到了陈留王刘协身上,理由是:有威仪,聪敏好学。登基登得热热闹闹,然而,还未等汉献帝刘协从兴奋中冷静下来感谢董卓这个大恩人,一切就改观了。董卓控制了朝廷,也控制了他这个新皇帝。他不过是个空头的天子,无权、无势、无力,不要说重整祖业,就连起码的尊严也不能保障。董卓为避反董联盟的锋芒,烧毁洛阳宫殿,把他这具木偶搬到了长安,并准备取而代之,改朝换代。汉献帝所能依赖的只有以王允为首的文官集团,他们与地方势力联络,企图消灭董卓,而董卓则以武力抗衡,大开杀戒,史载“诸将言语有蹉跌者,便戮于前,人不聊生。后王允借吕布之手杀死董卓,但王允又不执行分化瓦解政策,一味株连,“时百姓讹言当悉诛凉州人,卓故将校遂转相恐动,皆拥兵自守”。李榷等董卓部将请求赦免,也遭到王允的拒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拥兵十万攻下长安,朝中大臣被杀无数,“吏民死者万余人,狼藉满道”。汉献帝被迫封李榷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然后,李、郭等处死了王允,砍断了献帝的支柱。公元192年九月,李、郭再次封侯,朝政皆出其门。后二人相互猜疑,引兵相攻。李榷扣留献帝,郭汜抵押群臣,演出了一幕幕丑剧。据《后汉书》记载,献帝在长安时,办过一件很值得称道的事。当时的长安,经连年**、饥荒,谷一斛卖到50万钱,长安城中人相食。献帝令侍御史侯汶开仓济民,将米豆为饥民做糜粥,但饿死者并没有减少。献帝怀疑所发米豆不实,亲自于御前量试做糜,证实发放中确有克扣现象,于是下诏杖责侯汶,并责问京官们为何米豆发下去仍有如此多的人死亡?从此以后,米豆得以如实发放,使饥民们切实受到赈济。这是公元194年的事,是年他14岁。编辑本段不甘傀儡 无可奈何
兴平二年(195年)冬,乘李、郭二人忽战忽和之机,一些大臣拥汉献帝辗转逃至洛阳。洛阳宫室在战火中早已成为一片废墟,百官没有住所,只得倚墙壁而居,常常数日吃不到饭,有的官员甚至饿死。次年正月,改元建安。为打击董卓余党,**他们的威胁,汉献帝饮鸩止渴,采取了以虎击狼的权宜之计,招来了兵强马壮的曹操。公元196年六月,曹操迎献帝北上,迁都许(许昌)。威胁如愿解除,但曹操却在朝廷中站住了脚。曹操需要的是“天子”这个招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并不需要他这个有头脑、有能力的刘协,因此刘协的境遇每况愈下。从此,汉献帝成为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一张王牌,但他一开始并不甘心受制于人做傀儡。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献帝密诏,与刘备一起密谋诛曹操。次年春,密谋败露,董承等均被处斩,灭三族。刘备先前借故出走,得免于难。这是献帝跟曹操一次近乎公开的抗争,事后曹操进而加强了对献帝的控制,京官大多调为曹操的官员,左右侍卫全是曹操之人。曹操深知献帝的价值,对献帝本人始终不敢加害,但献帝的日子过得越发难堪了。曹操诛董承后,提出将董承之女董贵人一起杀掉。献帝以贵人有孕在身,多次请求免其一死,曹操不答应。伏皇后对此既恐惧又不满,密书向其父伏完诉说曹操残逼献帝杀董贵人之事,后被发觉,伏皇后也被幽死。当伏皇后被曹操派去的尚书令华歆从宫中搜出牵走时,曾哭着求献帝救救她,献帝说:“我亦不知命在何时!献帝尽管知道自己的生命操在曹操手里,但仍然敢于对曹操表示不满。议郎赵彦常为献帝陈说时事,曹操恶而杀之。其后曹操入殿见献帝,献帝说:“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是:“君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一席话说得曹操顿时失色,急忙应付着请求告辞。曹操出殿后左顾右盼,仍然心神不安,从此不再朝见献帝。这是建安十九年(214年)的事。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历来都认为是曹操的得意之作,但如果认真分析三国时期的形势,似乎也不那么确然。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24年间,无论是张绣、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公孙瓒、高干,还是刘备、孙策、孙权,没有一个诸侯肯听从曹操的号令。由此可见,曹操空有挟天子之名,而无号令天下之实。袁绍进攻曹操时,曾令陈琳代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文中说曹操“豺狼野心,潜苞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除灭中正,专为枭雄”,连曹操听了,都出了一身冷汗,头疼病竟减轻了许多。可见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得到了诸侯的强烈抵制。曹操不但没有从中得到好处,还背上了“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骂名。而且,不仅当时的人都这么骂他,后世近两千年间,曹操也一直是以“**贼”或者说是“**雄”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上的。曹操想拿汉献帝号令天下,怎奈诸侯不听;想将汉献帝抛弃,又担心自己“匡扶汉室”的招牌毁于一旦,从而招来万世骂名;想取而代之,又怕引起更强烈的反对,成为天下公敌…所以,汉献帝实际上成了曹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一根鸡肋。编辑本段曹丕逼禅 献帝逊位
曹操靠收编黄巾残部起家,在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和屯田的经济政策之下,奉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谋略,终于荡平中原,打下自己的一片基业,但他并没有代汉的政治勇气,“使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终其一生,曹操虽有“彼可取而代之”之心,但一直还是安安分分地做着“周文王”,奉汉正朔,做着汉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正月,曹操在魏王和汉丞相的位子上死去。新魏王曹丕继位后,他要兑现其父要他做周武王的期权。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人心所向。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而曹丕本人也没有其父的道德包袱,年轻人的勇气和虚荣心也在激励着他向皇帝的宝位冲击。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劝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率我唐典,敬逊尔位”,公元220年,曹丕终于逼迫汉献帝把帝位禅让于他,建立魏朝,是为魏文帝。他追尊其父为魏武帝,封逊帝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但刘协是不是共到所谓天下之珍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他后来活到54岁死去。曹丕登基,汉朝变成了魏朝,汉献帝降封为山阳公,末代皇帝当到了头。他有胆有识、有风度、有才气,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枉然成了时代的牺牲品,汉室的殉葬者。编辑本段后妃和子女
皇后
伏皇后 伏寿
曹皇后 曹节,谥号献穆皇后,曹操之女
妃嫔
曹贵人 曹宪,曹操之女,曹节姐,追谥为孝献曹皇后。曹贵人 曹华,曹操之女、曹宪、曹节之妹。董贵人

