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中国第一个女子排球队叫什么名字?

第一支中国女排 渡扶桑女性展觉醒
1923年5月12日,一群中国姑娘登上客轮,她们都穿着带有“中国”字样的运动服。客轮缓缓离开上海黄浦江码头,向东北方向驶去。这16名姑娘就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成员,她们要东渡扶桑,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这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第一次出国比赛,而且也是中国女性首次出国参加运动会。中国人提议
增设女子国际比赛
在1921年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外交次长、中国体育代表团主事王正廷就提出,在下届远东运动会中增设女子项目,借此提高妇女地位,发展女子体育运动。在中国的提议下,菲律宾、日本和中国组成的远东运动会竞技委员会最终决定:在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上,增设女子排球和女子网球比赛。“排球”的英文意思是空中击球,刚传入中国后叫“队球”,直到1930年才正式改称排球。排球起源于美国,是1895年美国人威廉·摩根创造的。随后,排球逐渐传到世界各地,印度、菲律宾和日本都是亚洲排球传入比较早的国家。排球传入中国大概是在1905年,是由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以及留学生引进,最早兴起在广东南武中学和香港皇仁书院等一些学校,不久就传到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中国的女子排球出现较晚,人数也较少,只集中在广东、上海少数学校里,当时还没有专门从事排球的女运动员。1923年的远东运动会即将开始女排比赛,尽管只是表演赛,但也引起了北洋**的高度重视,把它看作是树立自己威望的大好时机,执意要组队参加。全国选拔女排队员
当时的国务总理张绍增亲自过问了此事。本来只打算让基础好一些的广州南华女排代表中国出赛,但后来考虑可借此机会在全国提倡女子体育,因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拔。4月份北洋**部门发布命令,要求所有女子学校、体校必须保送人选,到上海参加选拔。选拔那天,看台上坐满了高级官员,专业的排球人士倒不是很多。30多位选手分成几组对抗,大家技术都很差,主要标准就是身体和潜力。到5月初,最终确定有16位选手入围,她们是:上海的苏祖祺、张畹清、贺生曦、陈彦融、高爱鸿,苏州的陈翠英、苏同文,南京的岳继先,广东的熊可欣、李首民、王星瑷、李晴雪,天津的郝雨春、高玉珍,北京的陈彩英、黄振球。就这样,中国最早的女子排球队诞生了。首战失利次战成功
第六届远东运动会5月21日开始举行。中国派出了包括女子排球在内的113人的代表团去日本。运动员一靠岸,就受到中国驻日使馆人员和留日学生的热烈欢迎。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后,就开始了宴请。女排姑娘一次又一次地不停赴宴,几天下来每个人都感到很疲惫。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女子排球队只有三支: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当时排球比赛实行的是12人制,每排3人,站成4排。在此之前,比赛都是16人制。据说,起因是中国男排参加第一次远东运动会时,没有凑足16个队员,比赛规则才临时从16人改为12人。5月23日中国女排首战日本女排。面对已经在一起准备训练了将近5年的日本女排,中国女排显然不是对手。许多人根本不懂规则,以至于闹出很多笑话。由于是表演赛,大家精神倒是很放松,在场上说说笑笑,比赛几次被迫中断。中日比赛时,日本女排发过第一个球,中国队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你碰我,我碰你,几乎撞到一起。随后,中国队稳住了阵脚,可是没有什么技术,大多数球只能简单地托过网去。整场比赛,仅用了十几分钟。0比2输给了日本,然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并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她们战胜了菲律宾队,最终获得了表演赛第2名。虽然成绩不算理想,但它是中国女子运动员第一次正式参加大型运动会的比赛,而且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性的体育比赛,所以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体育比赛本身。1923年上海《大公报》登载的评论说:“此次中国女子与赛,本意不在争胜,为向世界宣传中国妇女对于竞技之觉醒耳。随后五届远东运动会中国女子排球队都参加了,都获得了第2名。第一代女排国手
命运坎坷
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国比赛的女排国手,回来后基本都改行了。到1925年第七届远东运动会时,她们的身影就没再出现在排球场上。来自上海的陈彦融原是一所女子体操学校的学生,回来后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张畹清出生于1904年,生父姓周,家境贫寒。3岁时生父将她送给横塘镇张阿荣为养女,改姓张。六岁时随养父赴沪谋生,住在福州路某里弄的一家阁楼上。养父在弄口摆糖果摊,她每天给私塾打扫卫生,每月月底帮老师到同学家收学费,于是得以免费在这家私塾上学,完成相当于初小的学业。1910年,邵力子任校董的民生女学招收免费生,她幸运地被录取,上了三年高小。小学毕业后,在一位同学的资助下,进入民立女中,第二学期开始,江阴横塘张氏祠堂破例为她补助学费,于是才上完中学。后来她又考入中国女子体育学校,但学的并不是排球,而是田径。1923年北洋**在全国选拔女子排球队员时,她被学校推荐,经过选拔,最终成为女排队员。从成为队员到出国比赛,只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回国后不久,张畹清就到一所中学教书了,但不是体育,而是音乐。文革期间,她先后被抄家两次,被打得遍体鳞伤后又被赶到附近危房破土地庙存身,导致胃溃疡穿孔,并发腹膜炎。幸亏及时抢救,做了胃切除手术,才得以幸存。80年代初,她被安排在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工作。1991年4月28日在北京病逝。
佚名
2024-06-10 13:08:3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