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明代朱元璋之后,为什么他的子嗣的名字最后一个字的偏旁都有金木水火土中的一个?

古时候改朝换代,开国的皇帝不仅要大封亲族,还得追封已故的先祖们。比如明朝太祖朱元璋,在追封先祖时一下封到了自己曾曾祖父辈,从德祖算起,经历懿祖、熙祖、仁祖,才轮到他太祖皇帝朱元璋。不过,虽然庙号听起来很霸气,可朱元璋的父辈们的大名,却是拿不出手。朱元璋的祖上都是农民,没有正式的名字,都以数字为名。朱元璋的曾曾祖父朱百六、曾祖父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本人朱重八。后来发迹之后,才给自己改名为朱元璋,还给自己的老爸起了个名字,叫做朱世珍。也许是自己的先祖太过不重视起名字,以致朱家迟迟未能崭露头角,导致朱元璋非常看重自己后辈的起名。为了自己的后代不要搞乱辈分,朱元璋定了一套特别的命名规则,大明子孙必须按照这套规则来起名。首先,自秦汉以来至明初,汉族政权在位的皇帝大多都是单字名,鲜有起两个字的,仅有嬴胡亥、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除外。但综观大明一朝,除了朱元璋的儿子一辈是单字名以外,其余都是两个字。这就与朱元璋订立的命名规则有关。由于朱元璋儿子这一辈出生时,他还没有当上皇帝,因此还没考虑得这么长远,因此太子朱标、燕王朱棣等还是单字名。但从孙辈开始,就有了一份二十字的辈分表,并且每个支系的辈分表都不同。比如太子朱标一系,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而燕王朱棣一系,则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我们知道,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被燕王朱棣篡位,因此后来的皇帝都是朱棣的后人,直到明朝灭亡,**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一代,刚好是第十代子孙。除了按照辈分表命名之外,朱家子孙起名还必须遵循五行相生的原则。比如朱标、朱棣这一代是木字偏旁,而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是火字偏旁。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规律一直循环下去。从朱棣开始算起,五行规律分别体现为:
朱棣(木)→朱高炽(火)→朱瞻基(土)→朱祁镇、朱祁钰(金)→朱见深(水)→朱佑樘(木)→朱厚照、朱厚熜(火)→朱载垕(土)→朱翊钧(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检(木)
由于朱家的后代非常多,而带有五行偏旁的字又相对较少,加上还要考虑到皇帝名字避讳的问题,因此有好的字,要优先给有机会当皇帝的小孩使用。而对很多旁支的皇族而言,既无字可用,又不能违背朱元璋的祖训,只能使用极冷门的生僻字,或者自己造字使用。有趣的是,朱元璋这些后代用五行偏旁造的一大堆生僻字,在当时日常交流中完全没有任何用处。但到了后来,被我国的化学家们重新发现,用在了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命名当中,算是历史上的一大巧合了。
佚名
2024-06-01 16:18:5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