娶皇后伏氏、曹氏,生数子,见于记载的有7个:
皇太子刘冯,封南阳王,早逝;刘熙 建安十七年(212年)被封为济阴王
刘懿 建安十七年(212年)被封为山阳王
刘邈 建安十七年(212年)被封为济北王
刘敦 建安十七年(212年)被封为东海王
东汉灭亡后又一同被贬为列侯;另有伏皇后所生2皇子不知名,被曹操杀害。女
刘氏 为曹丕嫔御
刘氏 为曹丕嫔御

刘康 刘冯子 嫡长孙桂氏乡侯 第二任山阳公.在位51年,西晋代魏后仍旧袭爵为山阳公,晋太康六年(285年)去世
曾孙
刘瑾 刘康子 第三任山阳公。在位4年,太康十年(289年)去世
玄孙
刘秋 刘瑾子 第四代山阳公。袭爵20年,永嘉三年(309年)五胡乱华时被胡人所杀,山阳公国至此灭亡。刘阿知 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倭奴国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倭奴国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刘阿知见当时天下混乱之像已生,便于农历5月1日召集旧臣商议对策。刘阿知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遂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这样,刘阿知便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舅舅赵舆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两千零四十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达倭奴国后,被倭奴国国王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现在都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阿知王的场所。编辑本段汉献帝年号
永汉 公元189年~公元189年
中平 189~189
初平 190~193
兴平 194~195
建安 196~220
延康 220~220
佚名
2024-06-02 20:31:2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2 10:04:14

    黄帝,炎帝,尧帝,舜帝,禹帝他们的名字是什么?

    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又有人说是姓姜)尧(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舜(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禹(姒姓...

  • 佚名
    2024-06-02 10:51:00

    黄帝的名字是什么?

    据《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历史选择的巨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

  • 佚名
    2024-06-02 15:38:29

    江祥献名字的含义?

    “祥”字在中间是不是辈分?不论是不是从字面理解就是祥瑞献福的意思了,就是说你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幸福和希望!呵呵,衷心希望你幸福!

  • 佚名
    2024-06-02 02:02:10

    汉献帝有后代吗?

    汉献帝 刘协 后代子刘冯,封南阳王,早逝。刘熙,封济阴王。刘懿,封山阳王。刘貌,封济北王。刘敦,封东海王。另有二子,伏寿所生,名不详,皆为曹操所杀。女刘曼,魏文...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玉帝的名字是什么?

    有以下四种说法:1. 道教元始天尊的化身说。西元六世纪后期,道教团体为了要取带儒教的昊天上帝,另一方面要模仿佛教的法身、报身、肉身的佛性三身说,就将老子神化为元...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汉灵帝、少帝、献帝是不是都比较有文才?

    文才是有,不一定很好。古代帝王子女受教育程度很普遍,名师大儒亲自指导,像汉灵帝、少帝、献帝等肯定会有一定的文才,这是由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的,但是水平不高,不然...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五帝是哪五帝,一个字的名称

    有六种不同的五帝组合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汉献帝的名字叫什么?

    刘协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又字合。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即高祖刘邦出生地),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皇甫郦为李郭劝和失败,献帝急急令他回哪里

    西凉李傕大怒,拔剑叱曰:“天子使汝来辱我乎?我先斩汝头!”骑都尉场奉谏曰:今郭汜未除,而杀天使,则汜兴兵有名,诸侯皆助之矣。”贾诩亦力劝,傕怒少息。诩遂推皇甫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