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三国》里面的人姓名都是一个字的呢?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
三国演义大家都是耳熟能详,里面的人物大家也都知道,比如刘备,曹操,关羽,董卓等等许多人都是妇孺皆知的,但是不知道读者朋友注意到了没有,三国人名字绝大多数都是两个字,鲜有三个字的,除了上面几个人,还有张飞,赵云,李典,陈宫,吕布,马超,曹仁,庞统等等非常多,除了几个复姓,诸葛亮,司马懿之外,几乎名字都是两个字,不仅是三国时期,就是整个汉朝,尤其是西汉,人起名字几乎都是两个字,看到这里,人们不觉疑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给你解密!追根揭底要追究到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和所有的统治者一样,为了巩固统治,都要宣传一套理念,于是王莽大肆宣扬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并且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事无巨细,无孔不入,人名自然也在”新政”的规定范围中。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因为王莽的新政,当时的人们逐渐养成了用两个字起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的政权被推翻了,但思想却一直没有改变,社会风气仍旧维持了很多年,人们会觉得用三个字起名是不光彩的事。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只要稍微有点文化的人,起名时都会用两个字。当权者的一言一行竟能影响整个社会,不仅让人感慨万千!
佚名
2024-06-09 12:03:4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